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寶鎮

多寶鎮

多寶鎮地處天門市西部邊沿,沿靠漢水,東接拖市鎮、蔣湖農場,西與沙洋縣城一橋隔漢水相連,北與沙洋七里湖農場和鐘祥舊口鎮隔漢宜公路相鄰,南隔漢水與沙洋縣李市鎮和潛江市王場鎮、高石碑相望。因鎮政府駐地位於“多寶灣”而得名。東距天門市區49公里,東南距省會武漢210公里。 多寶現有人口8.6萬人,全鎮國土面積1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992公頃,水域2021公頃,林地1423公頃。

2018年9月,多寶鎮入選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多寶鎮
  • 外文名稱:Duobao Town
  • 別名:多寶灣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湖北天門
  • 下轄地區:45個村民委員會、1社區居委會、一個農隊、一個漁場
  • 政府駐地:天門市多寶鎮沿河大道9號
  • 電話區號:0728
  • 郵政區碼:431722
  • 地理位置:江漢平原北部,漢水中游左岸
  • 面積:175平方公里
  • 人口:8.9萬
  • 方言:天門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 車牌代碼:鄂R
歷史沿革,地理位置,經濟,特色農業,社會事業,鄉鎮建設,肉牛養殖,稅費改革,

歷史沿革

春秋屬地,隋代始終屬荊州安南京山縣。清代屬湖北布事安陸府京山縣。民國屬京山縣六區、五區。 1949年8月劃入潛江縣為多寶區。1955年7月劃入天門縣改為多寶區。1958年9月設立曙光人民公社。1959年2月改為多寶人民公社。1984年2月改為多寶區。1987年10月撤區設鎮。調整合併為35個行政村1個社區,2010年搬遷丹江口移民11171人,設8個移民新村。
美麗的家鄉美麗的家鄉
美麗富饒的多寶是天門西部重鎮,清朝雍正年間在此設過縣丞,民國5年設縣佐,此前均為京山縣屬地。明、清時期,這裡人煙輻輳,商賈雲集,水陸交通發達,經濟繁榮,民風樸實,鼎踞於江漢平原西北部,成為京山、天門、潛江、荊門、鐘祥五縣邊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
多寶曾名多寶灣。因漢江流經此地河道諸多彎曲而得名。多寶傍依漢水,四鄉平疇,河塘星羅,富川澤之饒,廣糧棉之利,興工商之道,經歷代勞動人民開發,使多寶成為江漢平原精華之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領導多寶人民繼承光榮革命傳統,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群策群力,醫治創傷,發展經濟,振興文化,使多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多寶經濟出現了新的騰飛,成為天門市之強鎮。多寶1987年12月撤區建鎮,總面積175平方公里,總人口8.8萬人,下轄45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1個漁場和1個農隊,鎮區集鎮面積3平方公里,可謂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地理位置

天門市多寶鎮位於江漢平原北部,漢水中游左岸,地處天門、京山、潛江、沙洋、鐘祥五縣市的結合部,與荊門市沙洋縣一橋相連,漢宜、荷沙兩條省道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175平方公里,總人口8萬人,下轄羅漢村、團結村、鄭場村、張李村、江漢村、明星村、鞭灣村、羅垸村、紅土村、興場村、鮑嘴村、新灘村、聶場村、李花村、嚴垴村、彭場村、江熊村、張場村、中原村、四房村、雷鋒村、雙橋村、漢景村、甘路村、文湖村、革新村、曾嶺村、沈場村、向灣村、田家垸村、楊灣村、劉夏村、聶橋村、公益村、廟灣村、喬王村、三峽村、土台新村、石鼓新村、白龍泉新村、興隆新村、涼水河新村、二道河新村、饒祖鋪新村、銅架山新村;多寶鎮街道社區共45個、1個社區居委會,鎮區集鎮面積3平方公里,可謂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美麗的家鄉美麗的家鄉

經濟

多寶的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日新月異,迅猛發展。全鎮擁有機械、建築、化工、電子、加工等各類大型工廠,股份制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家,產品暢銷20多個省市自治區。目前多寶工業企業已形成機械加工、農產品深加工、塑膠製品、油脂化工四大支柱產業。
多寶土地肥沃,灌溉方便,盛產棉花、早黃豆、油菜籽、花生、小麥。畜禽養殖發達,近幾年來,全鎮農業加快發展步伐,大膽地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科學合理地利用土地資源,農民收入
美麗的家鄉美麗的家鄉
大幅度增加。多寶的商業興旺發達,多個商業超市,數百家商戶相互競爭,各呈異彩。多寶的教育、文化、衛生、交通、郵電等事業蒸蒸日上,一條3.5公里的繁華街道兩旁高層建築連線不斷,氣派非凡。寬敞潔淨的水泥街面,四季蔥鬱的樹木花草,蔚為壯觀。

