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家寫給大家:人生與學問
- 作者:金克木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2年2月1日
- 出版社:中國計量出版社
- 頁數:246 頁
- ISBN:9787550204409
- 開本:16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人生與學問》感悟人生真諦,探究世間學問,學貫中西,知兼古今,檻外隻言片語,道盡世事滄桑,來固欣然,去亦無憾。出經入史,旁徵博引,通暢中蘊含深奧,隨意中透出匠心,以大手筆寫小品文。
圖書目錄
序言讀書·讀人·讀物
第一篇文化鉤玄
如何解說文化乃
我們的文化難題
何謂“文化危機”
文化問題斷想
傳統文化定性問題
文化之謎:傳統文化·錢來文化
文化之謎:科學·哲學·藝術
文化之謎:宗教信仰
用藝術眼光看世界
東西文化及其科學
記《菊與刀》——兼談比較文化和比較哲學
唐宋的文史
文化三型·中國四學
顯文化·隱文化
台詞·潛台詞
第二篇學林晴影
東西方哲學思想之不同
傳統思想文獻尋根
齊魯之別與傳統思想
文才史學的偏鋒中鋒
詩與真
詩境
現代中國文學
歷史的斷層
歐洲文學
小說史的三角和對頂角
史書·小說
與小說對話:不敗求敗
佛學談原
與書對話:《禮記》
《論語》“子曰,靳
“道、理”·《列子》
公孫龍。名家。立體思維
古典小說:《儒林》·《鏡花》
談武俠小說和偵探小說
從《三寸金蓮》談“挖根”小說
煙·火·光
“解構”六奇
內和外
兩種“法”
第三篇閱卷津逮
閱讀的美學
讀書法
讀書得間
讀書斷想
詩的倒讀
書的反讀
古今對話:讀書
談讀書和“格式塔”
古書試新讀
談《千字文》
閒話天文
讀古詩
重讀“崤之戰”
儒林與武林
文體四邊形
第四篇檻外小語
科學與人生觀
人苦不自知
談社會心理學
“閒”、“書”二話
一點經歷,一點希望
小人物叫、文章
文士業外
做官之路
寂寞
嘆逝
時間
批評
看音樂
酒友
遙寄莫愁湖
不悔少作
自輓聯
占卜術
戲劇
茶毗前談:逍遙遊
荒誕顏回傳
坐井觀天記
歷史的幽默
兩個月亮
遺憾
淚
序言
讀書·讀人·讀物
據說現在書籍正處於革命的前夕。一片指甲大的矽片就可包容幾十萬字的書,幾片光碟就能存儲一大部百科金書;說是不這樣就應付不了“信息爆炸”;又說是如同兵馬俑似的強者打敗病夫而“大生產”戰勝“小生產”那樣,將來知識的強國會勝過知識的弱國,知識密集型的小生產會勝過勞動力密集型的大生產。照這樣說,像過去有工業殖民地那樣會不會出現“知識殖民地”呢?這種“殖民地”是不是更難翻身呢?有入說目前在微型電子計算機和機器人方面已經有這種趨勢了。從前農業國出產原料廉價供給工業國加工以後再花高價買回來,將來在知識方面會不會出現類似情況呢?不管怎么說,書是知識的存儲器,若要得知識,書還是要讀的,不過讀法不能是老一套了。
我小時候的讀書法是背誦,一天也背不了多少。這種方法現在大概已經被淘汰了。解放初,有學生找我談讀書方法。我當時年輕,大膽,又在學習政治理論,就講了些什麼“根據地”、“陣地戰”、“游擊戰”之類的話。講稿隨後被聽眾拿走了,也沒有什麼反應,大概是沒多大用處,也沒有多大害處。後來我自知老經驗不行了,就不再談讀書法。有人問到,我只講幾句老實話供參考,卻不料誤被認為講笑話,所以再也不談了。我說的是總結我讀書的經驗,只有三個字:少、懶、忘。我看見過的書可以說是很多,但讀過的書卻只能說是很少;連幼年背誦的經書、詩,文之類也不能算是讀過,只能說是背過。我是懶人,不會用苦功,什麼“懸樑”、“刺股”說法我都害怕。我一天讀不了幾個小時的書,倦了就放下。自知是個懶人,疲倦了硬讀也讀不進去,白費,不如去睡覺或閒聊或遊玩。我的記性不好,忘性很大。