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多媒體技術基礎》第4版教材在第3版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做了較大幅度的增減。從
多媒體系統角度出發,本版教材分成三個部分: (1)多媒體壓縮和編碼(第2~14章),介紹文字、聲音、圖像和數位電視媒體的基本知識、壓縮和編碼方法; (2)
多媒體光碟存儲技術(第15~17章),介紹CD、DVD、HDDVD和藍光碟的存儲原理和存儲格式; (3)
多媒體網路(第18~32章),以多媒體網路套用和服務質量(QoS)為中心,介紹計算機網路的互聯、寬頻(有線、無線和移動)接入網際網路的基礎知識。每章均附有練習和思考題,用於輔助讀者掌握本章的要點;每章內容的來源都列出了參考文獻和站點,讀者可用於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擴大知識面。
圖書目錄
第1章多媒體技術概要1
1.1.1多媒體是什麼1
1.1.2超文本的概念2
1.1.3超媒體的概念3
1.1.4多媒體的層次結構3
1.1.5多媒體的系統結構4
1.2多媒體數據壓縮與編碼5
1.2.1為什麼要壓縮5
1.2.2兩種類型的壓縮6
1.2.3三種類型的編碼6
1.2.4壓縮與編碼6
1.4多媒體與網路8
1.4.1網際網路是什麼8
1.4.2全球資訊網是什麼8
1.5.4ISOC(網際網路協會)12
1.5.5W3C(全球資訊網協會)13
1.6多媒體內容處理15
1.6.1內容是什麼16
1.6.2內容處理是什麼18
1.6.3內容標記語言19
1.6.4多媒體內容檢索21
練習與思考題22
參考文獻和站點23
第一部分多媒體壓縮和編碼
第2章字元編碼與字型27
2.1數的表示法27
2.1.1記數法27
2.1.2計量單位28
2.2英文字元編碼28
2.2.1英文字元28
2.2.2標準ASCII29
2.2.3擴展ASCII31
2.3漢字字元編碼31
2.3.1漢字字元編碼介紹31
2.3.2GB 2312標準32
2.3.3GB 180302005標準35
2.3.4ISO/IEC 10646標準37
2.3.5Unicode標準39
2.3.6Unicode中的CJK漢字編碼40
2.3.7UTF編碼42
2.4字元顯示45
2.4.1點陣字元45
2.4.2矢量字元46
2.5數字字型的概念46
2.5.1字型和字樣46
2.5.2字型類型47
2.6字型的規範與標準51
2.6.1字型規範與標準概述51
2.6.3TrueType53
2.6.4OpenType53
2.6.5ISO/IEC OFF標準53
2.7字元的度量54
2.7.1字元的度量方法54
2.7.2字元的度量單位55
2.7.3字號與磅值55
2.8字型管理與製作工具55
2.8.1字型管理工具56
2.8.2字型製作工具56
2.8.3其他字型工具57
練習與思考題57
參考文獻和站點58
第3章數據無損壓縮60
3.1數據冗餘60
3.1.1冗餘概念60
3.1.2決策量61
3.1.3信息量61
3.1.4信息的熵61
3.1.5數據冗餘量62
3.2統計編碼62
3.2.1香農范諾編碼62
3.2.2霍夫曼編碼63
3.2.3算術編碼64
3.4詞典編碼68
3.4.1詞典編碼的思想68
3.4.2LZ77算法69
3.4.3LZSS算法70
3.4.4LZ78算法71
練習與思考題78
參考文獻和站點79
第4章數字語音編碼80
4.1聲音信號數位化80
4.1.1聲音是什麼80
4.1.2聲音的頻率81
4.1.3從模擬過渡到數字81
4.1.4模擬信號與數位訊號82
4.1.5聲音信號數位化方法82
4.1.6聲音質量與數據率83
4.1.7聲音質量的MOS評分標準84
4.2語音編碼介紹85
4.2.1語音編碼方法85
4.2.2語音編碼質量86
4.2.3語音編碼標準86
4.3波形編碼88
4.3.2增量調製(DM)93
4.3.3ADPCM編碼(G.726)94
4.4參數編碼99
4.4.1參數編碼是什麼99
4.4.2數字濾波器簡介100
4.4.4語音生成模型106
4.4.5LPC聲碼器107
4.4.6混合激勵線性預測(MELP)110
4.5混合編碼111
