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突維蟋是蟋蟀的一種,具有發達的後胸背腺。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多突維蟋
- 拉丁學名:Valiatrella multiprotubera
- 界:動物界
- 分布區域:雲南瑞麗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基本信息
學名: | Valiatrella multiprotubera Liu et Shi,2007 |
中文名: | 多突維蟋 |
中文拼音: | DUOTUWEIXI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本產地 | 雲南瑞麗(勐秀)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河北大學博物館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祥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是 |
形態特徵
雄性:體中型,被絨毛,淺黃色。頭較小,紅褐色,頭頂微凹。觸角淺褐色,柄節寬於額突。複眼中部具1條黃色橫帶;中單眼卵圓形,微凹,側單眼不明顯。後緣微凸,側隆線明顯;側片前、後下角鈍圓,下緣較凸(非半圓形);盤區淡紅褐色,前端具1對小的淺色圓斑,中部具1對較大的橢圓形黑斑;側片黃色,下緣黑色,上緣沿側隆線具淺褐色縱帶紋。足黃色,前足脛節外側近基部具黑斑,基部膨大,外側聽器方圓形,內側聽器裂縫狀。後足脛節背面及第2跗節暗紅色,脛節內、外側分別具6 ,5枚背刺,刺間具小刺。前翅長,超過腹端,黃色,基區中部和多數翅脈暗紅色,索區具1淺色斑;鏡膜發達,寬大於長,具1條分脈,6~7條斜脈;端區較發達,具不很規則的網狀脈。後翅長於前翅,黃色。
後胸背腺發達,黃色。肛上板短,側葉不明顯,後緣內側色較暗,生許多長毛和數個小突起。尾須長,黃色。下生殖板較寬短,端部較尖,略翹起(圖8)。外生殖器骨化較強,端部稍不對稱。
分布範圍
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勐秀
雲南省
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