我擔心讀的書若字字都記得,頭腦會裝不下,幸而頭腦能過濾,不多久就忘掉不少,忘不掉的就記住了。我不會記外文生字;曾模仿別人去背生字,再也記不住;索性不背,反而記住了一些。讀書告一段落就放下不管,去忘掉它;過些時再拿起書來重讀,果然忘了不少,可是也記住一些;奇怪的是反而讀出了初讀時沒有讀出來的東西。忘得最厲害的是有那么十來年,我可以說是除指定必讀的書以外一書不讀,還拚命去忘掉讀過的書。我國小畢業後就沒有真正上過學,所以也沒有經歷過考試。到六十歲以後,遭遇突然襲擊,參加了一次大學考試,交了白卷,心安理得。自知沒有資格進大學,但憑白卷卻可以。又過幾年,這樣不行了,我又撿起書本來。真是似曾相識,看到什麼古文、外文都像是不知所云了。奇怪的是遺忘似乎並不比記憶容易些。不知為什麼,要記的沒有記住,要忘的倒是忘不了;從前覺得明白的現在糊塗了,從前糊塗的卻好像又有點明白了。我雖然又讀起書來,卻還離不開那三個字。讀得少,忘得快,不耐煩用苦功,怕苦,總想讀書自得其樂;真是不可救藥。現在比以前還多了一點,卻不能用一個字概括。這就是讀書中無字的地方比有字的地方還多些。這大概是年老了的緣故。小時候學寫字,說是要注意“分行布白”。字沒有學好,這一點倒記得,看書法家的字連空白一起看。一本書若滿是字,豈不是一片油墨?沒有空白是不行的,像下圍棋一樣。古人和外國人及現代人作書的好像都是不會把話說完、說盡的。不是說他們“惜墨如金”,而是說他們無論有意無意都說不盡要說的話。越是噦唆廢話多,越說明他有話說不出或是還沒有說出來。那隻說幾句話的就更是話裡有話了。所以我就連字帶空白一起讀,仿佛每頁上都藏了不少話,不在字里而在空白里。似乎有位古人說過:“當於無字處求之。”完全沒有字的書除畫圖冊和錄音帶外我還未讀過,沒有空白的書也沒見過,所以還是得連字帶空白一起讀。這可能是我的笨人笨想法。
我讀過的書遠沒有我聽過的話多,因此我以為我的一點知識還是從聽人講話來的多。其實讀書也可以說是聽古人、外國人、見不到面或見面而聽不到他講課的人的話,反過來,聽話也可以說是一種讀書,也許這可以叫做“讀人”。不過這絕不是說觀察人和研究人,我說的是我自己。我沒有那么大的本事,也不那么自信。我說的“讀人”只是聽人說話。我回想這樣的事最早可能是在我教國小,的時候。那時我不過十幾歲,老實說只是國小畢業,在鄉下一座古廟裡教一些農村孩子。從一年級到四年級都在大殿上課,只有這一間大教室。一個教師一堂課教四個年級,這叫做“複式教學法”。我上的國小不一樣,是一班有一個教室的;我的國小老師教我的方式這裡用不上。校長見我比最大的學生大不了多少,不大放心,給我講了一下怎么教。可是開始上課時他恰恰有事走開了,沒有來得及示範。我被逼出了下策,拜小學生為老師,邊教邊學。學生一喊:“老師!先教我們,讓他們做作業。”我就明白了校長告訴的教學法。幸而又來了兩位也不過二十歲出頭的教師做我學習的模範。他們成了我的老師。他們都到過外地,向我講了不少見聞。有一位常在放學後按風琴唱鄭板橋的《縋情》,自己還照編了一首:“老教師,古廟中,自搖鈴,自上課……”這一個學期我從我教的小學生和那兩位青年同事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可是工資除吃飯外只得到三塊銀洋拿回家。家裡很不滿意,不讓我再去教了,我覺得很可惜。現在想起來才明白,我那時是開始把人當做書(也就是老師)來讀了。現在我身邊有了個一歲多的小娃娃,我看她也是一本書,也是老師。她還不會說話,但並不是不通信息。我發現她除吃奶和睡覺外都在講話,她發出各種各樣的信號,不待“收集反映”就抓回了“反饋”,立刻發出一種反應,也是新信號。她察言觀色能力很強,比大人強得多。我由此想到,大概我在一歲多時也是這樣一座雷達,於是仿佛明白了一些我還不記事時的學習對我後來的影響。
