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息肉多數是由膽囊壁上皮細胞的基底膜內有膽固醇沉積的膽固醇沉著症,它是膽囊的良性病變,很少發生癌性改變。所以單發性息肉和多發性息肉相比較,單發性息肉的癌變可能性大,對病人的危險性也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發性膽囊息肉
- 屬性:膽囊的良性病變
- 癌變可能性:小
- 病人的危險性:小
息肉概述,病因,相關問題,治療方法,確診手段,
息肉概述
多發性膽囊息肉
膽囊位於右上腹部,像一個梨形的囊袋懸掛在肝臟的下方,它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儲藏由肝臟分泌的膽汁,在人體需要的時候排泄到腸道去幫助消化吸收食物。
膽囊息肉就是在膽囊腔內壁上長出的贅生物,小的形如粟米僅1毫米~2毫米,大的狀似桑椹可達2厘米,根據息肉數量分為單發性和多發性。單發性膽息肉多為乳頭狀腺瘤、單純腺瘤和膽囊腺肌增生引起的腺肌增生病,這三種息肉癌變的機率均較高(5%左右)。
病因
最新研究表明膽囊息肉的發病,因於情志失調(壓抑、抑鬱、易怒)飲食所傷(過量飲食肥甘厚膩、過量飲酒)勞逸過度(勞累、勞神過度、安逸過度)感覺外邪(風寒、暑濕)等所致。肝膽疏瀉失職、氣機阻滯、血行不暢、膽汁泌排不利、濕熱蘊結、瘀血內停、日久形成症瘕、積聚之症。虛實夾雜。
相關問題
1.關於息肉樣病變的大小問題:因為超聲切面的原因或測量的誤差,相差1-3mm是可以理解的,同一個人兩次測量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3,關於治療問題:
治療方法
膽囊內息肉樣病變,需要每年複查彩色B超,若息肉增大或有右上腹不適,建議到醫院肝膽外科就診。
A,在我國,在膽囊壁息肉樣病變的治療上存在有過火現象(一位澳大利亞外科醫生說的),即患者害怕癌症,往往積極要求醫生切除膽囊,所以並不是都按照醫療常規辦事.
B,我認為該患者在積極保守治療(積極消炎,利膽,清淡飲食,護膽調息方調理等)的情況下,每1-3月複查一次,如果息肉變小,變少或消失,這樣往往考慮炎性息肉;
C,在積極保守治療1-3月後複查,息肉無明顯數量級變化,即小於10mm,(外科醫生常以直徑大於10mm為手術標準),可以每半年或一年複查一次.假如是惡性病變,3月後應該長大,不長大說明是良性,這樣半年複查可以了,不必多花錢.
D,如果在保守治療1-3月後長大,並且大於10mm,而且超聲高度懷疑惡性的話,應該手術.
確診手段
口服膽囊造影對PLG的檢出率僅為13.5%~18.2%;由於PLG病變較小,故難以顯示。CT對PLG診斷率為75%~82%,且價格較貴,僅作為超聲的補充診斷手段。超聲內窺鏡由於不受腸道氣體及肥胖等因素影響,能清晰顯示膽囊壁三層結構,可提高膽囊癌早期檢出率,並可確定腫瘤浸潤深度,但對膽囊底部病變檢出率低,且目前臨床尚不能普及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