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坊塢村

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湯河鎮大坊塢,位於市區正東方向,距市中心20餘公里,距鎮政府駐地4公里,距魯國城邑祝邱古城遺址約6公里。是坊塢工作區(管理區)及坊塢國小駐地,坊塢工作區由六個行政村組成,其中有四個以坊塢為名的村子,分別是大坊塢、後坊塢、西北坊塢與西南坊塢,另外有後朱井寺、前朱井寺兩村位於坊塢的西南方向。四坊塢均以諸葛氏族人為主,有五千之眾。據當地諸葛氏族譜記載,坊塢諸葛氏乃諸葛亮嫡系後代傳人。大坊塢規模、人口均為四坊塢之首,因位於南面也稱前坊塢。大坊塢村現有380餘戶、在籍2千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坊塢村
  • 別名:樊母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湯河鎮
  • 面積:3平方公里
  • 人口:2005人(2015年底)
  • 方言:山東臨沂
  • 氣候條件:北溫帶半沿海氣候
  • 著名景點:坊塢沭河濕地
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湯河鎮大坊塢,位於市區正東方向,距市中心20餘公里,距鎮政府駐地4公里,距魯國城邑祝邱古城遺址約6公里。是坊塢工作區(管理區)及坊塢國小駐地,坊塢工作區由六個行政村組成,其中有四個以坊塢為名的村子,分別是大坊塢、後坊塢、西北坊塢與西南坊塢,另外有後朱井寺、前朱井寺兩村位於坊塢的西南方向。四坊塢均以諸葛氏族人為主,有五千之眾。據當地諸葛氏族譜記載,坊塢諸葛氏乃諸葛亮嫡系後代傳人。大坊塢規模、人口均為四坊塢之首,因位於南面也稱前坊塢。
大坊塢駐地交通發達,距省道日(照)棗(莊)公路S342與國家高速長(春)深(圳)公路G25相通樞紐及臨沂東出口南約1公里,距國道G206公路6公里,西距河東區、東距莒南縣城區各15公里,距日照市嵐山港50公里。坐落於臨沂第二大河——沭河西濱,南與曲坊接壤,北與後坊塢相連,西與前朱井司、後朱井司、西南坊塢及西北坊塢相鄰……該村現有380餘戶、2千餘人,可耕地600餘畝,灘涂600餘畝,總占地1400餘畝。村落占地近百萬平方米,有房屋800餘棟、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臨沂、莒南縣、臨沭三市縣交界處。
因地理位置於臨(沂)郯(城)蘭(陵)小平原東部邊沿,局部為沭河沖積平原,大坊塢土地肥沃、油沙質土壤,灌溉條件優越,汗澇保收,為穩產高產田。素以農業為主,原本種植小麥、玉米花生、大豆、水稻等糧食作物,農業學大寨期間,曾為臨沂地區最早實現年產及單季畝產過千斤的大隊。現主要以種植經濟作物為主,因家庭手工柳編業普及多種植柳條,近年苗木花卉種植培育漸多,糧食作物主要用於自我消費。工藝柳編與苗木培植業形成季節互補,已成為全村兩大支柱產業,平均為每位村民帶來五千元的年收入。進入21世紀,在主河道處修築一條200餘米長的橡膠壩,形成南北長5千米的湖面與濕地,僅水面近千畝。