我聽過的話還沒有我見過的東西多。我從那些東西里也學了不少。可以說那也是書吧,也許這可以叫做“讀物”。物比人、比書都難讀,它不會說話,不過它很可靠,假古董也是真東西。記得我初到印度時,在加爾各答大學本部所在的一所學院門前,看到大樹下面有些大小石頭,很乾淨,像是用水洗過,有的上面裝飾著鮮花。後來才知道這是神的象徵。又見到一些廟裡廟外的大小不同的這樣的神像石頭以後,才知道這圓柱形石頭裡面藏著無窮奧妙。大家都知道這是石頭,也知道它是像什麼的,代表著什麼,可是有人就還能知道這裡面有神性,有人就看不出。對於這石頭有各種解說。我後來也在屋裡桌上供了一個這樣的石頭,是從聖地波羅奈城買來的。我幾乎是天天讀它,仿佛學習王陽明照朱熹的“格物”說法去“格”竹子那樣。晚清譯“科學”一詞為“格致”,取《大學》說的“格物致知”之意。我“格物”也像王陽明一樣徒勞無功,不過我不像他那樣否定“格物”,而是“格”出了一點“知”,覺得是應當像讀書一樣讀許多物。我在印度鹿野苑常去一所小博物館(現在聽說已擴大許多倍),看地下挖出的那些石頭,其中包括現在作為印度國徽的那座四獅柱頭,還常看在館外的斷了的石柱和上面的刻字。我很想明白,兩千多年前的人,維持生活還很困難,為什麼要花工夫雕刻這些石頭。我在山西雲崗看過石窟佛像,當時自以為明白其實並不曾明白其中的意義,沒有讀懂。我幼時見過家裡的一塊拓片,是《大秦景教流行碑》,連文字也沒有讀懂,讀《吶喊·自序》也沒明白魯迅為什麼要抄古碑。有些事情實在不好懂,例如我們現在有很多博物館,卻沒有聽說設博物館專業和講博物館學,像設圖書館專業和講圖書館學那樣。有的附在考古專業里,大概只講古,不講今。聽說南京大學和杭州大學有,但只是半個,叫做“文博”(文物考古和博物館?)專業。北京大學曾有過半個,和圖書館學在一起,不知為什麼取消了。我孤陋寡聞,不知別處,例如中山大學,還有沒有。我們難道只是辦展覽會把古物、今物給別人去讀嗎?可見“讀物”不大被重視,似乎是要“物”不要“讀”,“讀物”不如讀書。記得小時候一位老師的朋友帶給他一部大書看,說是只能當時翻閱,隨即要歸還原主。老師一邊翻看,一邊讚嘆不已。我沒見過那么大的書,也夾在旁邊站著看。第一頁有四個大篆字,幸而我還認得出是《西清古鑒》。裡面都是些古董的畫。我不懂那些古物,卻聯想到家中有個奇怪的古銅香爐,是我哥哥從一個農民那裡花兩塊銀洋買來的,而農民是耕地耕出來的,還有一把寶劍,被人先買走了。我想,如果這些刻印出來的皇宮古物的畫都得到老師讚嘆,那個香爐若真是哥哥說的楚國的東西,應是很有價值了。我卻只知那像個青銅怪獸,使我想到《賕滸傳》中楊志的綽號“青面獸”。我家只用它來年節燒檀香。這個香爐早巳不知何處去了。我提到這個,只希望不再出現把殷墟甲骨當做龍骨,當藥賣掉、吃掉;只想說明到處有物如書,只是各人讀法不同。即便是書中的“物”也不易讀。例如《易經》的卦象,乾、坤等卦爻符號,不知有多少人讀了多少年,直到十七世紀才有個哲學家萊布尼茲,據說讀了兩年,才讀出了意思。這位和牛頓同時發明微積分的學者說,這是“二進位”數學。又過了兩百多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才出來了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用上了我們的祖宗畫八卦的數學原理。聽說《河圖》、《洛書》中的符號在外國也有人正在鑽研,有些是科學家、工程師,是為了實用目的。讀《易經》、《喏子》的外國人中也有科學家,各有實際目的,不是無事乾或為了騙人。物是書,符號也是書,人也是書,有字的和無字的也都是書,讀書真不易啊!我小時念過《四時讀書樂》,到老了才知讀書真不易。
從讀書談到讀人、讀物,越扯越遠,終於又回到了讀書。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