4.5.1混合編碼是什麼111
4.5.2自適應預測編碼(APC)111
4.5.3語音分析合成法(AbS)113
4.5.4碼激勵線性預測(CELP)114
4.5.5代數碼激勵線性預測(ACELP)117
4.5.6典型的混合算法和套用118
練習與思考題119
參考文獻和站點120
第5章彩色數字圖像基礎122
5.1視覺系統對顏色的感知122
5.2圖像的顏色模型122
5.2.1顯示彩色圖像用RGB相加混色模型123
5.2.2列印彩色圖像用CMY相減混色模型125
5.3圖像的三個基本屬性126
5.3.1圖像解析度126
5.3.2像素深度與阿爾法(α)通道127
5.3.3真偽彩色和直接色128
5.4圖像的種類128
5.4.1矢量圖與點陣圖128
5.4.2灰度圖與彩色圖129
5.5伽馬(γ)校正130
5.5.1γ的概念130
5.5.2γ校正131
5.6JPEG壓縮編碼131
5.6.1JPEG是什麼131
5.6.3JPEG算法的計算步驟133
5.6.4JPEG壓縮和編碼舉例139
5.7可縮放矢量圖形(SVG)141
5.7.1SVG是什麼141
5.7.2SVG文檔結構141
5.7.3SVG圖形功能143
5.8圖像檔案格式145
5.8.1BMP檔案格式146
5.8.3JPEG檔案格式147
5.8.4PNG檔案格式149
練習與思考題150
參考文獻和站點151
第6章小波與小波變換153
6.1小波介紹153
6.1.1小波是什麼153
6.1.2著名小波153
6.1.3小波簡史154
6.2小波變換156
6.2.1小波變換是什麼156
6.2.3小波基函式159
6.2.5小波重構161
6.3哈爾小波變換163
6.3.1哈爾小波基函式163
6.3.2一維哈爾小波變換163
6.3.3規範化算法165
6.4二維哈爾小波變換166
6.4.1二維哈爾小波變換舉例167
6.4.2二維哈爾小波變換方法172
練習與思考題173
參考文獻和站點174
第7章小波圖像編碼175
7.1小波圖像分解175
7.1.1小波變換與子帶編碼175
7.1.2小波分解圖像方法177
7.2圖像失真度量法177
7.3EZW編碼178
7.3.1EZW介紹178
7.3.2EZW算法179
7.3.3EZW算法舉例182
7.3.4SPIHT簡介190
7.4EBCOT編碼簡介190
7.5JPEG 2000簡介191
7.5.1JPEG 2000是什麼191
7.5.2基本結構191
7.5.3主要特性192
7.5.4標準文檔193
練習與思考題194
參考文獻和站點194
第8章顏色度量體系196
8.1顏色科學簡史196
8.2描述顏色的幾個術語197
8.2.1什麼是顏色197
8.2.2色調198
8.2.3飽和度198
8.2.4亮度198
8.2.5顏色空間200
8.3顏色的度量體系簡介201
8.4Munsell顏色系統201
8.5Ostwald顏色系統202
8.6CIE顏色系統203
8.6.1顏色科學史上的兩次重要會議203
8.6.2CIE 1931 RGB204
8.6.3CIE 1931 XYZ205
8.6.4CIE 1931 xyY207
8.6.5CIE 1960 YUV和CIE YU′V′210
8.6.6CIE 1976 LUV211
8.6.7CIE 1976 LAB212
8.6.8CIELUV LCh和CIELAB LCh214
練習與思考題215
參考文獻和站點215
第9章顏色空間轉換216
9.1顏色空間轉換的概念216
9.1.1顏色空間的分類問題216
9.1.2顏色空間的轉換問題217
9.2用於顯示和列印的顏色空間217
9.2.1RGB與CMY217
9.2.2sRGB顏色空間218
9.3用於計算機圖形的顏色空間219
9.3.1HSV和RGB219
9.3.2HSL/HSB和RGB222
9.3.3HSI和RGB223
9.4與設備無關的CIE顏色空間224
9.4.1CIE XYZ和CIELAB224
9.4.2CIE XYZ和CIELUV225
9.4.3CIE XYZ和RGB,BT.601,BT.709225
9.5用於電視系統的顏色空間228
9.5.1電視系統的顏色空間228
9.5.2European Y′U′V′229
9.5.3American Y′I′Q′230