湯河鎮具有深厚歷史積澱,附近村落、居民之傳承與興衰均與祝邱古城有著歷史淵源。據史料記載,春秋魯國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在此置祝邱邑,至秦朝實行郡縣制設即邱縣,再至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撤即邱縣併入臨沂縣,前後1300年間此地均為縣級以上官府治所。即邱縣自隋代併入臨沂縣、治所遷入今臨沂城後幾經戰火,城垣倒塌,故城消失,漸成廢墟,明洪武年間在舊城遺址附近建四故縣村。《臨沂縣誌·古蹟》中記載:“(祝邱城遺址)東距沭水十餘里,西北距諸葛城三十里”。當今的坊塢座落於沭之濱,與故縣祝邱遺址的距離為十餘里,說明沭河仍在記載當時的位置上,沒有發生改道。而此處所指“諸葛城”,為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諸葛城村處故城,位於臨沂城北沂河西濱,西南距今白沙埠鎮駐地十餘里。據史料記載“諸葛城”為魯國隱公七年(公元前716年)所建中邱城,古城遺址尚存,有殘碑及銀杏樹等物。《沂州府志·古蹟》記載:“諸葛城,亦名中邱城,在縣東北三十里。”《後漢志》所載琅琊臨沂縣有中邱亭,即此地也。後因諸葛亮移居於此而易名,諸葛城內原有“武侯祠”,碑文記載諸葛家族來此“避兵”等事,惜毀於“文革”。
相傳坊塢村始建於秦漢時期,因被封為“武陽侯”的漢將樊噲的母親曾在此地居住,取名“樊母村”。清同治年間因故易名,依北部有土丘如船塢而取名坊塢。也有傳說因為坐落於沭河幹道,舊時河水流量大,存在航運業,便有修造船隻的作坊與船塢,故名之坊塢。
據村里老人回憶:大坊塢舊時村子地勢低洼,南、西、北三個方向都有汪塘及壕溝,東面有沭河,形成四面環水的格局。為防水患,村四周依地勢以三合土夯築起2米多寬、3米多高的圍牆,牆上用青夸砌起大半人高的女兒牆,為便於瞭望,相隔不遠建瞭望口。圍牆成近似直角梯形,東牆緊貼河堤成東北—西南方向,其餘三面牆經緯方向,南牆最短。西牆開有前後兩門,北牆開一北門,三門均建有門樓,均有以磚鐫刻“諸葛砦”三個大字嵌於門樓中央,門寬近丈,挺氣派,是名符其實的土寨。圍牆外壕溝汪塘相連,溝內長年存水,兼有防洪與防禦的功能。相傳村中主要建築多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於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植有四棵國槐,胸徑均在1.5米以上,最大的超過2米,樹洞中可容納五六名兒童玩耍。至解放初期,雖有五六百年之久,但枝葉依然茂盛,春天人們收穫槐米(花),秋天收穫槐子。孩子們用槐子製作“槐兒盪”玩,就是將槐子砸碎塑成球形,中間放入布條,晾乾後用作甩具。還有將槐子豆製成鹹菜食用的,入口有嚼勁,味道也很別致,但是一般人不會做。村中央有一水井,井旁有兩棵大皂角村,婦女們摘來洗衣,很管事,既環保又省錢。1920—1930年代,在寨門兩側修有炮台,鐵鑄大炮置於其上,在當時是遠近聞名的。1943年日本侵略者攻村時,圍牆、壕溝、大炮發揮了很好的防禦作用,打死打傷多名日本鬼子,直到耗盡火藥方被攻克。民兵隊長諸葛福臣帶領全體隊員,組織、掩護村民撤往河灘蘆葦盪內隱蔽。諸葛福臣在指揮分散撤退時,為了掩護大家、吸引敵人,自己故意藏在方便暴露的位置,擇機暴露自己,將數十名鬼子吸引到自己身邊,本想用唯一的手榴彈炸死鬼子再隱蔽撤退。可是這唯一的手榴彈竟是不能爆炸的啞彈,諸葛福臣不幸被鬼子俘虜並殘忍殺害。那時的河道內都是濕地,全是蘆葦盪、灌木叢、泥潭、水坑,還有很多藤蔓植物纏繞其中,狼豺狸豹蔽於深處,鬼子在裡面折騰了半天,沒有發現村民的蹤影,放了些空槍撤了,鄉親們含淚就地掩埋了英雄。解放後,人民政府追認民兵隊長諸葛福臣為革命烈士,遺骨移葬於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供後人瞻仰我、祭拜,鄉親們每年都前往掃墓。
