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聲部民歌(苗族多聲部民歌),貴州省台江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聲部民歌(苗族多聲部民歌)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貴州省台江縣
多聲部民歌(苗族多聲部民歌),貴州省台江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08年6月7日,多聲部民歌(潮爾道-蒙古族合聲演唱、瑤族蝴蝶歌、壯族三聲部民歌、羌族多聲部民歌、磽磧多聲部民歌、苗族多聲部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23日,多聲部民歌(潮爾道-阿巴嘎潮爾...
苗族多聲部民歌 苗族多聲部民歌,傳統音樂。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劍河縣文化館、台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苗族多聲部民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苗族多聲部情歌(台江縣),中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傳統音樂,貴州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簡介 苗族多聲部情歌是流傳在貴州省台江縣、劍河縣等苗族村寨的一種苗族原生態民歌。在台江縣的方召鄉、南宮鄉、革一鄉境內和...
第八講 漢藏語系苗瑤語諸民族的多聲部民歌 一、苗族多聲部民歌 二、畲族多聲部民歌 三、瑤族多聲部民歌 第九講 南亞語系與南島語系諸民族的多聲部民歌 一、佤族多聲部民歌 二、德昂族多聲部民歌 三、布朗族多聲部民歌 四、高山族...
多聲部民歌(潮爾道-蒙古族合聲演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潮爾道-蒙古族合聲演唱是一種歷史久遠的獨特演唱形式,主要流傳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和阿巴嘎旗部分地區。它大約起源於12世紀末13世紀...
多聲部民歌(瑤族蝴蝶歌),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瑤族自治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瑤族蝴蝶歌是富川瑤族的標誌性民歌,大致形成於明朝。瑤族蝴蝶歌用漢語方言土語“梧州話”演唱,內容以情歌為主,因為在歌的襯字襯詞中常出現...
多聲部民歌(羌族多聲部民歌),四川省松潘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羌族多聲部民歌主要分布於松潘縣小姓鄉與鎮坪鄉的少數羌族山寨,是藏緬語族少數民族多聲部音樂的代表,其旋律多為五聲性,一般先由領唱起唱,跟唱聲部相隔...
持續低音多聲部民歌由撒丁牧歌文化中發展而來。它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四聲部復調演唱形式。入選 類別:口頭傳統 民歌信息 四個不同的男聲部稱為低音、低音哼唱、麥蘇(mesu)。其中的突出特點是低音部和低音哼唱聲部的喉音音色。表演者圍成...
2014年11月,四川省黑水縣申報的傳統音樂“阿爾麥多聲部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黑水縣文化館獲得“阿爾麥多聲部民歌”項目...
這首多聲部苗歌是由低聲部先起,高聲部後進,最後低、高兩聲部互相交替流動,雖然只有兩個聲部,但每個聲部表現的主題各有不同,是很巧妙的穿插配合。從民歌的形成和發展規律來看,苗族多聲部民歌也是依附於集體勞動的民歌,也是在有了...
潮爾道-阿巴嘎潮爾是我國少數民族多聲部的民歌,於2008年申請國家傳統文化遺產。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阿巴嘎旗文化館獲得“潮爾道-阿巴嘎潮爾”項目保護單位資格。簡介 多聲部民歌(潮爾道·...
sol、la、do四聲,上下方組合成完整的五聲微調式。歌詞以七言四句為一個基本段落,由於第二、三、四句的句尾均用“嗬哈嗨”或“囉嗬嗨”的襯詞收腔,其中有三個“嗨”字,故民間稱這種多聲部民歌為“三嘲聲”或“三嗨腔”。
黑水縣文化館 黑水縣文化館,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黑水縣文化館獲得“多聲部民歌(阿爾麥多聲部民歌) 、卡斯達溫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科研項目: 1.明清以來湘西苗族多聲部民歌的蒐集與整理研究,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3-2016,項目主持人,結題。 2.大學生合唱欣賞審美心理培育研究,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結題。 3.湖湘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傳承...
《中國少數民族多聲部民歌視唱曲目精選》(隨書附CD一張),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2005年。《中國少數民族鼓舞節奏訓練教程》,(第一作者)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2013年。此外,中央民族大學校級教改立項項目優秀精品課程(視唱練耳課程...
錫林浩特市文化館,2019年“多聲部民歌(潮爾道-蒙古族合聲演唱)”項目保護單位。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錫林浩特市文化館獲得“多聲部民歌(潮爾道-蒙古族合聲演唱)”項目保護單位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