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經義疏》,佛典註疏。隋開皇十五年(595)吉藏撰。十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品經義疏
- 性質:佛典註疏
- 作者:吉藏
- 卷本:十卷
《大品經義疏》,佛典註疏。隋開皇十五年(595)吉藏撰。十卷。
《大品經義疏》,佛典註疏。隋開皇十五年(595)吉藏撰。十卷。內容簡介是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注釋書。卷一題名《大品經玄意》,開為十門:釋經題、序說經意、明部儻多少、辨開合、明前後、辨經宗、明顯密、辨教、明...
二萬五千頌般若經論現觀莊嚴釋》,師子賢的《二萬五千頌般若合論》(七十四卷),和牙軍的《十萬頌二萬五千頌一萬八千頌般若廣釋》,以及另外幾種解釋《現觀莊嚴論》的著作等。漢土則有隋吉藏的《大品般若經游意》一卷,《義疏》十卷。唐新羅元曉的《大慧度經宗要》一卷等。
[金剛般若經疏、大品經義疏卷一、般若心經略疏、三論玄義、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一](二)指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方便般若。據金光明經玄義卷上、金光明玄義拾遺記卷二所載,般若乃圓常之大覺,此一覺有三種德,即:(一)實相般若,為般若之理體。乃眾生所本具,非寂非照,離一切虛妄之相,為般若之實性。即...
漢地則有隋代吉藏法師的《大品般若經游意》一卷、《大品般若經義疏》十卷及新羅元曉的《大慧度經宗要》一卷等。《大品般若》的主要思想不外乎兩點:一是甚深的般若義理,二是廣大的菩提心行。所謂甚深般若義理,就是在一切法畢竟空中建立起來的空有不二的妙理;所謂廣大菩提心行,就是濟度宇宙一切眾生的無限...
見《法苑珠林》卷一百),滿足了此土學人由於從來的傳說中屢屢提出大部《般若》有十萬偈頌 (見《大智度論》卷一百、《金剛仙論》卷一、僧叡《小品經序》、梁武帝《註解〈大品經〉序》、隋智顗《金剛般若經疏》、吉藏《大品經義疏》卷一、《歷代三寶紀》卷十二所載崛多三藏的傳說等)的想望,因而此經的譯...
主要著作有:《本草經義疏》(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年版),曾獲雲南省教委二等獎;1985年獲美國拉斯維加斯第二屆世界傳統醫藥超人杯二等獎;《中藥學》(副主編,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癲癇的臨床與藥物》、《臨床中藥學》被人民衛生出版社推薦給台灣知音出版社用繁體版再版。先後發表論文20篇,...
南朝齊梁陳三代,孟景翼、孟智周、臧矜、宋文明等人探討道教義理的熱情很高,建立起屬於本土特色不雜他教色彩的理論,遺憾的是,這些學者的著作多已亡佚,獨宋文明的《靈寶經義疏》和《道德義淵》尚存敦煌殘本,其餘諸人,僅有部分言論散見於《玄門大義》、《道教義樞》諸書引錄。這些資料存錄了他們關於三一體義...
本論的註解,舊有劉宋·慧通《義疏》,高齊·智林《記》,梁·智藏《義疏》,隋·靖嵩《疏》五卷、志念《疏》九卷,唐·道基《玄章》及《鈔》八卷、慧休《玄章鈔疏》等,現在都已佚失。只有慧遠所撰《大乘義章》中摘舉其要點而已。(遊俠)◎附︰印順〈廣說莊嚴的雜阿毗曇心論〉(摘錄自《說一切有...
即為二經義疏三十餘卷。”(《魏書》卷六十七《崔光傳》)由於君臣對《十地經論》的共同重視和提倡,地論學繼成實學之後,成為自元魏起北朝佛教的顯學。自《十地經論》譯出,最早予以研習和弘傳的是道寵和慧光,他們是早期著名的 地論師。道寵在出家前是大儒熊 安生的弟子,出家後即從菩提流支受學《十地經...
