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史說(第2輯):聽雨樓叢談》共有23篇歷史文章,所收文章涉及名人書法繪畫、古籍圖書、官名爵號、碑刻詩文、歷史遺蹟、作家趣聞,等等。現列舉如下:薛劍公的畫、《張憶娘簪花圖》題詠、聽松庵竹壚及其名畫、趙子昂夫婦畫像、鐵券、靈璧石硯山、廣雅書局、歐陽詢的《緣果道場舍利塔記》、朝鮮的《神行禪師碑》、《四家藏墨圖錄》、諸葛亮和關羽的爵號、王昭君及其遺蹟、紹興東湖、麟慶的半畝園、癸卯經濟特科,等等。通過樸實無華的語言,短小精悍的篇幅,向讀者詳細展示了中國元明清時期及近代以來的歷史面貌,有利於向讀者普及歷史文物知識,糾正以前的歷史謬誤。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家史說:聽雨樓叢談
- 出版社:故宮出版社
- 頁數:142頁
- 開本:32
- 定價:22.00
- 作者:高伯雨
-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3402323
- 品牌:故宮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大家史說(第2輯):聽雨樓叢談》是20世紀60年代著名掌故學家高伯雨先生的著作。全書以元明清、近代的名人書畫碑刻、趣事軼聞為依託,包羅清代各種各樣的歷史人物,文物古蹟,從而生動地展示了中國古代的歷史人物、文物古蹟面貌。《大家史說(第2輯):聽雨樓叢談》是一本針對大眾的歷史讀物,對於有志於了解中國古代歷史人物和歷史文物的讀者,可謂是不可不讀之作。
作者簡介
高伯雨,名秉蔭,又名貞白,筆名林熙。出生於廣東澄海。青年時期,曾遊學日本,1926年遊學歐洲,主修英國文學。回國後,曾在北平跟溥儒習畫,隨楊千里學篆刻,與當時的文化、學術、書畫界名家接觸密切。1937年後,高伯雨移居香港,靠賣文為生。因平生喜雨,故號伯雨,在報紙上開設的專欄和以後結集的隨筆也多以聽雨樓為名。他精通文學、歷史、翻譯,也喜歡繪畫、金石、書法;文風生動活潑,又不乏從容氣度,其筆下的掌故隨筆,見解不俗。
圖書目錄
薛劍公的畫
張憶娘簪花圖題詠
聽松庵竹壚及其名畫
趙子昂夫婦畫像
碩果僅存的鐵券
李宗顥與靈璧石硯山
廣雅書局及其板片
歐陽詢《緣果道場舍利塔記》
朝鮮的《神行禪師碑》
《四家藏墨圖錄》記略
諸葛亮和關羽的爵號
王昭君及其遺蹟
紹興東湖與陶溶宣
麟慶的半畝園
廣和居詩話
《喪門九客歌》考
琉璃廠書鋪參案
癸卯經濟特科
小說中的詩人李士棻
《孽海花》所記的官場舊事
李涵秋和他的小說
小說家畢倚虹
記憶中的徐凌霄
後記
張憶娘簪花圖題詠
聽松庵竹壚及其名畫
趙子昂夫婦畫像
碩果僅存的鐵券
李宗顥與靈璧石硯山
廣雅書局及其板片
歐陽詢《緣果道場舍利塔記》
朝鮮的《神行禪師碑》
《四家藏墨圖錄》記略
諸葛亮和關羽的爵號
王昭君及其遺蹟
紹興東湖與陶溶宣
麟慶的半畝園
廣和居詩話
《喪門九客歌》考
琉璃廠書鋪參案
癸卯經濟特科
小說中的詩人李士棻
《孽海花》所記的官場舊事
李涵秋和他的小說
小說家畢倚虹
記憶中的徐凌霄
後記
序言
隨筆的體裁是近代才有的嗎?
