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羌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的記載。根植於社會生活的羌族多聲部民歌是在羌族人民長期農耕生產、生活的群體方式中逐步形成發展而來的。由於羌族沒有文字,其文化的傳播也僅靠口傳的形式,因而羌族多聲部民歌也就成為了羌族文化傳播的載體之一。
羌族多聲部民歌主要分布於松潘縣小姓鄉與鎮坪鄉的少數羌族山寨。自古以來,具有音樂天賦的羌族人民就“以歌代文”,用歌聲來記載歷史、傳播文化、教育後代,並且在辛勤的勞動中,歌唱大自然、歌唱生活、憧憬未來。但羌族多聲部民歌產生於何時,尚未形成統一的結論。羌族多聲部民歌的歌詞除歌唱者即興編創之外,大多由世代相傳而來,有時連歌唱者自己也不清楚其具體的含義。
基本特徵
主要分類
羌族多聲部民歌均由二聲部構成,從歌唱場合和社會功能方面著眼,可將其大體分為山歌、勞動歌、酒歌、風俗歌和舞歌五類。
山歌:指的是羌族人于山野間進行演唱的歌曲。此類民歌的形式主要為“婁”“哈依哈啦”等,深受羌族青年的喜愛,他們經常在放牧、田間農作時進行歌唱,有的是男生重唱,有的是男女合唱、對唱。
勞動歌:指的是羌族人在進行勞動生產時進行演唱的歌曲,羌族人常在犁地、施肥、收割農作物時進行演唱。
酒歌:作為最古老、最常見的一種羌族多聲部民歌,是羌族多聲部民歌的代表,也是羌族人演唱最為普遍的歌曲,當羌族人宴請賓客時就會飲酒頌歌,演唱方式主要為男生二重唱。
風俗歌:指的是在節慶、祭祀等具有民族風俗場合進行演唱的歌曲。風俗歌還分為“勒薩”與“誦經調”形式,其中“勒薩”以喜慶活動為主,通過問答的形式進行演唱,對參與者數量不設限,大體上分成兩組,以對答呼應進行演唱,而且還會使用肢體語言,比如手勢和步伐之間的結合等。而“誦經調”又分為“釋比”誦經調與羌民轉山調,分別是由“釋比”獨自完成和羌人的集體完成的兩個聲部的合唱。此類歌曲在演唱時必須態度虔誠、表情莊嚴。
舞歌:從羌族多聲部民歌角度分析,舞歌基本分為喪事薩朗與喜事薩朗,無論是喪事薩朗或者是喜事薩朗,在進行舞歌時羌族人都是一邊唱歌一邊舞蹈。
演唱形式
羌族的多聲部民歌大部分有相對固定的演唱形式,其主要特點是將男聲和女聲分成兩組,通常情況下可以分為“男聲合唱”“女聲合唱”“男聲重唱”“女聲重唱”“男女對唱”幾種,其中又以“合唱”和“重唱”形式最為常見,較少採用混聲的組合形式。在羌族人的祭祀活動和酒宴當中,參與者大多都是男性,因此在這些活動中所形成的歌唱形式就以“男聲合唱”與“男聲重唱”較為常見,而在新娘出嫁或者以婦女為主的一些集體性的活動中的歌唱形式就以“女聲合唱”和“女生重唱”較多。羌族多聲部民歌在演唱時,無論參與的人有多少,都只有一人擔任領唱,且只唱高聲部,而其他所有的人都演唱低聲部。通常領唱的人都具備嗓子好、表演經驗豐富的特點。
羌族的多聲部民歌多為同聲演唱而少有混聲演唱的形式,在每次唱歌前,所有表演者會聚在一起確定音高,通常是兩個聲部各自輕聲地哼唱一個長音,認為和諧後才進入正式的演唱。大部分多聲部民歌需要用中等偏慢的速度演唱,且廣泛運用中立音。曲中的一些長音處會套用小三度的“搖聲”唱法,並且上下兩個聲部之間都會很默契地控制演唱速度,以中速或慢速演唱的方法來增強其聲部之間的對比性。男聲演唱時,首先在歌曲開始的長音處用較慢速的小三度搖聲唱法輕聲哼唱,有時也用高亢的假聲,用真假聲結合的形式完成演唱;女聲演唱時,多用平聲高腔,有時也用假聲或搖聲唱法。這種真假聲的相互結合,有效地在音樂的縱向進行中增強了聲部之間的對比,突出了羌族多聲部民歌的演唱特色。羌人還喜歡把某些音高故意地即興地唱得略高或略低,又或者從前面一個音下滑到後面一個音。
聲部特點
羌族多聲部民歌主要是領唱與合唱組成的二聲部,偶爾也會出現三個及三個以上的聲部。二聲部的民歌通常由領唱者先唱旋律聲部,相隔一拍或數拍之後合唱者開始唱低聲部,與旋律聲部重疊交錯在一起,形成分聲部式的支聲性合唱或重唱。兩個聲部之間的關係:高低音聲部一般同詞同節奏,少數歌曲中出現低聲部壓縮模仿高聲部,形成一定對比;高低音聲部縱向疊置構成音程關係,音程的結合有大二度、大三度、小三度、純四度、純五度等,且大二度音程的結合最為常見。歌曲結尾部分通常採用兩個聲部使用同音高的長音結束,且該音為全曲的主音,其上下兩個聲部在結束處有三種常見的形式:第一,以三度、四度或者五度跳進到同度音上結束;第二,以二度級進到同度音上結束;第三,有一部分民歌在結束處直接結束在二度音程上。羌族二聲部民歌的聲部結構特點被描述為“兩頭平,中間鼓,一個細,一個粗”,意思是歌曲的開頭和結尾是同一主音,中間分兩個聲部,一個聲部音高,另一個聲部音低。