9.5.4SMPTEC RGB232
9.5.5ITUR BT.601 Y′CbCr234
9.5.6ITUR BT.709 Y′CbCr236
9.5.7SMPTE240M Y′PbPr239
9.5.8YCgCo顏色空間240
練習與思考題240
參考文獻和站點241
第10章數位電視基礎242
10.1模擬彩色電視制242
10.1.1電視與電視制242
10.1.2重現彩色圖像的過程242
10.1.3彩色電視制243
10.1.4國際彩色電視標準244
10.2電視掃描和同步245
10.2.1電視的掃描方式245
10.2.2PAL制的掃描特性246
10.2.3NTSC制的掃描特性247
10.2.4SECAM制的掃描特性247
10.3.1複合電視信號247
10.3.2分量電視信號248
10.3.3SVideo信號248
10.4電視圖像數位化249
10.4.1數位化方法249
10.4.2BT.601數位化標準249
10.4.3CIF電視圖像格式251
10.5圖像子採樣252
10.5.1圖像子採樣概要252
10.5.24∶4∶4 YCbCr格式252
10.5.34∶2∶2 YCbCr格式253
10.5.44∶1∶1 YCbCr格式253
10.5.54∶2∶0 YCbCr格式253
10.6數位電視簡介254
10.6.1數位電視是什麼254
10.6.2數位電視標準255
10.6.3數位電視格式256
練習與思考題260
參考文獻和站點261
第11章MPEG介紹262
11.1MPEG簡介262
11.1.1MPEG是什麼262
11.1.3MPEG文檔的創建過程263
11.1.4MPEG標準的重要性264
11.2MPEG1數位電視標準265
11.2.1MPEG1是什麼265
11.2.2MPEG1的系統模型265
11.2.3MPEG1標準的文檔266
11.3MPEG2數位電視標準266
11.3.1MPEG2是什麼266
11.3.2MPEG2的系統模型267
11.3.3MPEG2的類型與等級268
11.3.4MPEG2標準的文檔271
11.4MPEG4視聽對象編碼272
11.4.1MPEG4是什麼272
11.4.2MPEG4的系統模型272
11.4.3MPEG4標準的文檔274
11.5MPEG7多媒體內容描述接口275
11.5.1MPEG7是什麼275
11.5.2MPEG7標準化範圍276
11.5.3MPEG7標準的文檔277
11.6MPEG21多媒體框架標準278
11.6.1MPEG21是什麼278
11.6.2MPEG21的結構279
11.6.3MPEG21標準的文檔281
11.7MPEGA多媒體套用格式標準282
11.7.1MPEGA是什麼282
11.7.2MPEGA的組成部分283
練習與思考題283
參考文獻和站點284
第12章MPEG視像285
12.1為什麼視像要壓縮285
12.1.1BT.601視像數據速率285
12.1.2VCD視像的壓縮比286
12.1.3DVD視像的壓縮比286
12.2為什麼視像能壓縮286
12.3誰在組織視像壓縮編碼288
12.4MPEG1視像288
12.4.1視像數據的壓縮算法288
12.4.2幀內圖像I的壓縮編碼算法289
12.4.3預測圖像P的壓縮編碼算法289
12.4.4雙向預測圖像B的壓縮編碼算法293
12.4.5幀圖像的編排順序294
12.4.6視像數據流的結構294
12.5MPEG2視像295
12.5.1視像編碼器和解碼器295
12.5.2視像數據位流的結構297
12.5.3視像質量可變編碼297
12.6MPEG4視像302
12.6.1MPEG4 Visual是什麼302
12.6.2視像對象編碼與解碼概要302
12.6.3可視對象的層次結構305
練習與思考題305
參考文獻和站點306
第13章H.264/AVC與H.265/HEVC307
13.1H.264/AVC介紹307
13.1.1H.264/AVC是什麼307
13.1.2提高編碼效率的主要技術307
13.2視像數據的編碼結構308
13.2.1分層處理的結構308
13.2.2視像數據的組織309
13.2.3四種類型的視像311
13.3編解碼器的結構312
13.4幀內預測313
13.4.14×4亮度預測方式313
13.4.216×16亮度預測方式314
