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村(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大塘朗村轄自然村)

大坑村(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大塘朗村轄自然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坑村,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大塘朗村,位於大嶺山鎮北部,距大嶺山鎮政府約7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境內有松仔山,海拔約100米。毗鄰泉塘村、寮步鎮牛楊村上底村大塘朗村。2015年末,大坑村戶籍人口為306人。

清末,大坑村境域屬東莞縣缺口司。民國時期,屬第三區浮竹山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寮步浮竹山鄉,寮步人民公社大塘朗生產大隊,大嶺山人民公社大塘朗生產大隊,大嶺山區大塘朗鄉,東莞市大嶺山鎮大塘朗區,大嶺山鎮大塘朗行政村。

2015年,大坑村集體經營以土地、廠房出租為主。有水泥結構廠房200U平方米,簡易鐵皮房5000平方米,土地出租3.3萬平方米,經營總收入186萬元,總支出19萬元,總資產685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分紅、房屋出租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坑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大塘朗村
  • 地理位置:大嶺山鎮北部
  • 電話區號:0769
  • 人口數量:306 人(2015年末戶籍人口)
  • 車牌代碼:粵S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人口,經濟,社會事業,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地方特產,

歷史沿革

大坑村境域始建於清朝中期。
清末,大坑村境域屬東莞縣缺口司。
民國時期,屬第三區浮竹山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寮步浮竹山鄉,寮步人民公社大塘朗生產大隊,大嶺山人民公社大塘朗生產大隊,大嶺山區大塘朗鄉,東莞市大嶺山鎮大塘朗區,大嶺山鎮大塘朗行政村。

行政區劃

大坑村為東莞市大嶺山鎮大塘朗村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大塘朗村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118201。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大坑村位於大嶺山鎮北部,距大嶺山鎮政府約7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境內有松仔山,海拔約100米。毗鄰泉塘村、寮步鎮牛楊村、上底村、大塘朗村。
大坑村

人口

2015年末,大坑村戶籍人口306人,其中男144人,女162人;80歲以上10人,最年長者90歲(女),外來暫住人口500人。

經濟

大坑村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甘蔗、花生、豆類為主,還種植荔枝、龍眼、烏橫等果樹。改革開放初期,村有1家碾米廠、1家商貿公司和1個廢品收購站。1994年後,隨工業化深入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
2015年,大坑村集體經營以土地、廠房出租為主。有水泥結構廠房200平方米,簡易鐵皮房5000平方米,土地出租3.3萬平方米,經營總收入186萬元,總支出19萬元,總資產685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分紅、房屋出租等。

社會事業

  • 基礎設施
1970年,大坑村通電,1988年通電話,2000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2000年末,通網際網路,2003年,通自來水。

交通運輸

大坑村有省道石大路通過村境。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大坑村,因村內有條坑叫大坑而名“大坑村”。
  • 世居村民
世居村民主要是袁姓,其先祖於元代從河南汝南遷江西宜春,再遷至廣東韶關南雄珠璣巷、東莞縣茶山上坑村,清代遷至此地。
  • 本地方言
大坑村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大嶺山話。
  • 傳統民居
大坑村內有廣府傳統民居50座,其中民國建築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部分完好,部分破敗,無人居住。村中有袁氏宗祠,建於民國年間,占地面積138平方米。其他建築有古井1口,始建年代不詳,民國時期、1975年重修。

地方特產

大坑村農產品有荔枝、龍眼,傳統節慶食品有紅團、松糕、米餅、荔枝幹、糖環、碌堆等。
大坑村(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大塘朗村轄自然村)
糖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