村中原來建有武侯祠,供奉諸葛亮等先祖。祠堂規模不大,房屋五間,前檐出廊,筒瓦龍脊,兩端屋山及屋脊上綴有蛤蟆、狗子,屋脊中間有鐵叉獸(封神榜中被封為神上神的姜子牙之子手持鐵叉坐於神獸麒麟之上),其他鳥獸飾物分列屋頂兩端,脊頂飾有龍頭。丹漆朱門,祠堂正中塑有諸葛亮坐像,羽扇綸巾。仰面觀之,莊嚴肅穆;近觀視之,和藹可親;行禮跪拜,心悅誠服。塑像前有木製平台,眾先祖靈位分列其上。祠院獨立,青磚牆裙,院內青松指檐,幽靜素雅。門前兩棵白果樹,粗可合抱,見證了祠堂久遠。每年清明定為祭司日,儀式相當隆重,祭品多為整豬、整羊、雞、點心及乾果水果。祭司開始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香菸繚繞。鼓炮響罷,行三拜九叩大禮,接著由族長和有文化的族人領頌諸葛亮之《戒子書》,是日四坊塢與周邊近鄉及莒南、郯城縣市甚至江蘇等地的諸葛氏族人云集於此,場面相當莊嚴隆重。
村中原有兩座廟宇,一座是樊噲廟,建於明崇禎年間。樊噲廟建在約1800平方米的半島上,三面環水,建築精巧,廟基為一米高的平台,面闊三間,大殿前面出廊,前檐柱為雕花八棱石柱,蓮花覆蓋柱礎,室內梁架皆有彩繪,筒瓦覆頂,脊置六獸,檐頭和排山勾滴,有虎頭盤龍等綴飾。大殿內壁及殿前檐下廊壁皆有壁畫,題材多為《鴻門宴》故事,另有花鳥蟲魚,皆生動精美,活靈活現,正殿西頭建有較矮瓦房兩間,為看廟人住所。另一座是觀音廟,香火一直旺盛不衰。信佛的人們每逢初一十五都來燒香磕頭,家中有重要事情都要前來祈求保佑順利,兒女新婚父母祭拜求子。
在坊塢周邊,關於樊噲的歷史印記厚重。不僅坊塢曾叫樊母村、村內建有樊噲廟,而在沭河東岸與坊塢隔河相望、距離不足10里的莒南縣板泉鎮現有五個以“武陽”為名的村,武陽街、李家武陽、唐家武陽及前後王家武陽,這些武陽村西面原有一座 “武陽寺”,據老人回憶寺內陳列著屠狗的器具,說明武陽寺當為武陽侯寺,也就是樊噲寺(樊噲封號武陽侯)。這裡的“武陽”與樊噲(武陽侯)顯然存有內在的聯繫。另外,當地流傳著關於樊噲的一個俚語,十里八鄉很響:“樊噲殺狗,王媽媽造罪(作孽)。”意思是說樊噲殺狗,王媽媽作孽。佛教有不殺生的教義,殺生就是(造罪),是要遭報應的,來世要受苦受難。原來,樊噲買來狗並不是馬上殺死,而是拴在柱子上養著,但狗總是哀嚎亂叫,鄰居王媽媽嫌煩,就說:樊噲,趕緊把狗殺了吧,別讓它天天亂叫了。所以,樊噲殺狗都是王媽媽教唆的,所以王媽媽在造罪。歷史上樊噲是否真的在此居住、營生,目前沒有明確的史料支持。但是這些傳說與印記具有相當的客觀性,而樊噲的家鄉小沛(江蘇沛縣)離臨沂不過數百里,兩地間無高山峻岭阻隔,古代徒步行走不用十日便往。因此,傳說樊母在此居住也是相當可信的。
樊噲廟前有一大汪,稱為廟汪,後來廟被當作“牛鬼蛇神”拆掉,殯葬制度改革初期,在汪西北角上建了一座骨灰堂,後又廢棄。汪西南方向原有一土地廟,也於“文革”時期遭拆。1970年代興起聯辦中學時,在此建起了聯中,至今村民辦喪事還是到學校舊址西邊潑湯。
村中寺廟、祠堂及圍牆、古樹直到解放初期都有較好的保存,後來開展的諸如打倒牛鬼蛇神、破舊立新等運動才漸漸被毀壞。但破壞力最強的還不是政治運動,而是農村住宅的排房改造,造成這些古蹟被徹底清理,連里地基牆土都清理得乾乾淨淨了,表面上一絲印跡也沒有了。破壞了這些古蹟,中斷了鄉村文化脈絡與傳承,失去了原有的鄉土文化、姓氏文化特點,實在令人惋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