音階調式
羌族多聲部民歌使用的音階有四種,以五聲和六聲音階為主,少數是四聲和七聲音階。樂曲的音域範圍通常在兩個八度之內(純15度)。羌族民歌中運用六聲調式音階較廣泛,這種在五聲音階基礎上加入變官或清角音而形成的五聲性六聲音階,多具有五聲調式的特點。採用這種調式音階的民歌古樸典雅,獨具風格。在調式上,羌族多聲部民歌大量運用功能性交替凋式,以宮與徵、羽與角、商與羽的五度功能性交替調式和徵與官、角與羽、羽與商的四度功能性交替調式為主,而這類四五度之間的調式交替轉換,因其共同音較多,故產生的協和的和聲效果就十分明顯。另外還常用單一的微調式或羽調式,以及羽與徵之間的大二度和角與徵、羽與宮之間的小三度色彩交替調式,這類音級較近的調式的轉換,由於其音程之間的緊張性便產生分外鮮明的交替感和聲部之間的對比度。
節奏節拍
羌族多聲部民歌多數節奏、節拍自由靈活多變,但是在這樣沒有特殊規律的節拍形式下,又始終不約而同地將四分音符作為單位拍的時值貫穿於全曲當中,對其他音的音符時值予以參照。其中山歌、酒歌、風俗歌的節拍自由、隨意性較大,節奏不規整,常常是一長一短交替進行。舞歌和勞動歌的常拍整齊,節奏鮮明突出。
歌詞特點
羌族多聲部民歌的歌詞每句通常為四個音節。山歌和酒歌大多有固定的開始句。演唱時,一般先唱兩句或四句開始句的襯詞。羌族多聲部民歌的歌詞大多由祖輩口傳心授傳下來,因此歌詞內容都很古老,有時演唱者自已也不清楚其具體的含義。除固定的老歌詞外,演唱者也會根據當時的心情和周圍的環境即興編幾句歌詞,並且使歌詞結構與歌曲結構緊密結合。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歷史文化價值
從羌族多聲部民歌歌種與曲目的豐富、形態的穩定、結構的完整、歌唱的成熟和風格的古樸來看,它擁有較為久遠的歷史,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審美價值與文化藝術研究價值。
羌族多聲部民歌所流布的松潘縣小姓鄉與紅原藏區毗鄰,當地人生活受藏族文化影響,各方面都呈現出藏羌文化交融的特徵,在此背景下認識羌族多聲部民歌,也為其他藏緬語族多聲部民歌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審美娛樂價值
羌族多聲部民歌里體現了羌族人的審美情趣與心理特徵。通過羌族多聲部民歌的演唱與傾聽,能夠讓羌族人審美和民族精神直觀地呈現,讓更多的人分享與領悟羌族人性格魅力,進而有效發揮羌族人審美情趣的感染力,為更多的羌族人帶來美的享受。
羌族多聲部民歌有著豐富的娛樂性,羌族人在生活、工作中不由自主地就會歌唱,甜美的歌聲環繞四周,為羌族人的辛勤勞動與生活帶來了許多歡樂,可以激發羌族人勞作的積極性,同時也使羌族人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傳承狀況
隨著時代的發展,多聲部民歌所依存的生活基礎與社會條件逐漸消失,加之多聲部歌唱難度大,對歌手素質的要求較高,因而現代羌族多聲部民歌的傳承陷入困境,古老的藝術形式面臨消亡的危險,有待積極搶救。
傳承人物
郎加木,男,1945年生,2009年5月被評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多聲部民歌(羌族多聲部民歌),申報地區:四川省松潘縣。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松潘縣文化館獲得“多聲部民歌(羌族多聲部民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多聲部民歌(羌族多聲部民歌)項目保護單位松潘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2012年4月28日晚,北川大型原生態情景歌舞《禹羌部落》在北川新縣城藝術中心公演。該劇目以北川的羌族傳統民俗活動為創作背景,將禹的傳說,羌族多聲部民歌,羌笛、羌繡、羌年等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搬上舞台。
2018年月27日,松潘縣結合羌族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項目實施,在小姓鄉“百花婁”森林公園舉行松潘多聲部畢曼歌節活動。
2019年7月15日,松潘縣小姓鄉大爾邊村舉辦羌族多聲部畢曼歌節系列活動,活動以“傳承羌族多聲部民歌,展示古老的泥莎史詩”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