13.4.38×8色度預測方式315
13.5幀間預測315
13.5.1移動補償塊的大小315
13.5.2子像素移動矢量316
13.5.3移動矢量的預測317
13.6整數變換和量化317
13.6.1DCT和IDTC變換的簡化317
13.6.2整數變換與量化方法319
13.7熵編碼320
13.7.1熵編碼介紹320
13.7.2指數葛洛姆編碼介紹322
13.7.3CAVLC編碼324
13.7.4CABAC編碼332
13.8H.265/HEVC介紹335
13.8.1H.265/HEVC是什麼335
13.8.2HEVC編碼器335
13.8.3HEVC的主要技術特性336
練習與思考題338
參考文獻和站點339
第14章MPEG聲音341
14.1聽覺系統的感知特性341
14.1.1對響度的感知341
14.1.2對音調的感知342
14.1.3頻率掩蔽效應342
14.1.4時間掩蔽效應344
14.2感知聲音編碼345
14.2.1感知編碼原理345
14.2.2感知子帶編碼345
14.2.3杜比數字346
14.3MPEG1 Audio348
14.3.1MPEG1聲音介紹348
14.3.2聲音編碼介紹349
14.3.3編碼層次結構351
14.3.4第1層編碼和第2層編碼351
14.3.5第3層編碼(MP3)353
14.4MPEG2 Audio353
14.4.1MPEG2 Audio簡介354
14.4.2MPEG2 Audio環繞聲354
14.4.3MPEG2 Audio的後向兼容結構355
14.5MPEG2 AAC356
14.5.1MPEG2 AAC是什麼356
14.5.2MPEG2 AAC編解碼器的結構356
14.5.3MPEG2 AAC的類型358
14.6MPEG4 Audio359
14.6.1MPEG4 Audio介紹359
14.6.2MPEG4語音編碼361
14.6.3MPEG4聲音編碼362
14.6.4MPEG4聲音無損壓縮編碼363
練習與思考題364
參考文獻和站點364
15.1光碟(CD)369
15.1.1CD史上的大事369
15.1.2CD系列產品370
15.1.3CD的結構370
15.1.4數據怎樣寫入到光碟371
15.1.5數據怎樣從光碟讀出372
15.1.6CD的批量生產373
15.2雷射唱盤(CDDA)374
15.2.1雷射唱盤的標準374
15.2.2數據的通道編碼376
15.3數位電視光碟(DVD)377
15.3.1DVD是什麼377
15.3.2DVD產品系列377
15.3.3DVD的存儲容量是怎樣提高的378
15.4高清DVD與藍光碟(BD)381
15.4.1HD DVD與藍光碟(BD)是什麼381
15.4.2HD DVD與藍光碟(BD)技術規範381
練習與思考題384
參考文獻和站點385
第16章光碟存儲格式386
16.1CD標準系列386
16.2雷射唱盤標準——紅皮書386
16.2.1CD上的音樂節目是如何組織的387
16.2.2CDDA的通道: PW388
16.2.3CDG是什麼389
16.3CDROM標準——黃皮書389
16.3.1CDROM Mode 1389
16.3.2CDROM Mode 2390
16.3.3混合方式390
16.4CDROM/XA390
16.4.1CDROM/XA Mode 2 Form 1391
16.4.2CDROM/XA Mode 2 Form 2391
16.4.3CDROM/XA中的聲音391
16.5CDI標準——綠皮書392
16.5.1CDI格式392
16.5.2CDI Ready392
16.5.3CDBridge392
16.6CDR標準——橙皮書393
16.6.1橙皮書概要393
16.6.2橙皮書第1部分393
16.6.3橙皮書第2部分394
16.7CDROM檔案系統395
16.7.1ISO 9660概要395
16.7.2邏輯結構396
16.7.3結構397
16.7.4路徑表400
16.7.5卷結構401
16.8VCD標準——白皮書403
16.8.1VCD的組織403
16.8.2VCD的檔案結構405
16.8.3MPEGAudio/Video扇區的結構405
練習與思考題406
參考文獻和站點407
第17章錯誤檢測和糾正408