據《高僧傳》卷七載,法瑤曾著《涅槃》、《法華》、《大品》、《勝鬘》等經的義疏。曇斌曾從靜林諮受《涅槃》,又就法瑤研訪《泥洹》、《勝鬘》,後於新安寺“申頓悟、漸悟之旨”,宣傳法瑤的小頓悟說。梁武帝提倡佛教,並對《般若》、《涅槃》兩部大乘經典頗為重視,認為,“《涅槃》是顯其果德,《...
五、《經集》,分五品,七十二小經。六、《天宮事》,分七品,八十三個故事。七、《餓鬼事》,分四品,五十一個故事。八、《長老偈》,一千二百七十九偈。九、《長老尼偈》,五百二十二偈。十、《本生經》。十一、《義疏》,是《經集》的注釋。十二、《無礙解道》,敘述阿羅漢的證知,形式如論。十三、...
僧宗為涅槃名師,講說將近百遍。其時寶亮(444—509),尤為齊、梁間重要的涅盤學者。他少年出家,師事義學名僧道明,又到建康,先後住中興寺、靈味寺,盛講經論,共講《涅盤經》八十四遍,其他經論多遍。天監八年(509)梁武帝命他撰《涅盤義疏》,他於是捃摭諸家的學說,總為七十一卷。寶亮的弟子,有僧遷...
[18] 北傳大乘佛教,包括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都普遍認為現在是末法時期。隋嘉祥吉藏的《法華義疏》卷五中說:“佛雖去世,法儀未改,謂正法時。佛去世久,道化訛替,謂像法時。轉復微末,謂末法時。”(大正34, p0518a) 又如唐代良賁的《仁王護國經疏》卷下說:“有教有行,有得果證,名為正法;有教有...
又本論釋經,綱舉目張,要言不煩,對後來注釋經典的體裁頗有影響。本論的註疏,有隋·慧遠的《義記》十四卷(現存八卷)。唐·法藏也有《疏》若干卷,佚名《注十地論》二十卷(以上佚)。佚名《十地五門實性論》六卷(現存一卷)。又敦煌出土古寫本中有北周·保定五年(565)寫本法上後記的《十地義疏》...
我國在魏晉時代雖已傳譯道行、放光等諸般若經典,而尚未譯出中論等論著,加以當時清談之風極盛,故多有附會老莊思想以闡釋般若經所說之畢竟無所得空,惟立論有失‘空’之實義。據出三藏記集卷八毗摩羅詰提經義疏序載,當時成立之本無異宗、即色宗、心無宗、識含宗、幻化宗、緣會宗等,皆系以上記之‘格義...
其中以支謙之譯本與本經最近似,施護之譯本則與現存梵文八千頌般若(梵As!t!asa^hasrika^ -prajn~a^pa^ramita^ )及西藏譯本,其分品完全相同。本經於晉代以後頗為盛行,其註疏有東晉支遁之道行指歸、東晉道安之道行品集異注、道行指歸、竺僧敷之道行義疏,然今皆不傳。[開元釋教錄卷十一、法經錄卷一、出...
(64)束漢注唐疏而不觀——把漢朝人對《詩》、《書》、《易》、《禮記》等所作的注釋和唐代人所作的疏文也束之高閣而不去閱讀。疏,即義疏,古代盛行的一種注釋體裁,和集解很接近。特點是逐字、逐句,逐章講解古書,往往根據一家之說,從不違反,故有“疏不破注”之說。(65)《學》、《庸》、《論》...
註解全經的主要有唐新羅太賢《梵網經古蹟記》4卷、《梵網經菩薩戒本宗要》1卷;明智旭《梵網經玄義》1卷、《梵網經合注》7卷,寂光《梵網經直解》4卷;清德玉《梵網經順朱》2卷等。僅注釋下卷的主要有隋智顗說、灌頂記《梵網菩薩戒經義疏》2卷;唐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6卷,明曠《梵網菩薩...