特色農業

該鎮形成花生棉花蔬菜林果、畜禽水產五條產業鏈。建立產業化基地18個,花生種植“一枝獨秀”,是有名的“天西花生之鄉” 。花生種植面積達3.5萬畝,年產花生1000萬公斤,花生品種主要有天府、紅花1號、中花5號花生,花生副產品有初級產品殼花生、米花生。深加工產品有多味花生、花生醬花生油砂梨面積達10000畝,反季節創匯蔬菜面積10000畝,奶牛近200頭。2006年4月,康樂乳品廠建成投產,日產牛奶25000杯,基本滿足多寶市場需求。湖北省天門市多寶開鎮劉夏開發區的無公害蔬菜基地,甘藍種植面積1.5萬畝,年產量達6萬噸。 “天西奶牛村” ——多寶鎮文湖村,文湖村有12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5329畝。過去,因沙質土壤的原因,該村種植夏糧、雜糧等效益比較低。1992年,農戶們打破單一的產業模式,開始嘗試奶牛養殖。起步之初,主要依靠向沙洋奶粉廠銷售牛奶,勉強維持生存。
美麗的家鄉美麗的家鄉
為辦好乳品廠,村一班人積極協助做規劃,籌資金,辦執照,進設備,馬不停蹄。功夫不負有心人,2005年,全市第一家乳製品廠——康樂乳品廠在文湖村建成投產。
美麗的家鄉美麗的家鄉
文湖村採取“公司 協會 農戶”的產業模式,推動農村經濟走上發展的快車道。2007年,全村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增收260多萬元,人均增收800多元。

社會事業

多寶鎮現有中心學校四所,分別是中心幼稚園,中心國小, 多寶一中分校,多寶二中分校,其中兩所國中學校學生多次獲得天門中考狀元,每年都有大量同學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市重點高中。有很多地方的學生慕名前來學習。
學校學校
有國小10餘所,多寶國小,五星國小、育才國小友誼國小群力國小,三環國小,大眾國小等,教育情況良好,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勢頭。
多寶一中現有教職工106人,本科學歷43人,專科以上學歷91人,中學高級教師13人,中學一級教師72人,省級骨幹教師1人,市級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11人。形成了以本、專科教師為主導,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幹,以高級教師、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為龍頭的教師隊伍體系。
學校體育在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獲得了七個團體一等獎、一個團體二等獎。文藝方面,舞蹈豎笛比賽獲得三個一等獎,繪畫比賽多次獲獎。文學社團活動連續三次獲省市一等獎。數學、理化、外語奧賽有二十多人獲得國家級獎、省級獎。學校升入示範高中的學生在天門獨占鰲頭。
天門市多寶鎮中心學校二中分校位於天門西部邊陲,美麗的漢水之濱,創建於1984年,是一所年輕而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學校。現有教職工近百人,在校學生一千餘人,以教學嚴謹,管理嚴格,學風濃郁為著稱。
20多年來,學校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宗旨,同時秉承“團結拼搏,求實進取”的校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戰績,先後湧現出了全國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省級先進教師、全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在各級各類比競賽活動中,捧回了包括全國奧林匹克競賽一二三等獎在內的各類獎盃23座,連續12年在全市中考中名列全市同類學校前列,走出了7名中考冠亞季軍,成為天門基礎教育一面鮮艷的旗幟。

鄉鎮建設

多寶鎮把農田水利建設作為服務“三農”、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多方籌措資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掀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熱潮。多寶鎮已開挖疏洗溝渠14條,近2萬米,投工16000多個,完成土方6萬多方。 多寶鎮成立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指揮部,加強領導,協調解決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充分利用廣播、標語、牆報等多種形式,宣傳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的重要意義,在已基本完成農田水利建設任務的江漢村、羅垸村召開現場會,充分調動幹部、民眾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的積極性。把小農水建設任務較重的地方列為重點,實行“以獎代補”,同時,規範引導農民通過“一事一議”投工投勞,鼓勵各村高標準完成農田水利建設任務。各村和有關涉農部門切實履行各自的工作職責,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管理,嚴格質量標準,做到建設一片,見效一片,鎮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指揮部也組織督導組,深入到各村檢查督導,確保了工程質量。
奶牛奶牛

肉牛養殖

多寶鎮雙橋村姚澤山的養牛場裡,工人余永濤在給肉牛餵草。多寶鎮大力發展肉牛養殖,雙橋、文湖兩村辦起了3家百頭養牛場。張場、四房、聶橋等村肉牛養殖正在籌備中,鎮獸醫部門正通過冷配技術加速本地黃牛品種改良。姚澤山投資23萬從河南省引進55頭“夏洛萊”和“利木贊”肉牛,春節前將銷往沙洋肉聯廠,預計可獲利10多萬元。 多寶鎮現有肉牛年飼養量1.5萬頭,規模30頭以上養殖大戶68戶,專業肉牛養殖合作社1個,主要品種有本地黃牛、南陽牛、西門塔爾、利木贊等,並建有品改站2個。目前多寶養牛產業已初步形成了以沿漢江乾堤15個村為主的農戶散養基地,以沿漢宜線的文湖、革新、向灣、田垸等村為主,沿荷沙線的雙橋、邊灣、明星為主,沿人民路一線的張場、彭場、公益、曾嶺、廟灣等村為主的肉牛養殖基地,“三線一堤”養牛發展格局初具雛形。
優質花生優質花生
為實現多寶鎮調優產業結構,創建養牛大鎮,達到促進農民增收的目的,該鎮將大力發展牛肉製品深加工,利用牛糞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使多寶養牛產業、食用菌產業在技術、規模、效益上取得新突破。

稅費改革

多寶鎮實行稅費改革以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一些外出人員紛紛返鄉種地。全鎮耕地已被搶包一空,土地又成了農民的“香餑餑”。
在為實行稅費改革時,由於農業稅費較高,農產品市場持續低迷,多寶鎮許多農民棄田外出務工經商,一些村出現了拋荒現象。08年農村稅費改革進村入戶工作開展後,農民的負擔減輕了,全鎮人均負擔比稅改前減少了23元。負擔減輕了,土地也俏了起來,據了解,該鎮實行稅費改革後承包耕地面積在50畝以上的農戶就有26家,承包100畝以上的有5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