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服務公交系統協調控制理論與方法

多服務公交系統協調控制理論與方法

《多服務公交系統協調控制理論與方法》是依託同濟大學,由暨育雄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服務公交系統協調控制理論與方法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暨育雄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為提高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公交線路常採用全程車、區間車和大站快車等多服務模式組合。如不同服務模式缺乏有效協調控制,公交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無法得到保障,導致公交對公眾的吸引力降低。公交運行不穩定和不可靠的最直觀表現為公交串車。為緩解公交串車問題,國內外學者提出許多控制方法,但多數僅適用於單服務公交路線。本項目以多服務公交系統為研究對象,面向實時控制的需求,從公交串車的影響因素分析入手,解析串車的形成機理,建立公交串車預測模型以準確刻畫串車的可能性。然後基於主動控制的思想,構建公交魯棒控制方法和協調最佳化、協同控制、反饋調節的控制機制,協調多服務模式的公交運行,協同重點站駐站、信號優先和車速調節三類控制手段,根據反饋信息實時調整控制方案,保證系統運行處於或接近穩態。成果將揭示公交運行失穩的規律,為公交控制管理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

結題摘要

項目以多服務模式公交路線為研究對象,對數據獲取、運行機理解析、最佳化設計和最佳化控制進行了系統研究。主要成果包括(1)建立了戰略-戰術層面協調的多模式公交實時控制方案。在戰略層面,實時產生所有模式、所有班次的時刻表;在戰術層面,採用駐站控制、車速調整、公交信號優先等方式,降低公車運行軌跡與最佳化時刻表的差異。戰略層面最佳化通過雙層模型實現。控制方案實現了對多模式公交的魯棒控制,可維持公交穩定運行,均衡公交載客量,快速消除異常事件的影響;(2)建立了考慮車內擁擠度的多模式公交組合最佳化設計模型,在模型中體現車內擁擠、找到座位的機率對乘客出行成本及乘客路徑選擇的影響。模型可更好地均衡不同模式、不同班次的客流分布,提高乘客找到座位的機率,改善乘客出行體驗,降低公交系統總成本;(3)對影響公交運行的諸多因素進行了量化分析,鑑別出影響公交運行的關鍵因素及因素組合;(4)提出了基於APC數據分布的公交客流OD矩陣估計的新模型算法,有效提高了公交客流OD估計的精度;(5)提出了Wi-Fi探針及電子收費箱數據結合的公交載客量及客流OD估計的方法,為公交客流採集提供了新的思路。項目的研究成果可套用於公交系統的實際運營中,有利於提高公交運營的效率,同時提升乘客出行質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