17.1光碟的誤碼率408
17.2CRC錯誤檢測408
17.2.1CRC錯誤檢測原理408
17.2.2CD的錯誤檢測碼409
17.3RS編碼和糾錯原理410
17.3.1GF(2m)域410
17.3.2RS編碼412
17.3.3RS解碼414
17.4CIRC糾錯技術415
17.4.1交插概念415
17.4.2交叉交插416
17.5RSPC碼417
練習與思考題419
參考文獻和站點420
第18章多媒體網路介紹423
18.1多媒體網路的概念423
18.1.1多媒體網路是什麼423
18.1.2多媒體網路結構423
18.2網際網路上的常見用語424
18.2.1網路媒體424
18.2.2移動網際網路424
18.2.3移動全球資訊網425
18.2.5多媒體網路技術426
18.3網際網路上的多媒體套用427
18.3.1多媒體的典型套用427
18.3.2流媒體與媒體流428
18.3.3流媒體的播放方法430
18.3.4媒體播放器的主要功能432
18.4網際網路的服務質量(QoS)432
18.4.1服務質量的概念432
18.4.2服務質量的衡量433
18.4.3多媒體服務質量434
18.4.4提高服務質量的措施435
18.5閱讀後續章節之前438
18.5.1我們需要共同的技術語言438
18.5.2線性學習與非線性學習440
練習與思考題440
參考文獻和站點441
本部分參考教材441
第19章計算機網路的概念與模型442
19.1計算機網路的概念443
19.1.1計算機網路三要素443
19.1.2接入網路與網際網路接入444
19.2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446
19.2.1簡單網路446
19.2.2連網部件447
19.2.3網路類型450
19.3計算機網路互聯模型453
19.3.1網際網路史上的革命性概念453
19.3.4用戶數據封裝過程459
19.4網上數據交換方法460
19.4.1電路交換460
19.4.2數據包交換461
19.4.3訊息交換462
練習與思考題462
參考文獻和站點463
第20章網際網路上的地址464
20.1.1IP位址是什麼464
20.1.2IP協定的版本464
20.1.3IP位址的管理465
20.2.1地址類型465
20.2.2地址表示法466
20.2.3無類定址467
20.2.4地址掩碼468
20.2.5CIDR表示法468
20.3.1MAC地址是什麼470
20.3.2MAC地址的格式470
20.4網際網路協定(IPv6)地址471
20.4.2IPv6定址方式472
20.4.3IPv6地址表示法473
20.4.4IPv6地址格式474
20.4.5IPv6地址要點476
20.5網際網路上的域名地址477
20.5.1域名地址477
20.5.2資源地址479
20.5.3郵件地址480
練習與思考題480
參考文獻和站點481
第21章套用層技術482
21.1套用層簡介482
21.1.1兩種類型的套用482
21.1.2網路互聯核心協定483
21.1.3網路套用的通信過程483
21.1.4進程通信概念484
21.1.5連線埠與連線埠號485
21.1.6套接口與套用編程接口486
21.2HTTP與Web487
21.2.1HTTP介紹487
21.2.2HTTP執行過程488
21.2.3HTTP請求訊息488
21.2.4HTTP回響訊息489
21.2.5用cookies跟蹤用戶491
21.2.6用caching提高性能492
21.2.7HTTPS安全通信協定492
21.4電子郵件(email)系統493
21.4.1郵件系統介紹493
21.5網頁郵件(webmail)系統495
21.6其他常用協定496
練習與思考題497
參考文獻和站點497第22章傳輸層技術499
22.1傳輸層簡介499
22.1.1傳輸層的服務499
22.1.2傳輸層上的數據包500
22.1.3進程的複合與分解501
22.2.1協定介紹501
22.2.2包頭結構502
22.2.3連線建立與關閉504
22.2.4流量控制506
22.2.5擁塞控制508
22.3用戶數據包協定(UDP)509
22.3.1協定簡介510
22.3.2包頭結構510
22.3.3檢查和的計算方法511