不是,古人的專著就很多是隨筆。有的已經組織起來,有的依然是零星片段的,有的在整篇之中還寓有散的形式。作者將平日所見所聞以及隨時所得的感想,筆記下來,無意作成文章,而文章的真意味就在此。
很遠的不必說他了,像曹丕的《典論》,蕭繹的《金樓子》,就流傳到今天的片段看來,都只是信筆寫去,將自己的經歷告訴讀者,讀者自然覺得親切有味。顏之推所著的《顏氏家訓》,看看書名好像是古板而枯燥的,可是一大部分是笑話和故事的集合體,其中反映當時社會某些階層的生活習慣和思想情況,成為研究南北朝後期歷史的良好有用資料。
唐代古文家如韓愈、柳宗元的文集裡,最好的文章並不是《原道》、《平淮西碑》之類,還要推《張中丞傳後序》、《段太尉逸事狀》等等,因為這些文章只是記片段的事實,不是作論,也不是作碑。《黔之驢》更好,《畫記》也好。因為這些都只是隨筆,都只是平常的見聞和偶然的記載。題目不在乎大,只要用樸素而靈巧的筆法寫出來,即使專從文學的角度來看,也是最妙的。
唐宋人漸漸有專用隨筆的體裁著成書的,宋代這種名著更多起來,如歐陽修的《歸田錄》,沈括的《夢溪筆談》,陸游的《老學庵筆記》,洪邁的《容齋隨筆》,都為後人提供了大量的知識。於是隨筆成為一種大眾喜愛的著作體裁。隨筆所涉及的資料大都是人物故事、風俗制度之類,這些在正式的史書上往往不易看見,而在讀史的時候又必須用作補充,於是從隨筆中發掘資料,再將資料聯貫組織起來,然後又用隨筆的形式獻給讀者,這就成為掌故學。
掌故學的用處是什麼呢?
世間一切事物都是隨著時間而變動不停的,而已經變動了的事物,往往如雲煙之逝,要想追摹起來以供參考,就很不容易。歷史本身是不會留下紀錄的,如果不依靠具體的事物映寫下來,則所了解的歷史不能真實而正確。掌故學的作用就是把關於變動了的事物種種知識積累儲存起來,以供應各種需要——特別是歷史研究的需要。
在中國的史書中,往往只看見興亡大事的記載,或者官式的表面記錄,而當時人們實際上是怎樣活動的,只有從其他的來源中才能體會到。這就使得從事掌故學的人要負起相當重的責任了。
我是為了替高伯雨先生的《聽雨樓叢談》作序,卻從隨筆到掌故學扯了一大篇,是不是廢話呢?
不是。為了讓讀者對於高先生的著作感到更深切的興趣,是有介紹之必要的。
我所熟悉的掌故專家以隨筆擅長的,一南一北,有兩位。高先生以外,其他一位就是久居北京的徐一士先生。當然,此外一定還有,不過他們兩位著述較多,接觸較廣,而且從事的時期較長。徐先生現在年高,不再能親自動筆,所以高先生的著作就更是大家所先睹為快的了。
他們兩位從事掌故之學所以得到很大的成就,有兩點我們應當注意。第一、他們不是為掌故而掌故,卻是從其他方面兼收並蓄了許多的知識,然後來談掌故的。比如說,他們所談的近幾十年的掌故,實際上是幾百年前的掌故都已羅列胸中,所以談起來原原本本,不是道聽途說,第二、他們對於資料的運用都十分謹慎。因為資料的來源非常複雜,幾乎可以說沒有任何一種不存在問題。前人的記載常有不經意的錯誤,鈔書刻書當然都可能有錯。著書有時僅憑記憶,或者受到情感的影響,也可能有意無意地錯。甚至自己親筆題署的字也錯,鄭重刻在碑誌上的也錯。尤其是有些人說親身見聞的事也不一定可靠,因為一方面傳述的人儘管說的是親見親聞的事,可是他只看見聽見當時發生的某一場面,而於事情的全部聯繫未必瞭然。另一方面,這些人自己有了成見,看問題總不免有點主觀,再加上有些人為了貪圖動人聳聽,不惜以偽亂真。這種情況就使得掌故好談而又不容易談了。他們兩位卻都是對於鑑別真偽一點不肯放鬆的,一字之差也必須追根究柢,不容許含糊過去。自己所說的話也總是保持一定的分寸。如果有疑問而實在無法得到正確的解答,也必有一番交代。其謹嚴負責的態度,是符合學術要求的。
