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五七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三五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具有宣風行氣,活血散寒,補益肝腎,溫經通絡之功效。主治頭風眩暈,口紡啃保歡朔縹灞裕被荊曳;眉角牽引,項背拘強,牙關緊急;心中憒悶。神色如醉;遍身發熱,骨節疼痛,肌肉麻木,腰膝不仁,皮質拆動或如蟲行;及陽虛頭痛,風寒入腦;一應風寒經痹,腳氣緩弱等證。

基本介紹

  • 名稱:大三五七散
  • 別名:天雄散、三五七散
  •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重要文獻摘要,注意事項,

組成

天雄、細辛各三兩,山茱萸、乾薑各五兩,薯蕷、防風各七兩。

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上藥為末。每次2g,用清酒調服,一日2次,不知稍加。
2、古代用法:上藥治下篩。每服五分匕,清酒送下,一日二次。不知稍加。

功用

宣風行氣,活血散寒,補益肝腎,溫經通絡。

主治

頭風眩暈,口紡啃保歡朔縹灞裕被荊曳;眉角牽引,項背拘強,牙關緊急;心中憒悶。神色如醉;遍身發熱,骨節疼痛,肌肉麻木,腰膝不仁,皮質拆動或如蟲行;及陽虛頭痛,風寒入腦;一應風寒經痹,腳氣緩弱等證。

方義

方中天雄,辛溫有毒,可治大風,寒濕痛,歷節痛,《本草綱目》載“療頭面風來去疼痛,心腹結積,關節重,不能行步,除骨間痛”。本方以天雄、細辛二辛溫疏散藥為君以疏風散邪,細辛兼可通竅。臣以防風祛風解表,助君藥疏風散邪。山茱萸補益肝腎之陰;薯蕷、乾薑溫中補脾,培補後天,三者相配,肝脾腎同調,共為佐藥。諸藥合用,正邪兼顧,驅納並用,共奏疏風散邪、補益肝腎。

重要文獻摘要

1、原方選錄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大三五七散:治頭風眩,口罰啃保L煨郟ㄅ冢⑾感糧魅©兩,山茱萸、乾姜各五兩,薯蕷、防風各七兩。右六味,治下篩以清酒,服五分匕,日再,不知稍加。”
2、《證治準繩(二)類方》:“?和劑,治八風五痹,癱瘓撣曳,口眼沸保冀喬R©,項背拘強,牙關緊急,心中憒悶,神色如醉,遍身發熱,骨節煩疼,肌肉麻木,腰膝不仁,皮膚拆動,或如蟲行。又治陽虛頭痛,風寒入腦,目旋運轉,有似舟船之上,耳內蟬鳴,或如風雨之聲,應風寒濕痹。腳氣緩弱等疾,並皆治之。醫方太成、南北經驗方、袖珍方、永類鈐方治八風五痹,肢體不仁,大治風寒入唐。陽虛頭痛,畏聞人聲,目旋運轉,耳內蟬鳴,應有濕痹,腳氣緩弱並治。”
3、《醫方考》:“大寒中於風府,令人頭痛,項筋緊急者,此方主之。風府,腦後之穴,督脈之所主也。寒者,天地嚴凝之氣,故令項筋緊急。乾薑、附子,辛熱之物也,可以散真寒;細辛、防風氣薄之品也,可使至高巔;山萸養督脈之服,茯苓和督脈之陽。”

注意事項

忌風寒生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