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遺址,風俗,地圖信息,
歷史
大安山歷史悠久,舊稱安山鎮,源於唐,發展於宋元,明清時期成為魯西南最大的水旱碼頭和商業重鎮。《水滸傳》第六十九回寫宋江率軍攻打東平府,即是在安山鎮安營紮寨。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兵部尚書李奧魯赤總統領民夫83萬人,開挖安山以南,經袁口、開河至濟寧的運河。當年正月開工,十月完工,時稱濟州河,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禮部尚書張孔孫、兵部尚書李處巽、漕運刺使馬之貞,統民工251萬人,開挖了安山以北,經陽穀、聊城至臨清的運河,二月興工,次年六月告竣,忽必烈親賜名為會通河。濟州、會通兩河溝通了京杭運河航運,安山鎮遂成為運河航船貨物轉運中樞,商旅雲集,店鋪遍布,白天千帆競發,帆檣林立,夜晚桅燈高掛,漁火漫天。“會河帆影”為東平古八景之一。
遺址
安山節制閘建於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是京杭運河上的重要交通樞紐工程。閘口東西走向,閘身長8米,口寬6米,閘板為三寸厚的鐵板,安有起落閘板用的絞索架,南北閘壁長15米,閘壁與沿口用金山標準大青石鋪設,每塊石長1米,高0.8米,寬0.6米,石與石之間用鐵釘扣加固。壁內填夯三合土,用石礬灌注。大閘歷經數百年急流衝擊,固若金湯。南北閘壁鑲有八個繫船的大鐵環,運河兩岸碼頭有繫船石樁百餘條。閘頭上有四個閘耳,俗稱“金閘耳”,是用金黃色石頭雕刻而成。安山閘上有橋,南北走向,緊系9根茶碗粗的大鐵索,上鋪12塊可隨時拆卸的鐵木結構橋板。安山閘是大運河上的重要建築,安山橋則是當時運河上濟寧至臨清段最好的橋。乾隆皇帝南巡時,乘船沿大運河來到安山鎮,對安山閘橋讚不絕口,並在橋頭立了八棱御碑,以示紀念。
安山閘建成啟用後,安山鎮日趨興盛起來。成為大運河上的水旱碼頭和商業、交通重鎮。每天南來北往的官船、商船、貨船、漁船、運糧船川流不息,會幫齊聚、商客雲集,貧苦百姓也融入安山鎮,謀求生計。清末鼎盛時期。全鎮6條街,街長1.5公里,有2000餘戶,1萬餘人,商戶百餘家。大運河從鎮中間穿過,河北1200餘戶,多系商鋪、作坊、漁行、糧行、飯店、客店等;河南800餘戶,多系農戶、船戶,漁戶等。街巷、古居順河而建,布局靈巧,錯落有致。
大運河俗稱“運糧河”,因糧船較多。安山碼頭也成為魯西南較大的糧食集散地。明末清初,安山碼頭每天過往運糧船隻100多艘,每年江淮一帶500多萬石糧食取道於此運往京都。鎮上的糧行有18家。鄆城、壽張一帶的高粱、大豆,汶上、東平一帶的小麥、穀子都要到此交易,秋後每天成交量達千石以上。
安山鎮有四大貨棧,代客代賣各種貨物與積存,用於南北交流,往南運的有焦棗、雪白梨、乾魚蝦、棉花、中藥材等土特產;運糧船回南方時,裝船捎走。從南方運往北方卸貨棧出賣的有瓷器、紅白糖、江米、茶葉、甘蔗、竹器、杉條、絲綢、麻布及產於南方的中藥材等,多系運糧船捎來。貨物交易的“糧船市”是安山鎮特殊的日子。春秋兩次運糧官船前來,商會即向數十里內集鎮張貼廣告,邀請劇團唱大戲,周圍鄉民來聽戲、買東西。貨棧、飯店、旅店持續幾天營業繁忙,徹夜燈火,夜不罷市。
隨著物資交流繁榮,“五行”“八作”應運而生。“五行”指車行、船行、秤行、斗行、牙行,各有各的幫派。如船幫中的青幫和紅幫、三番子幫等,分別代表江、河、湖不同船幫的勢力範疇。車行由附近村鎮50多輛木輪大車組成。從安山鎮上船接貨往四鄉分送,再把四方土特產裝運上船。市場上大宗交易均有經紀人過秤,收取佣金。民國時期安山有趙家漁行、李家漁行,獨攬安山魚市,他們把漁民出售的魚蝦收購起來,大宗賣給魚販子,從中賺取差價。斗行是糧食市中的經紀行業,善於玩弄詐術。牙行也稱“經紀人”,凡大宗貨物、牲口交易,少不了牙行從中撮合。“八作”指八大作坊,即粉坊、麵坊、油坊、酒坊、紙坊、饃坊、豆腐坊、宰坊等。都是與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作坊、店鋪、酒館等,樣樣俱全。安山鎮來往客商多,飯店、酒館做出的酒席盛宴、地方名吃南北有名。如安山大燉魚、李家糟魚、王家狗肉等。
安山古鎮也是佛教聖地。玉清寺建於宋朝,占地60畝,寺內和尚100餘人,僧眾多尚武練拳,自成門派。玉清寺樓閣參差,建築宏偉壯麗,晨鐘暮鼓,香火旺盛,每年三月三香火會,香客雲集,多達數千人,後該寺院毀於大火。安山西南500米有一村莊,全莊60多戶鄉民全靠租種寺院土地為生,為和尚的佃戶,取名和尚莊。玉清寺內有一口大鐵鐘,高1.8米,鐘口直徑一米,重約千斤。“文革”中發現,被造反派運來懸掛於安山大隊辦公室門前,敲鐘為武鬥信號,後下落不明。
風俗
七月十五放河燈是安山閘世代相傳的風俗。河燈用薄柳木板做成,將木板截成12厘米或長方形,或船形,板上插有竹棒,裹上蘸油的棉絨為捻,周圍用油紙做護罩,在水中能燃放五六個小時。放燈時,用擺渡船把河燈一箱箱擺上,再點燃幾支大蜡燭,用於照明和點燃河燈。有幾名橋夫在閘口下往河裡放入點燃的河燈,讓河燈順水漂流,河燈全放入河中,形成三里燈河。水面燈火與水中倒影相映閃爍,“浮光耀金,靜影成壁”。這時兩岸獅子、高翹、民間雜耍、各種曲藝小唱與河裡彩船上的樂隊交織共鳴,整個夜晚熱鬧非凡。安山閘放河燈,從明代一直延續到1937年,歷年不輟。
地圖信息
地址:泰安市東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