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依寨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大文鄉戶那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大文鄉西邊,距離村委會3 公里,距離大文鄉13公里。國土面積0.19畝,海拔1700米,年平均氣溫19 ℃,年降水量14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45畝,其中田25畝,地20畝,人均耕地1.3畝;有林地233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戶,有鄉村人口39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20人。以拉祜族為主,其中拉祜族39人.。在校學生6人,其中小學生5人,中學生1人。該村其中農業人口39人,勞動力1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4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3%。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9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4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水稻、茶葉為主。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該村計畫發展核桃、茶葉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依寨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臨滄市
- 耕地面積:45畝
- 海拔:1700米
農村經濟,基礎設施,特色產業,人口衛生,自然資源,文化教育,村務公開,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拳拔洪面積45畝(其中:田25畝,地20畝),人均耕地1.3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3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4畝,其中:茶園面積37畝,可採摘面積1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9畝,主要種植木瓜、核桃等經濟林果;當年新種植核桃面積23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8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4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3%。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9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52%;畜牧業收入0.93萬元,占總收入的32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頭,肉牛1頭,肉羊0頭);林業收入0.06萬元,占總收入的2%;第二、三產業收入0.10萬元,占總收入的3%;工資性收入0.32萬元,占總收入的11%。農民人均純收入614元,農民收入以水稻、茶葉等為主。全村外出艱擔務工收入0.3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人(占勞動力的 11 %),在省內務工1人。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元(人均0元),一事一議籌勞100個(勞均1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65萬元,有固定資產0.0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力公開、政務公開。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三通(電、路、電視、三通),無路燈。有8戶飲用井水,有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戶(紙棕估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38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1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3公里。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5畝,有效灌溉率為47%。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戶那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大文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公里,距離中學15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鄉鎮衛生院13公里。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文化教育比較,醫療衛生落後,人畜飲水等方面還存在困難。該村村民小組齊心協力,以“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為宗旨,帶領廣大村民致富奔康,並把自然村建設成和諧安定、文明富裕、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7年主產業付蘭套享全村銷售總收入2.4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3%。該村目前正在計畫大力發展核桃、茶葉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戶,共鄉村人口39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20人。其中農業人口39人,勞動力9人。該您夜譽擊村以拉祜族為主,其中拉祜族3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鄉鎮衛生院13公里。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5畝(其中:田25畝,地20畝),人均耕地1.3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3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4畝,其中:茶園面積37畝,可採摘面積1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9畝,主要種植木瓜、核桃等經濟林果;當年新種植核桃面積23畝遙您舉,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8畝。
文化教育
村務公開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4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3%。該村目前正在計畫大力發展核桃、茶葉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戶,共鄉村人口39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20人。其中農業人口39人,勞動力9人。該村以拉祜族為主,其中拉祜族3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鄉鎮衛生院13公里。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5畝(其中:田25畝,地20畝),人均耕地1.3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3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4畝,其中:茶園面積37畝,可採摘面積1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9畝,主要種植木瓜、核桃等經濟林果;當年新種植核桃面積23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8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