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團囊蟲草

大團囊蟲草

大團囊蟲草,中藥名。為麥角菌科真菌大團囊蟲草Cordyceps ophioglossoides (Ehrenb.) Link的子座。分布於江蘇、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活血,止血,調經之功效。常用於血崩,月經不調。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團囊蟲草
  • :真菌界
  • :真菌門
  • :核菌綱
  • :球殼目
  • :麥角菌科
  • :蟲草屬
  • :大團囊蟲草
  • 分布區域:江蘇、廣西、四川、雲南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3-9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子座。

性味

味微澀,性溫。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活血,止血,調經。

主治

用於血崩,月經不調。

相關配伍

1、治血崩,月經不調:大團囊蟲草、地榆各6g。水煎服,每日2次。(劉波《中國藥用真菌》)
2、治血崩:大團囊蟲草6g,仙鶴草9g,景天三七15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燉雞、鴨。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除去雜質,曬乾備用。

形態特徵

大團囊蟲草:又名樹生蟲草、大團囊草。子座由根狀、多分枝的菌絲索固定於土下的寄主上,地上部分高2-8cm。柄粗1-2.5mm,少分枝,暗綠色至紫褐色,有縱紋。頭部橢圓形、倒卵形至棒形,長5-13mm,粗3-5mm,暗褐色,乾後近黑色。子囊殼卵形,(600-650)μm×300μm,孔口凸出。子囊細長,(300-400)μm×(7-8)μm。孢子線形,透明無色,有多數橫隔,成熟時斷裂成(3-4)μm×(2-2.5)μm的小段。

生長環境

寄生於竹林或櫟樹林下疏鬆土壤中大團囊菌(Elaphomyces granulatusFr.)的子實體上。分布於江蘇、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子座長2-6cm,基部殘有根狀菌絲束。頭部橢圓形、倒卵形或棒形,長5-13mm,直徑3-5mm,黑褐色或暗褐色;柄部直徑1-2.5mm,少分枝,暗綠色,有縱紋。質脆,易折斷,斷面黑褐色。氣微腥,味淡。

相關論述

劉波《中國藥用真菌》:“活血,調經。治血崩和月經不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