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鄉(貴州省惠水縣下轄鄉)

大壩鄉政府所在地位於惠水縣東北部,距縣城17公里,東北與貴陽市青岩鎮、高坡鄉和我縣甲烈鄉相鄰,西接高鎮鎮和長田鄉,連線高坡鄉與高鎮鎮的鄉級簡易公路穿境而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壩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貴州省惠水縣
  • 面積:65.4平方公里
鄉鎮介紹,行政區劃,大壩經濟,資源優勢,資源概況,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經濟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現狀,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方面,地圖信息,

鄉鎮介紹

大壩鄉政府隸屬貴州省惠水縣下轄鄉,所在地位於惠水縣東北部,距縣城17公里,東北與貴陽市青岩鎮、高坡鄉和我縣甲烈鄉相鄰,西接高鎮鎮和長田鄉,連線高坡鄉與高鎮鎮的鄉級簡易公路穿境而過。
大壩鄉全境總面積65.4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丘陵漫崗淺山區。全鄉轄區7個行政村(其中4個為一類貧困村),43個村民組,總人口近萬人,農業人口占97%,少數民族約占53%,耕地面積6103畝,其中田4869畝,土1234畝,森林覆蓋率達70%,全鄉基本戶戶通電,村村通公路,僅有少部分通自來水、電話和廣播電視,農民經濟收入以傳統的農業為主。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行政區域內地下有原煤、白粉石、大理石、矽線石、礦泉水等。這些大壩獨特潛在的資源,有待於進一步的開發和利用,造福於民。

行政區劃

(一)、大壩鄉山河村
山河村共有1622口人,349戶,土地面積904.15畝。
主導產業:蔬菜、石灰石
(二)、大壩鄉光明村
光明村共有1320口人317戶,土地面積815.77畝。
主導產業:農產品
(三)、大壩鄉民河村
民河村共有1311口人,285戶,土地面積814.26畝。
主導產業:早熟蔬菜、矽礦
(四)、大壩鄉上龍村
上龍村共有1166口人,262戶,土地面積645.51畝。
主導產業:早熟蔬菜、矽礦
(五)、大壩鄉綠化村
綠化村共有1630口人,364戶,土地面積1265.16畝。
主導產業:蔬菜
(六)、大壩鄉大保村
大保村共有1792口人,401戶,土地面積1216.97畝。
主導產業:農產品
(七)、大壩鄉板長村
板長村共有1132口人261戶,土地面積623.66畝。
主導產業:農產品

大壩經濟

該鄉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指導下,全鄉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績,鄉村建設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經濟結構得到進一步最佳化,其明顯標誌表現在:
1、鄉域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可喜成績。2006年全鄉總產值2000餘萬元,其中農業占68%,林業占0.3%,牧業占23.3%。人均純收入1968元,糧食和經濟作物播種面積達9500畝,產量達4500噸,其中,水稻栽種面積4869畝,產量達2000噸,玉米栽種面積1234畝,產量達300噸,油菜栽種面積600畝,產量60噸;11所國小,師生人數約達1800人;鄉衛生院醫務人員5人,人員少,設備差;遠程教育設備基本齊全,都按要求進行培訓。
2、高舉黨建大旗,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促進各項工作。全鄉的 “五創五比”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開創了該鄉黨建工作的新局面,推動了農村經濟的新發展,成為鄉、村與農民之間的一條聯繫的紐帶。在“五創五比”活動的推動下,努力創建學習型、創新型、發展型、服務型村黨組織,改變了我鄉過去許多基層黨組織薄弱落後渙散的局面,使基層黨組織呈現出未有過的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良好局面。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黨建工作的指導思想,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認真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
3、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開拓一個新局面。全鄉原有16個行政村,在進行撤併村工作後全鄉為7個行政村。文明鄉鎮、小城市化建設紮實推進,在縣四大班子領導和共建單位的幫助下,投錢投物,重點抓了新農村示範點建設。香化、美化、綠化達到90%以上,並完成了部分村寨家家通水泥路的局面。

資源優勢

全鄉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土地肥沃、氣候宜人、水資源豐富,主要以農業為支柱產業,森林覆蓋廣,自然風景優美,無污染,如:水庫、牛打場等,對開發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並且還有大量的礦產資源,如:分布在雲頂至甲臘沖一帶的碳酸鈣、矽礦;分布在山河村的白石子等,可成為工業發展的原料基地,為長田工業園區大壩D區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資源概況

土地資源

全鄉總面積65.4平方公里,林地占63%,耕地21099畝,城鎮建設用地0.8平方公里。其中基本農田6103畝,人均占有耕地1.94畝,人均基本農田0.55畝,境內耕地主要以坡耕地為主,水田主要分布在三河村、光明村、綠化村、 民河村、大保村。

水資源

大壩鄉水資源較為豐富,兩條河流成“丁”字形,河流均屬雨源性河流,全鄉年平均年降雨量1195mm。

礦產資源

境內礦藏主要有矽礦、石英砂、石灰石、煤炭,矽礦分布廣泛,素有“矽石之鄉”的美譽。民河至上龍一線蘊藏著豐富的矽礦,雲頂至大保一線蘊藏豐富的煤礦,因交通和投資問題未被開採。

經濟社會發展

經濟發展現狀

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038元,全鄉農業雖然經過結構調整,開始由傳統型農業向效益農業、現代農業轉變,但目前產業層次和生產力發展水平尚處於較低階段,經濟總量小,結構不合理,總體效益低等現狀仍然客觀存在。境內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薯類為主,養殖業以生豬、蛋禽為主,大牲畜存欄3290頭,出欄 573頭,生豬存欄3865頭,出欄3025頭,山羊出欄352頭。

基礎設施建設

交通方面,鄉內油路工程仍未實施,交通狀況非常落後,現有道路路面狀況極差,多為晴通雨阻。水利方面,已解決人飲安全人數2530人,尚有8000餘人飲水困難,有小型蓄水工程3處,小水池70口,大小灌渠20公里,有效灌溉面積達2310畝。電力方面,農村電網全覆蓋,電網改造升級完成85%左右。

社會事業方面

教育方面,全鄉目前有國中1所,鄉級完小5所,村級教學點7個,中國小教師108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2%。醫療衛生方面,有鄉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7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6%。

地圖信息

地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零零六鄉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