大家小書:史學遺產六講

大家小書:史學遺產六講

《大家小書:史學遺產六講》是2004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白壽彝。本書從理論上對中國史學遺產進行系統的發掘、爬梳的開創性成果,反映了作者恢宏的視野和淵博的常識。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家小書:史學遺產六講
  • 作者白壽彝
  • ISBN:7200050741
  • 頁數:235
  • 定價:13 元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1-1
  • 開本:大32開
  • 所屬叢書大家小書
  • 條形碼:978-7-200-05074-5
內容簡介,前言,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書中對史學遺產之精華所作的分析及其在當今史學事業中之價值的闡釋,其真知灼見,在在多有,對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者和廣大史學工作者來說,尤其對青年史學工作者和史學愛好者來說,既是入門之書,又是指導之書,成為人們走進史學遺產這一遼闊繁茂的園地、從而走進宏偉莊嚴的史學殿堂的一條路徑。

前言

前言 瞿林東 本書是白壽彝先生論史學遺產的代表性著作,其中所收錄的六篇論文,寫於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談史學遺產》這篇長文撰於1961年,其餘五篇撰於1981—1982年,前後相隔二十年,而其撰述旨趣顯然是一脈相承的。 中國是一個史學大國,擁有連續不斷的和豐富厚重的史學遺產。所謂史學遺產,是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前人在史學活動中的創造和積累,是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把史學遺產從歷史遺產中“分離”出來,並把它作為一個專門的學術問題和理論問題提出來進行研究,白壽彝先生的這幾篇文章不僅開其先河,而且從理論上和研究對象上奠定了探討這一領域的學術基礎,因而產生了較大的學術影響。 《談史學遺產》一文從理論上闡述了研究史學遺產的重要性及研究史學遺產的方法。關於研究對象,作者從七個方面作了概括,即歸納了史學遺產中的主要成就,並將其比喻為一個個“花圃”。這就是:中國史學上有關基本觀點的遺產,包含歷史觀、歷史觀點在史學中的地位、史學工作的作用;史料學遺產;歷史編纂學遺產;歷史文獻學遺產;重大歷史問題研究成果;有代表性的史學著作;歷史啟蒙書方面的遺產。關於研究史學遺產的必要性,作者指出:一,研究史學遺產,可以更具體更深刻地理解史學在社會中的作用;二,研究史學遺產,可以逐步摸索出來中國史學發展的規律;三,研究史學遺產,可以把歷史上人們提出來的一些史學問題作為當前研究的資料,豐富我們的研究內容。這些見解,在今天看來,仍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回顧二十世紀中國史學,自1901年梁啓超發表《中國史敘論》、1902年發表《新史學》對中國古代史學進行激烈的批評後,直至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古代史學始終處於不被重視以至被否定的地位。白壽彝先生在1961年撰寫此文,這在當時不僅要有學術上的見識,而且要有理論上的勇氣。 作者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撰寫的五篇文章,集中討論了四個問題,即歷史觀點、歷史文獻學、歷史編纂學、歷史文學。關於歷史觀點問題,作者在《談史學遺產答客問》一文中,著重分析了中國史學上關於歷史進程的看法、關於地理環境的看法、關於社會經濟的看法、關於得失成敗的看法、關於有民主思想內容的看法。作者繼《談史學遺產》之後,再次提出了在馬克思主義史學出現以前,中國史學上是否存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萌芽”的問題。從作者的觀點來看,他的回答是肯定的。同時他也指出,這些問題需要作長期的討論。 《談歷史文獻學》和《再談歷史文獻學》這兩篇文章,是作者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撰寫的。這兩篇文章不僅可以相互補充,而且還可以從中看出作者在有些問題上思考的軌跡。在《談歷史文獻學》一文中,作者指出了歷史文獻學的重要性,認為:“歷史文獻學可以幫助我們蒐集、分析並正確地利用歷史文獻,使我們的歷史工作在文獻方面具有良好的條件,這就是歷史文獻學的主要用處。”在《再談歷史文獻學》一文中,作者提出了歷史文獻學學科建設的構想,指出:“歷史文獻學,或者更正確地說,中國歷史文獻學,可以包含四個部分。一、理論的部分。二、歷史的部分。三、分類學的部分。四、套用的部分。這樣的分法,未必合適。現在這樣分,也只是便於說明問題。”從這四個方面著手來建設歷史文獻學,是作者的一個重要的創見。其中,關於“理論的部分”,提出了“歷史文獻學的多重性”問題;關於“歷史的部分”,提出了歷史文獻同歷史時代的關係;關於“分類學的部分”,提出歷史文獻學的分類學與目錄學有一定的區別,即前者“有統觀全局的要求”;關於“套用的部分”,認為可以包含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輯佚學和辨偽學等。這些論點極大地開闊了人們關於歷史文獻學的理解和認識,對歷史文獻學的學科建設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目錄

談史學遺產
談史學遺產答客問
談歷史文獻學
——談史學遺產答客問之二
談史書的編撰
——談史學遺產答客問之三
談歷史文學
——談史學遺產答客問之四
再談歷史文獻學
附:《史記》新論
一、《史記》寫作的歷史背景
二、“究天人之際”
三、“通古今之變”
四、“成一家之言”
五、“寓論斷於序事”
六、空前的巨著,優秀的楷模
附:司馬遷寓論斷於序事

作者簡介

白壽彝(1909—2000),字肇倫,又名哲瑪魯丁,河南開封人,回族。1932年畢業於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先後執教於雲南大學、中央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致力於中國民族史、中國史學史及中國通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學步集》、《歷史教育和史學遺產》、《白壽彝史學論集》、《白壽彝民族宗教論集》、《中國史學史論集》等,主編有《中國通史綱要》、《史學概論》、《回族人物誌》、《中國史學史教本》、《中國通史》等,視野恢宏,器識卓越,是著名的歷史學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