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俚曲

聊齋俚曲

聊齋俚曲的流傳地區主要分布在山東省淄博市,蒲氏家族及後人是其主要傳承者。聊齋俚曲是清初大文學家蒲松齡將自己創作的唱本配以當時流傳的俗曲時調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傳統民間音樂文學體裁,是蒲松齡用淄川方言創作的說唱與戲劇作品,其形式類似今天的琴書說唱與地方戲,所用曲調是借用當時流傳的幾十種曲牌音樂(填詞)演唱的(因作品中未附曲譜,僅靠口傳,至今只憑錄音整理記譜十數首)。因蒲松齡的齋名為"聊齋",故稱"聊齋俚曲",也有人稱"蒲松齡俚曲"。

2006年5月20日,聊齋俚曲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聊齋俚曲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山東省淄博市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編號:Ⅱ—22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代表作品,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小說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書香世家,但功名不顯。父蒲棄學經商,然廣讀經史,學識淵博。蒲松齡19歲時,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取秀才,頗有文名,但以後屢試不中。20歲時,與同鄉學友王鹿瞻、李希梅、張篤慶等人結"郢中詩社"。後家貧,應邀到李希梅家讀書。31~32歲時,應同邑進士新任寶應知縣、好友孫蕙邀請,到江蘇揚州府寶應縣做幕賓。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離鄉南遊,對其創作具有重要意義。南方的自然山水、風俗民情、官場的腐敗、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體驗。還結交了一些南方下層歌女。北歸後,以到縉紳家設館為生,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71歲撤帳歸家,過了一段飲酒作詩、閒暇自娛的生活。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加之自幼喜歡民間文學,廣泛蒐集精怪鬼魅的奇聞異事,吸取創作營養,熔鑄進自己的生活體驗,創作出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誌異》。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現實生活,寄託了作者的理想。除《聊齋志異》外,還有文集4卷,詩集6卷;雜著《省身語錄》、《懷刑錄》等多種;戲曲3種,通俗俚曲14種。
淄川是明清俗曲重要流布地區之一。蒲松齡坐館三十餘年的西鋪畢家是豪門貴族,一直就有編寫演唱俚曲的傳統,這給蒲松齡編寫俚曲故事準備了極好的社會氛圍和條件。蒲松齡集一生之閱歷,匯明清俗曲之精華,取諸宮調、南北曲的曲牌聯套成曲,於完成了15部俚曲的創作。無論是在文學方面,還是在音樂方面,這些俚曲均具有極高的價值。聊齋俚曲曲目有《耍孩兒》、《玉娥郎》、《粉紅蓮》、《疊斷橋》等。
從寫作時間看,除較短的幾種寫於作者中年外,其餘多作於暮年。從寫作動機看,作者是為"參破村庸之迷,而大醒市媼之夢",用以勸善懲惡,移風易俗。大多數作品寫於西鋪的直接動因,是為取悅於畢際有的孀妻王老夫人(王漁洋的從姑母)。
從寫作形式看,聊齋俚曲經歷了一個從短篇到長篇的發展過程,更經歷了一個由簡單的琴書說唱到搬上舞台演出的地方戲演變進程,如最後完成的《禳妒咒》、《磨難曲》與《牆頭記》。作者的思想也由最初的自悲自喜,進而轉化為與大眾同悲同喜的最高境界。

藝術特色

蒲松齡聊齋俚曲,自清代至今一直為廣大人民民眾所喜聞樂見。每逢正月十五扮玩,蒲家莊一帶的村民便將俚曲的片段作為"扮玩"的唱詞,有的還裝扮成俚曲中的大怪、二怪、王銀匠、仙姑彩鸞、狐精施舜華等,到城區、鄉鎮演出。至於蒲松齡以"耍孩兒"、"呀呀油"、"玉娥郎"、"哭皇天''等常用曲牌寫成的俚曲,在田間路途、街頭巷尾,更是老少盡曉,隨處可聞。
聊齋俚曲,按蒲松齡墓碑原載為14種,其中《富貴神仙》後變《磨難曲》作為一種計算,實際上應作兩種,共15種。當年路大荒在整理《聊齋俚曲集》時未收入《琴瑟樂》一種。聊齋俚曲所用的曲牌有耍孩兒、銀紐絲、疊斷橋、呀呀油、劈破玉、跌落金錢、倒板漿、房四娘、皂羅袍、黃鶯兒等45個。
藝術效果
從藝術效果看,作品的取材與方言俗語的運用,深受當地聽眾、觀眾與讀者的喜愛和歡迎,如《牆頭記》等作為地方戲,至今盛演不衰。
通俗性即是俚曲最顯著的特點,也是它在總體上的特點。其通俗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內容的生活化,二是語言的大眾化,三是聲腔的世俗化。俚曲所表現的內容,大部分是寫農家百姓日常生活,而且是人們所關心的生活熱點問題,所以它貼近時代又切入生活,為平民百姓所關心所理解。其他即使是神話故事、歷史故事、愛情故事、傳奇軼聞等,也大都是家喻戶曉代代相傳的。其二,十五部俚曲全都是運用白話及方言口語講唱故事的。語言取自街談巷議,明白易解,聽來十分親切,加之廣采俚俗民諺、歇後語,形成了一種詼諧幽默、生動有趣的風格,使之真正成為農民百姓而寫作的文藝作品。其三,用於演唱的曲牌是風靡當時社會的時調俗曲。本來這種形式活潑的有說有唱就足以吸引人了。這些時調俗曲又是為人們所熟悉的,俚曲一改過去用南北曲作劇的傳統而以時調俗曲入戲,使人們感到既熟悉又新鮮,為人們喜聞樂見,成了廣泛傳唱於街衢里巷的傳世之作。

代表作品

從作品內容看,其中半數改編自《聊齋志異:《姑婦曲》即《珊瑚》,《慈悲曲》即《張誠》,《翻魘殃》即《仇大娘》,《禳妒咒》即《江城》,《富貴神仙》與《磨難曲》即《張鴻漸》,《寒森曲》即《商三官》與《席方平》。作品大都反映了家庭倫理關係如婆媳(《姑婦曲》)、夫妻(《禳妒咒》)、後母與兒子、兄弟(《慈悲曲》)、父子(《牆頭記》)關係等,到街坊鄰里關係(如《翻魘殃》)到社會不公問題(如《富貴神仙》、《磨難曲》、《寒森曲》),直至朝廷的昏庸荒誕(如《增補幸雲曲》)。除少數遊戲筆墨外,無不浸透了作者的救世婆心與良苦用意。部分作品至今仍富教化作用。

傳承意義

聊齋俚曲生動地反映了封建時代晚期的人民生活,為民眾所喜聞樂見,長期在當代社會中傳唱流傳,成為山東地區一種獨樹一幟的民眾性藝術形式。聊齋俚曲以獨特的魅力影響了其他姊妹藝術的發展,單以戲曲為例,俚曲故事改編劇本的就有五音戲、柳子戲、川劇、京劇、秦腔、河北梆子等。
現存聊齋俚曲手抄本15種(原著佚失),均已整理、出版。遺存較原始曲牌五十餘支,1962年蒐集十餘首,近從古籍文獻中查尋、翻譯三十多首,尚有部分失傳曲牌有待查找。會唱俚曲的人已漸衰老,俚曲研究者也寥若晨星,有必要加以搶救和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聊齋俚曲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