22.4其他協定介紹511
22.4.1DCCP協定511
22.4.2SCTP協定512
22.4.3TFRC協定512
練習與思考題512
參考文獻和站點512
第23章網路層技術513
23.1網路層簡介513
23.2網際網路協定(IPv4)514
23.2.2IPv4數據包結構514
23.2.3IPv4數據包的域514
23.3網際網路協定(IPv6)516
23.3.2IPv6數據包結構516
23.3.3IPv6數據包的域516
23.3.4IPv6的擴展頭517
23.3.5IPv6的主要特性519
23.4.2IGMP協定520
23.6.1移動IP介紹522
23.6.2移動IP的工作原理522
23.6.3移動IP的實施方案523
23.6.4移動IP工作過程舉例526
練習與思考題527
參考文獻和站點528
第24章鏈路層技術529
24.1鏈路層介紹529
24.1.1面向兩種類型的鏈路529
24.1.2鏈路層提供的服務529
24.1.3適配器執行的協定530
24.2數據幀的格式530
24.2.1面向位元組協定531
24.2.2面向比特協定532
24.3錯誤檢測和處理533
24.3.1錯誤類型533
24.3.2錯誤檢測534
24.3.3錯誤處理534
24.4流量和錯誤控制535
24.4.1流量控制535
24.4.2錯誤控制535
24.5前向糾錯技術537
24.5.1FEC介紹537
24.5.2漢明碼539
24.5.3卷積碼543
24.5.4Turbo碼551
24.5.5RS碼551
24.6媒體接入方法與控制551
24.6.1媒體接入方法551
24.6.2媒體接入控制552
24.7IEEE 802標準553
練習與思考題554
參考文獻和站點555
第25章物理層技術556
25.1物理層簡介556
25.2數據通信概念556
25.2.1數據通信是什麼557
25.2.3模擬信號術語558
25.2.4通信信道術語559
25.2.5數據傳輸模式559
25.2.6數字傳輸頻帶560
25.3傳輸媒體561
25.3.1媒體類型561
25.3.2有線媒體561
25.3.3無線媒體565
25.3.4有線與無線技術566
25.4信道容量566
25.4.1奈奎斯特公式567
25.4.2香農哈特利公式567
25.4.3工程中使用的公式568
25.5線路編碼569
25.5.1線路編碼是什麼569
25.5.2數位訊號編碼569
25.5.34B/5B位塊編碼570
25.6數字調製571
25.6.1調製類型571
25.6.2模擬信號調製載波572
25.6.3數位訊號調製載波572
25.6.4波特率與位速率573
25.6.5用QAM提高數據率573
練習與思考題576
參考文獻和站點576
第26章擴譜技術578
26.1擴譜技術介紹578
26.1.1擴譜是什麼578
26.1.2擴譜原理578
26.1.3解擴原理580
26.2碼序相關性581
26.2.1互相關與自相關581
26.2.2正交特性582
26.2.3內積和外積583
26.3PN序列583
26.3.1m序列584
26.3.2Gold序列587
26.4Walsh碼是什麼589
26.5PN碼和Walsh碼的套用舉例590
26.5.1實例簡介590
26.5.2Walsh碼591
26.5.3PN長碼591
26.5.4PN短碼593
練習與思考題594
參考文獻和站點594
第27章多路復用與多址接入596
27.1.1多路復用是什麼596
27.1.4時分多路復用(TDM)601
27.1.5碼分多路復用(CDM)601
27.2多址接入方法605
27.2.1多址接入是什麼605
27.2.2頻分多址接入(FDMA)605
27.2.3時分多址接入(TDMA)606
27.2.4正交頻分多址接入(OFDMA)606
27.2.5碼分多址接入(CDMA)607
27.2.6GSM系統的接入法608
練習與思考題609
參考文獻和站點609
第28章有線寬頻接入611
28.1寬頻接入與多媒體套用611
28.1.1寬頻基準速度(2015)611
28.1.2寬頻接入類型612
28.1.3多媒體套用需求613
28.2有線網路的基礎設施613