我們對於這兩位的評價,不能有所軒輊,但是高先生畢竟年紀輕些,他已經吸收了徐先生的優點,再加上蓬勃充裕的精力,自然更能適應這個時代,所以對他的期望特別殷切,他的每一部新著都必定是讀者所熱烈歡迎。首先,我們喜歡他那種輕快的筆調,妙緒環生而並不是胡址,談言微中而並不涉輕薄。真是讀之唯恐其易盡,恨不得一部接一部迅速問世,才能滿足我們的貪慾。這種文章風格是從子書及唐宋人作品中汲取而加以變化的。
但是,在讀者把卷之餘,無不遊目騁懷,心曠神怡,作者卻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勞動才能有此成果,我們除了應當知道感謝以外,還應當知道這門學問究竟對我們起些什麼重要作用,才能了解作者的真正貢獻。
貢獻是相當大的。高先生自己說過,他不多談今時今日的事,因為今時今日的事不是“掌故”。這話未必盡然。今時今日正需要與過去對比,對比恰恰不是留戀,我們不是為了消遣而愛讀他的書,也不是僅僅為了擴充知識而愛讀他的書,為了作一個新時代的人,更應該讀他的書。
高先生殷勤地叫我為這部新著作序,大概認為我是一匹“識途老馬”,有著共同的好尚。但是我已經衰老,學問上再沒有進步了,本來所得就有限,現在更無以對知友了。卻不料他自己還說:“喜談掌故,其實一無是處,年齡漸老,翻閱前作,愧汗欲死。”哪有此事?我翻閱他的《聽雨樓隨筆初集》,已經覺得字字精采,至今還不厭重讀。後更勝前,自不待言。請讀者不要聽他過分謙虛的話,讓我來真實地報導一番吧!
瞿兌之 一九六三年九月
不是,古人的專著就很多是隨筆。有的已經組織起來,有的依然是零星片段的,有的在整篇之中還寓有散的形式。作者將平日所見所聞以及隨時所得的感想,筆記下來,無意作成文章,而文章的真意味就在此。
很遠的不必說他了,像曹丕的《典論》,蕭繹的《金樓子》,就流傳到今天的片段看來,都只是信筆寫去,將自己的經歷告訴讀者,讀者自然覺得親切有味。顏之推所著的《顏氏家訓》,看看書名好像是古板而枯燥的,可是一大部分是笑話和故事的集合體,其中反映當時社會某些階層的生活習慣和思想情況,成為研究南北朝後期歷史的良好有用資料。
唐代古文家如韓愈、柳宗元的文集裡,最好的文章並不是《原道》、《平淮西碑》之類,還要推《張中丞傳後序》、《段太尉逸事狀》等等,因為這些文章只是記片段的事實,不是作論,也不是作碑。《黔之驢》更好,《畫記》也好。因為這些都只是隨筆,都只是平常的見聞和偶然的記載。題目不在乎大,只要用樸素而靈巧的筆法寫出來,即使專從文學的角度來看,也是最妙的。
唐宋人漸漸有專用隨筆的體裁著成書的,宋代這種名著更多起來,如歐陽修的《歸田錄》,沈括的《夢溪筆談》,陸游的《老學庵筆記》,洪邁的《容齋隨筆》,都為後人提供了大量的知識。於是隨筆成為一種大眾喜愛的著作體裁。隨筆所涉及的資料大都是人物故事、風俗制度之類,這些在正式的史書上往往不易看見,而在讀史的時候又必須用作補充,於是從隨筆中發掘資料,再將資料聯貫組織起來,然後又用隨筆的形式獻給讀者,這就成為掌故學。
掌故學的用處是什麼呢?
