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馬牌坊

大司馬牌坊

大司馬牌坊,位於江西省宜黃縣城東北12千米鳳岡鎮橋下村王家場巷口,始建於明萬曆二年(1574年)。

大司馬牌坊是一座全石榫卯、雕工精緻的紀念性牌坊,是研究中國歷史和古代建築藝術的珍貴實物,同時也是研究譚綸人物生平的實物資料,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及科學價值。

2019年10月7日,大司馬牌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司馬牌坊
  • 地理位置: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
  • 所處時代:明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Ⅲ-347
歷史沿革,建築特點,價值意義,保護措施,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明萬曆二年(1574年),大司馬牌坊始建。

建築特點

大司馬牌坊坐北朝南,前有“下馬橋”,後為譚綸故宅。牌坊為花崗石結構建築,高10.4米,寬8.1米,正面六柱三門,兩側呈鼎足三角形,實為五門。柱長4.5米,三層額仿,均以浮雕及透雕龍鳳雲紋圖案和宮庭、戲曲人物華板鑲嵌。中門額枋為“雙龍戲珠”。兩側頂部為仿木斗拱式,側門額枋為“百鳥朝鳳”、“鯉魚跳龍門”、“蟠桃上壽”等,雕工細緻,精美絕倫,呼之欲出,是研究中國歷史和古代建築藝術的珍貴實物。三層額枋間均嵌有石匾,上層豎刻“恩榮”二字,中橫刻“大司馬”三個大字。
大司馬牌坊曾在日軍侵華時被日本兵損毀過。除大司馬牌坊,原潭坊古鎮還有攬翠坊、慶德流芳坊、貞潔牌坊、錦文新第坊、青宮太保祠牌坊,等等。故潭坊又被後人稱為“牌坊鎮”。

價值意義

大司馬牌坊是一座全石榫卯、雕工精緻的紀念性牌坊,是研究中國歷史和古代建築藝術的珍貴實物,同時也是研究譚綸人物生平的實物資料,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及科學價值。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大司馬牌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歷史文化

譚綸(1520-1577年),字子理。嘉靖進士。初任台州(今浙江臨海)知府,練兵御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任福建巡撫,率戚繼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內倭寇。隆慶元年(1567)任薊遼總督,與戚繼光訓練軍隊,加強北方防務。後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太保。五年四月,卒於任上,贈太子太保,謚“襄敏”。著有《譚襄敏公奏議》、《睹物寓武》等。在30餘年的戎馬生涯中,譚綸南征倭寇,北防蒙古,南征北戰,換來明朝50年和平,業績卓著,為維護明朝統治和捍衛國家安全而“鞠躬盡瘁”,不愧為明朝的一代抗倭名將,是中華民族一位傑出的軍事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