28.2.1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614
28.2.2電話網的基礎設施614
28.3電話線窄帶接入616
28.3.1綜合業務數字網616
28.3.2撥接接入617
28.4電話線寬頻接入618
28.4.1DSL接入技術概要618
28.4.2ADSL接入法619
28.4.3DSL調製解調原理620
28.4.4ITU的DSL標準概要622
28.5.1光纖通信系統介紹623
28.5.4GPON與EPON626
28.5.5光纖到戶接入629
28.6有線電視電纜接入630
28.6.1有線電視網路630
28.6.2電視電纜接入632
28.6.3電視電纜的頻譜分配632
28.6.6電話線寬頻與電視電纜寬頻接入634
練習與思考題635
參考文獻和站點636
第29章無線寬頻接入638
29.1無線網路簡介638
29.1.1網路分類638
29.1.3無線網路標準640
29.1.4無線自組網641
29.2.1無線個人網(WPAN)簡介642
29.2.2藍牙(Bluetooth)網路643
29.2.3紫蜂(ZigBee)網路645
29.2.4紅外通信647
29.3.1無線區域網路標準647
29.3.2無線區域網路術語648
29.3.3無線區域網路結構649
29.4.1WMAN/WiMAX是什麼651
29.4.2WiMAX的套用651
29.4.3WiMAX與WiFi652
練習與思考題653
參考文獻和站點653
第30章移動寬頻接入654
30.1移動寬頻接入參考模型654
30.1.1移動接入過程654
30.1.2寬頻接入模型655
30.1.3蜂窩通信頻譜655
30.2蜂窩通信系統的概念656
30.2.1系統結構656
30.2.2工作過程657
30.2.3蜂窩區域657
30.2.4頻率重用658
30.3蜂窩網路標準的演進659
30.3.1蜂窩技術代(G)的概念659
30.3.2蜂窩技術代(G)的演進659
30.3.33GPP和3GPP2660
30.4第一代(1G)是模擬電話通信661
30.5第二代(2G)是數字電話通信662
30.5.12G是什麼662
30.5.2GSM系統662
30.5.3DAMPS系統670
30.5.4CDMA系統671
30.6.13G是什麼678
30.6.2WCDMA679
30.6.3CDMA2000681
30.6.4TDSCDMA683
30.6.5三種蜂窩通信技術摘要685
30.7第四代(4G)是智慧型多媒體通信686
30.7.14G是什麼686
30.7.2LTE是什麼687
30.7.3LTE網路結構688
30.7.4移動WiMAX691
練習與思考題692
參考文獻和站點692
第31章智慧型手機與GPS694
31.1智慧型手機簡介694
31.1.1智慧型手機是什麼694
31.1.2工作原理框圖694
31.2手機作業系統696
31.2.1手機作業系統是什麼696
31.2.2Android作業系統697
31.3全球定位系統(GPS)簡介700
31.3.1GPS是什麼700
31.3.2空間部分701
31.3.3控制部分701
31.3.4用戶部分702
31.4GPS定位原理702
31.4.1定位的基本概念702
31.4.2用戶與衛星的距離702
31.4.3衛星位置數據來源703
31.4.4GPS信號703
31.4.5導航方程706
練習與思考題707
參考文獻和站點707
第32章多媒體傳輸技術709
32.1多媒體套用協定套709
32.1.1多媒體套用協定709
32.1.2多媒體套用相關協定摘要710
32.2實時傳輸和控制協定712
32.2.1實時傳輸協定(RTP)712
32.2.2實時控制協定(RTCP)715
32.3實時流播協定716
32.3.2RTSP協定原理717
32.4資源保留協定718
32.4.1RSVP協定概要718
32.4.2RSVP協定原理718
32.5會話啟動協定720
32.5.2SIP的請求和回響721
32.5.4SIP的訊息結構724
32.6.2會話通告協定(SAP)727
32.7多播(多目標廣播)簡介728
練習與思考題729
參考文獻和站點729
縮略語彙編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