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時代的比較文學》是2015年10月19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查爾斯·伯恩海默,譯者是王柏華、查明建。
基本介紹
- 書名:多元文化時代的比較文學
- 作者:(美)查爾斯·伯恩海默
- 譯者:王柏華、查明建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01月19日
- 頁數:264 頁
- 定價:39 元
- 開本:大32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1248805
- 字數:222 千字
- 叢書名:比較文學·當代視野
《多元文化時代的比較文學》是2015年10月19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查爾斯·伯恩海默,譯者是王柏華、查明建。
《多元文化時代的比較文學》是2015年10月19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查爾斯·伯恩海默,譯者是王柏華、查明建。內容簡介本書是美國比較文學學會在九十年代中期出版的一部重要論文集,書中包括美國比較文學學會在...
《多元文化環境下的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是2018年1月1日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宏。內容簡介 《多元文化環境下的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通過以多元文化為主要視角來講述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多元文化環境下的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
《多元文化視野下的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是2018年5月1日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格非、蔣棟元。內容簡介 《多元文化視野下的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由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學科領域的相關論文組成。主題包括:中外文學文化關係...
多元文化視閾下的比較文學研究 《多元文化視閾下的比較文學研究》是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康潔。
《全球化時代的比較文學》延續《多元文化時代的比較文學》的討論,反映比較文學學科的發展狀況。仍為十九位當代重要的比較文學教授撰寫短小精悍的論文,討論全球化對比較文學和文學研究的深刻影響、大學講堂內比較文學的教學實踐、該學科體現的...
“比較文學與多元文化”專題研討會是11月15日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的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上海市外文學會和上海外國語大學聯合舉辦,上海外國語大學汪小玲教授、史志康教授主持,上海市外文學會會長葉興國致詞。活動介紹 上海交大講席教授王寧...
本書精選了樂黛雲教授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的代表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探討及對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的歷史性回顧;二是深入探討當代比較詩學發展所面臨的問題;三是對比較文學的文化轉向和多元文化時代的比較文學...
第一節 中國比較文學的發展及其勃興 第二節 中國比較文學實踐對西方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衝擊 第三節 有關中國學派的論戰 第四節 中國學派學科理論雛形 下編 多元文化時代的跨異質文化比較文學學科理論 第一章 多元文化時代與比較...
學習比較文學需要儘可能熟悉中國文學作品和中國國外文學作品,具備相應的歷史及社會文化知識、並對文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有一定興趣。學習資料 學習比較文學的課程資料有文學批評的方法與實踐、比較文學,圖書資料有《比較文學論》《比較文學》...
T先生治學50多年各方面的成就,本冊為“比較文學研究”,主要闡述在比較文學領域中以“文本細讀”為研究基礎,以把握“多元文化語境”為觀察文化的基本視角,力圖在文明流動與傳遞的“不正確理解”的通道中,終揭示文明時代多類型文化的本質...
適逢“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時代之需,正是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者彰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使命與人文擔當之時。基於此,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會攜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文學學部、外語研究與語言服務協同...
二十多年來,中國比較文學已經打通了比較文學的學術通道,架起了文化交流的橋樑,開展了以對話、溝通,尊重、理解、共建人類多元文化為宗旨的各種學術活動。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學者的理論著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能從時代的全球化和...
第一編面向跨文化、跨學科的新時代 迎接文化多元共存的新世紀/ 3 多元文化發展中的問題及其前景/ 5 文化轉型與新人文精神/ 14 互動認知:比較文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27 文化相對主義與比較文學/ 32 比較文學的國際性與民族性/ 49 ...
第二章 為什麼要學習比較文學 第一節 我們所處的時代——文化轉型 第二節 文化轉型與文化多元 第三節 比較文學有助於多元文化的發展 第四節 比較文學有助於擴展人們的精神世界 第五節 比較文學有助於從他人觀點更好地理解自己 第...
“比較既周,爰生自覺”;“取今復古,別立新宗”——重讀魯迅在日本的四篇著作(樂黛雲)世界文化語境中的《學衡》派(樂黛雲)東亞文明進程黎明期的文化研究——關於東亞創世神話時代測定的研討(嚴紹璗)比較文學研究著作序文六篇(嚴...
20世紀下半葉以來,“第三世界文化理論”的興起無疑是中國比較文學必須關注和值得參照的重要資源,這一理論的突出意義在於打破“西方中心論”模式對非西方世界的束縛,開啟一個多元互補的文化新時代;目前關於“第三世界文化理論”的研究已...
《比較文學視野中的中日文化交流》是2013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閱、張輝。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於中日文學與文化關係的專論,從美術、文學、哲學、戲曲等五個不同的文化側面和研究角度對中日之間文學文化的影響與交融的情況...
理解的多元性又稱“理解多元論”。即人們對某一作品、某一社會現象的理解和解釋隨時會出現多種觀點。只要允許人們自由地思想和理解,就會出現“百家爭鳴”的思想狀態。理解不同於知識,理解永遠是個人主觀的活動,知識可以是非個人的,公共...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互文性與文學理論基本問題》[項目編號:06CZW001](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多元文化時代的文學經典理論》[項目編號:05JC750.11—44043](2005年)天津市社科規劃項目《互文性視野中的...
2、2013年4月 參加四川比較文學學會第十屆年會“多元文化時代的文學研究”研討會,並提交題為《從“歐化詩”到“世界詩歌”的詭變——重審學衡派和海外漢學對新詩的文化質疑》的論文;3、2014年12月5-7日,參加由由重慶大學人文社會...
主要教學和研究領域為世界文學、翻譯研究、中美文學關係、比較詩學。發表譯著多部:Thomas Hardy長篇小說《心愛的》、Stephen Owen《中國文學思想讀本》、《我的戰爭都埋在書里——狄金森傳》、《多元文化時代的比較文學》等。周天美諾:...
王雲 花在中西文化中的隱喻意義 姚京明 人在中國:傳教士曾德昭與安文思 任一鳴 作為翻譯文本的跨民族文學創作 梁曉冬 空間與身份建構 ——卡羅爾·安·達菲詩評 丁欣 世紀之交的比較文學 ——《多元文化主義時代的比較文學》述評 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