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封祀壇並序

大周封祀壇並序位於登封市中嶽大街西端萬羊崗封祀壇遺址上。唐萬歲登封元年(695年)刻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周封祀壇並序
  • 地址:登封市中嶽大街西端萬羊崗
  • 刻立時間:695年
  • 外露部分:高2.90米,寬1.05米,厚0.60米
位於登封市中嶽大街西端萬羊崗封祀壇遺址上。唐萬歲登封元年(695年)刻立。碑早已倒伏並被土掩壓,外露部分高2.90米,寬1.05米,厚0.60米。圓首,方形碑趺棄置在距碑身西約2米處。碑額題刻篆書“大周封祀壇碑”6字。碑文楷書,共37行,行71字,首行題曰:“大周封祀壇碑並序”,因碑身下部剝蝕,每行碑文僅存40字左右。文中有武則天新制之字。武三思撰文,薛曜書丹,但薛之姓名已毀無存。天冊萬歲元年(695年),武則天命人在登封市嵩山上下建有登封、封祀二壇,同年臘月她帶領百官來此舉行封禪大典。她先到太室山中峰上的登封壇行祭天之禮,禮畢親自撰文立《大周升中述志碑》於峰頂(壇、碑早毀)。然後於初三日來到少室山下的封祀壇行祭地之禮,禮畢命武三思和薛曜撰寫了此碑,立於壇上。此壇上圓下方,以象徵天地。至今仍可看出其大致輪廓。其碑存留至今,實屬可貴。
碑文剝落較多,從現存部分看,其內容首論天地的重要和歷代國君對封禪大典的重視,說天地可“張三光,而到五嶽”,是“皇地大寶”,自伏羲、神農、黃帝直至商湯等國君,舉行過封禪典禮的就有“七十二人”。列舉各種祥瑞景象,闡述舉行封禪典禮可以使“皇猷永固”、“帝祚長隆”。描繪了封禪典禮的盛大規模和莊重肅穆的氣氛以及頌揚武則天的功德,執政時期的昇平景象,諸如說武則天臨朝以後,“皇威遠舉”“萬方翹首”、“煙塵息,九區靜,文軌同而萬方泰”等等。該碑書法與薛曜所書《夏日游石淙詩並序》和《秋日宴石淙序》兩碑的字型相比,其結構更為遒密,堪稱薛書之上品。 63年6月20日被原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範圍:自碑座向東、西、南、各向外擴200米,向北130米至紀念館南圍牆。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邊線各外擴200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