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小雨

《夜小雨》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首七絕短詩,抒發了作者縈心繞懷的愁思。開頭兩句,點名雨夜,頓入愁境。第三句則把抽象的愁思具體化,說雨聲不似愁思那樣難斷,正面說雨聲,其實意落反面,側寫了愁思比雨聲細密綿長,這比直接描寫更富有表現力,使愁思具體可感,更深刻生動,此所謂“詩有正寫不出,須用反擊始透者”。結語餘音裊裊,回味不盡。詩緣情而發,直抒胸臆,不務雕飾,不尚典麗,其樸實自然的風格,在當時是別樹一幟的。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夜小雨
  • 創作年代:清代
  • 文學體裁:七絕
  • 作者:蒲松齡
作品原文,詞句注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夜小雨
短更長更愁絮絮,三點兩點雨星星。
雨聲不似愁難斷,顛倒匡床月入欞。

詞句注釋

①更: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二小時。此謂“短更長更”乃人之主觀感受。愁絮絮:形容愁思不斷。
②“雨聲”句:意謂小雨容易停,愁緒難排除。
③顛倒匡床:指作者在床上翻來覆去難入眠。匡床:亦作“筐床”,原指方正而舒適的床。《淮南子·主術訓》:“匡床蒻席,非不寧也。”高誘註:“匡,安也;蒻(ruò),細也。”詩中指一般的床。欞:此指窗欞,窗戶上的格子。

創作背景

蒲松齡早年即有文名,但屢試不第,為了謀生,到淄川西鋪縉紳畢有際府中“坐館”。教書之餘,搜奇索異,寫成《聊齋志異》。心裡仍有很多愁悶。《夜小雨》就是在這種境遇下寫成的。此詩作於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短更長更,愁絮綿綿,更由短漸長,表明詩人孤愁縈懷,難以入眠已經多時了。三點兩點,雨聲零落,雨點由三到兩,可見雨聲愈來愈疏。三點兩點的雨聲,只有在更深夜靜之時,不眠之人,才能聽得見。入夜容易使人思緒萬端,牽動愁腸,淅淅瀝瀝的雨聲更使人愁上添愁,不堪其苦。如此綿密不絕的愁思,只教詩人無計可除,輾轉反側,不能安席。這時,月入窗欞,清冷幽絕的月光照著不眠的詩人。
作者仕途絕望,只能“數卷殘書,半窗寒燭,冷落荒齋里”(《大江東去·寄王如水》)。他既“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聊齋志異·自序》),亦寫出“孤憤”之詩,寄託其“仕途黑暗,公道不彰”,“真令人憤氣填胸”(《與韓刺史樾依書》)之情思。《夜小雨》以雨小襯愁濃的構思與“顛倒匡床”的細節,渲染磊落不平之氣。這正是對現實的抗議。其表現手法與《聊齋志異》“筆墨蹊徑略殊,然其幽思峻骨,耿耿不自釋者”(帳鵬展《聊齋詩集序》)則同也。

名家點評

河南省古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王忠閣《清詩鑑賞辭典》:詩緊扣夜中小雨,以愁情貫穿全詩,它以夜長喻愁長,以小雨反襯愁濃,以雨停反襯愁深,結尾以“顛倒匡床囂作結,把詩人的愁情推到高潮。詩不僅構思精巧,抒情亦有獨特之處,情境交織,情隨境移,寓情於樸實的語盲之中,不失為抒情詩中的名篇佳作。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 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淄博)人。早歲即有文名,深為施閏章王士禛所重。但屢應省試皆落第,七十一歲始成貢生。除中年一度在寶應作幕客外,都在家鄉為塾師。家境貧困,對人民生活有一定的接觸。能詩文,善作俚曲。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主要運用唐傳奇小說的文言體,通過談狐說鬼的表現方式,對當時的社會、政治多所批判。相傳他作《誌異》時,設煙茗於門前,強邀行人談說異聞,以為粉本,積二十餘年而書始成。他又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和關於農業、醫藥等通俗讀書多種。
蒲松齡蒲松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