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螳螂

大刀螳螂

大刀螳螂,重要的捕食性昆蟲之一,成蟲若蟲都可捕食,在自然界可以捕食多種農林果樹害蟲。國內分布在北京、河北、遼寧、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河南、四川、陝西等地。國外一般分布在日本、越南、美國。在棉田已知捕食棉鈴蟲棉小造橋蟲玉米螟等鱗翅目成蟲和幼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刀螳螂
  • 拉丁學名:Tenodera aridifolia Stoll
  • 別稱:中華大刀螳
  • 二名法:Chinese mantid
  • :動物界
  • 螳螂目
  • :螳螂科
  • 亞科:螳亞科
  • :大刀螳屬
  • 分布區域:國內分布在東部地區,國外一般分布在日本、越南、美國。
  • 主要寄主:棉鈴蟲、棉小造橋蟲、玉米螟
  •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形態特徵,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

形態特徵

形態

雌蟲:體長80-120毫米。前胸背板長31-33毫米,側角寬8-9毫米。側緣水平部分窄小,前半部中縱溝兩側排列有許多微小顆粒,側緣齒列緊密,後半部中隆線兩側顆粒少,側緣齒列稀疏。前胸背板後半部明顯超過前足基節長度,前翅膜質,前緣區較寬。綠色革質。後翅有不規則橫脈,基部有黑色大斑紋,其餘部分斑紋為暗褐或黑褐色,末端稍長於前翅。
雄蟲:生殖器板中等大小,向後漸細,呈三角形,末端有1對細小尾須
卵鞘:大型,呈圓柱形,長31.60±3.52毫米,寬21.30±2.14毫米,高22.90±1.96毫米,孵化區寬5.70±0.79毫米,前端寬18.60±2.35毫米,後端寬20.60±2.34毫米。暗沙土色,柔軟,表面粗糙,孵化區平坦。卵鞘外層厚,空室多,卵室排列呈圓形,少數卵室與背腹面垂直。卵黃色,5.10×1.10毫米。
若蟲:若蟲共有8個齡期,各齡期頭部的寬度依次是:1.70±0.06,2.10±0.04,2.40±0.07,2.90±0.08,3.40±0.11,4±0.14,5.10±0.19和6.10±0.39毫米。

特徵

螳螂目昆蟲通稱螳螂,大刀螂拒斧等,是比較古老的昆蟲,其形態結構與四千萬年前的化石螳螂幾乎相似。螳螂常具擬態和保護色,有綠葉狀、枯葉狀、花狀或竹節狀等等。螳螂是淅變態昆蟲。卵塊稱為螵蛸,產於桑樹者稱桑螵蛸,可以入藥。螳螂為肉食性,兇猛好鬥,取食範圍廣泛,且食量大,在農、林區捕食不少害蟲,是多種害蟲的天敵。

生物學特性

歷期與年生活史:在北京以卵鞘越冬,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為孵化期。若蟲有8個齡期:一齡期16.70±1.58天,二齡11士1.34天,三齡9.20±1.64天,四齡8.40±0.53天,五齡10±1天,六齡13±1.10天,七齡18.50±2.17天,八齡20.70±2.33天。羽化後10天左右進行交配,交配後20天左右產卵,一生可產2個卵鞘,每個卵鞘含卵230粒左右。一年完成1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