又依金光明經言,法報之兩佛是其真身,為化眾生而示現佛身,相好具足、威光殊勝,稱為應身。佛隨眾生現種種形,或人、或天、或龍、或鬼,如同世之色像,稱為化身。此三身以真身為本,依真起應,依應起化,如依煩惱起業行,依業受報。慧遠之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末(大三七·一八三下):‘佛具三身,一者...
是經之注釋書有隋代智顗《觀音玄義》二卷,《觀音義疏》二卷、宋代知禮所著《觀音玄義記》四卷、《觀音義疏記》四卷。
隋唐兩朝結束了中國長期分裂的局面,相繼建立了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經濟和文化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為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和國家的統一,政府在思想學術上也進行了統一,將南北經學歸於一統,從文字和義疏方面為五經確立了標準本,頒行天下,成為開科取士的標準教材。宋元明清 唐朝滅亡後的五代十國和宋、...
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猶如食頃。”皆為短暫時間之例。又‘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卷三四七,初分囑累品,按時間之長短,依次分為一日夜、一日、半日、一時、食頃、須臾、俄爾、瞬息頃,故知一食頃乃一時及須臾間之表示。[大寶積經卷?三七、法華義疏卷二(吉藏)、法華經玄?贊卷二末、慧琳音義卷三]
自然智是佛教術語,梵語 svayambhu^-jn~a^na。指諸佛不藉功用,自然而生之一切種智。又作自然智慧。解釋 隋代吉藏於法華義疏卷六,解釋法華經譬喻品所述之自然智,謂總明空、有二智,而任運了知空、有二境,即無功用智。唐代窺基之法華經玄贊卷五末載,佛由自覺而生觀空智、觀有事智等二智,稱為自然...
菩薩戒經與鹹疏上曰:“隋仁壽目錄有梵網經二卷。什師所譯。又有菩薩戒本一卷。亦云什師在闕本目中。譯經圖記與隋錄同。大周刊定錄亦有菩薩戒本一卷。乃雲十八紙。各家之注述如下:菩薩戒義疏二卷,隋智顗說。門人灌頂記。菩薩戒經義疏會本二卷,隋智顗說,灌頂記,日本徵隱分會。菩薩戒經疏刪補三...
如安慧作《真實義疏》,陳那作《要義明燈疏》,隨後還有安慧的弟子增滿作《隨相疏》(一說是德慧所作)。又有世友作《論疏》,稱友作《明了義疏》,靜住天作《要用疏》(一稱《會經疏》)。這些注書只有稱友之作梵本還存在,日人荻原雲來曾校訂其全部印行。國內傳譯 《俱舍論》傳譯於中國時期較早。陳...
051.積金千兩,不如多買經書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倉廩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義疏 052.同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053.茫茫四海人無數,哪個男兒是丈夫 054.白酒釀成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 055.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056.城門失火,殃及...
蓋古印度女性之地位低落,故有女人不能成佛之說,然此說與大乘佛教主張眾生皆能成佛之教說相矛盾,故經中有變成男子之說。[超日明三昧經卷下、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法華經卷六藥王菩薩本事品、轉女身經、腹中女聽經、月上女經、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菩提品、大智度論卷四、無量壽經義疏卷上](參閱‘女子...
現存有《法華經玄義》二十卷、《法華經文句》二十卷、《觀音玄義》二卷、 《觀音義疏》二卷、《金光明經玄義》二卷、《金光明經文句》六卷、《維摩經玄疏》六卷、《維摩經疏》(前二十五卷親撰,後三卷灌頂續補)二十八卷、《維摩經略疏》(唐湛然略)十卷、《四教義》十二卷、《三觀義》(由《淨名...
楞伽經 《楞伽經》卷二所舉的五乘︰即天乘、梵乘(brahma-ya^na)、聲聞乘、緣覺乘、諸佛如來乘(buddha-ya^na)。《楞伽經義疏》卷五雲(卍續26·231下)︰‘天乘者,十善法也。梵乘者,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也。聲聞乘者,生滅四諦法也。緣覺乘者,生滅無生十二因緣法也。諸佛乘者,事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