世間一切事物都是隨著時間而變動不停的,而已經變動了的事物,往往如雲煙之逝,要想追摹起來以供參考,就很不容易。歷史本身是不會留下紀錄的,如果不依靠具體的事物映寫下來,則所了解的歷史不能真實而正確。掌故學的作用就是把關於變動了的事物種種知識積累儲存起來,以供應各種需要——特別是歷史研究的需要。
在中國的史書中,往往只看見興亡大事的記載,或者官式的表面記錄,而當時人們實際上是怎樣活動的,只有從其他的來源中才能體會到。這就使得從事掌故學的人要負起相當重的責任了。
我是為了替高伯雨先生的《聽雨樓叢談》作序,卻從隨筆到掌故學扯了一大篇,是不是廢話呢?
不是。為了讓讀者對於高先生的著作感到更深切的興趣,是有介紹之必要的。
我所熟悉的掌故專家以隨筆擅長的,一南一北,有兩位。高先生以外,其他一位就是久居北京的徐一士先生。當然,此外一定還有,不過他們兩位著述較多,接觸較廣,而且從事的時期較長。徐先生現在年高,不再能親自動筆,所以高先生的著作就更是大家所先睹為快的了。
他們兩位從事掌故之學所以得到很大的成就,有兩點我們應當注意。第一、他們不是為掌故而掌故,卻是從其他方面兼收並蓄了許多的知識,然後來談掌故的。比如說,他們所談的近幾十年的掌故,實際上是幾百年前的掌故都已羅列胸中,所以談起來原原本本,不是道聽途說,第二、他們對於資料的運用都十分謹慎。因為資料的來源非常複雜,幾乎可以說沒有任何一種不存在問題。前人的記載常有不經意的錯誤,鈔書刻書當然都可能有錯。著書有時僅憑記憶,或者受到情感的影響,也可能有意無意地錯。甚至自己親筆題署的字也錯,鄭重刻在碑誌上的也錯。尤其是有些人說親身見聞的事也不一定可靠,因為一方面傳述的人儘管說的是親見親聞的事,可是他只看見聽見當時發生的某一場面,而於事情的全部聯繫未必瞭然。另一方面,這些人自己有了成見,看問題總不免有點主觀,再加上有些人為了貪圖動人聳聽,不惜以偽亂真。這種情況就使得掌故好談而又不容易談了。他們兩位卻都是對於鑑別真偽一點不肯放鬆的,一字之差也必須追根究柢,不容許含糊過去。自己所說的話也總是保持一定的分寸。如果有疑問而實在無法得到正確的解答,也必有一番交代。其謹嚴負責的態度,是符合學術要求的。
我們對於這兩位的評價,不能有所軒輊,但是高先生畢竟年紀輕些,他已經吸收了徐先生的優點,再加上蓬勃充裕的精力,自然更能適應這個時代,所以對他的期望特別殷切,他的每一部新著都必定是讀者所熱烈歡迎。首先,我們喜歡他那種輕快的筆調,妙緒環生而並不是胡址,談言微中而並不涉輕薄。真是讀之唯恐其易盡,恨不得一部接一部迅速問世,才能滿足我們的貪慾。這種文章風格是從子書及唐宋人作品中汲取而加以變化的。
但是,在讀者把卷之餘,無不遊目騁懷,心曠神怡,作者卻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勞動才能有此成果,我們除了應當知道感謝以外,還應當知道這門學問究竟對我們起些什麼重要作用,才能了解作者的真正貢獻。
貢獻是相當大的。高先生自己說過,他不多談今時今日的事,因為今時今日的事不是“掌故”。這話未必盡然。今時今日正需要與過去對比,對比恰恰不是留戀,我們不是為了消遣而愛讀他的書,也不是僅僅為了擴充知識而愛讀他的書,為了作一個新時代的人,更應該讀他的書。
高先生殷勤地叫我為這部新著作序,大概認為我是一匹“識途老馬”,有著共同的好尚。但是我已經衰老,學問上再沒有進步了,本來所得就有限,現在更無以對知友了。卻不料他自己還說:“喜談掌故,其實一無是處,年齡漸老,翻閱前作,愧汗欲死。”哪有此事?我翻閱他的《聽雨樓隨筆初集》,已經覺得字字精采,至今還不厭重讀。後更勝前,自不待言。請讀者不要聽他過分謙虛的話,讓我來真實地報導一番吧!
瞿兌之 一九六三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