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電阻率

強電線的電流進入大地後,由於土壤存在一定的電阻率,在地中不同的地點會形成不同的電位。這樣會讓單線通信迴路或者電信局站點的地線中產生電壓和電流。這種由阻性耦合對通信線路造成的影響我們稱為地電流影響。如何量化計算出地電流的影響呢?下面介紹大地電阻率的相關知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地電阻率
  • 外文名:Earth Resistivity
定義,電阻率,大地電阻率的測量,

定義

大地電阻率:大地的電阻率是計算外界電磁場影響的一個重要參數。在實際套用中,常使用大地電阻率的倒數即大地導電率進行運算。
中文名:大地電阻率
外文名:Earth Resistivity
別稱:無
套用學科:信息通信
特點:電阻率、電磁場影響、大地導電率
上述定義的介紹。你可能還會疑惑:什麼是電阻率呢?

電阻率

各位同學在中學時應該學習過,電阻率是用來表示各種物質電阻特性的物理量。舉例而言,將某種材料的物質做成長度是1·m,橫截面積是1·m的導線,在常溫下測量這根導線的電阻。這時的電阻值就是這個種材料的電阻率。電阻率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等因素無關,跟溫度的變化有一定的關係,是導體材料本身的電學性質,用什麼材料製造導線,就決定了這種導線的電阻率。電阻率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Ω·m,讀作歐姆米,簡稱歐米。常用單位為“歐姆·厘米”。
電阻率的科學符號為 ρ。在溫度一定的情況下, 已知物體的電阻,可由電阻率ρ、長度 l 與截面面積S 計算出來:計算公式就是R=ρl/S,l為材料的長度, S為面積。可以看出,材料的電阻大小與材料的長度成正比,而與其截面積成反比。
電阻率較低的物質被稱為導體,常見導體主要為金屬,自然界中導電性最佳的是銀。當存在外電場時,金屬的自由電子在運動中不斷和晶格節點上做熱振動的正離子相碰撞,使電子運動受到阻礙,因而就具有了一定的電阻。其它不易導電的物質如玻璃、橡膠等,電阻率較高,一般稱為絕緣體。介於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物質則稱半導體,如矽、鍺等。 而超導體的直流電阻率在一定的低溫下突然消失,被稱作零電阻效應。即導體沒有了電阻。
需要特別提醒一下:電阻率和電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電阻率是反映物質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屬性,電阻是反映物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能力大小。

大地電阻率的測量

那么大地的電阻率是如何測量的呢?
上面我們介紹了導體、半導體、絕緣體等,但大地導體是屬於哪一類呢?這個問題困擾了科學工作者。而且,地層構造的不均勻還會使大地電阻率隨入地電流的頻率變化而變化;而且在地層結構不均勻時,計算強電流工作頻率基波對電阻率造成的影響與強電流工作頻率諧波對電阻率造成的影響並不相同。
1937年W.G.Radley等科研人員首先解決了兩層大地構造與均勻大地構造這兩種不同情況下,大地電阻率等效換算的問題。並繪製了換算曲線,被CCITT(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國際標準組織採用。
1949年,E.D.Sunde等專家通過積分的方式,解出了多層也就是任意層大地構造情況下的大地阻抗。並且為解決大地任意層構造與大地均勻構造之間大地電阻率的等效換算問題,奠定了有關理論基礎。
現在,地質部門通過直流電測深法來探明大地的構造。地層結構不均勻時,各層的大地電阻率不同。這時通過等效換算就可以知道相應的大地電阻率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