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輻射帶波粒相互作用的協同觀測分析與數值模擬》是依託長沙理工大學,由賀藝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輻射帶波粒相互作用的協同觀測分析與數值模擬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賀藝華
- 依託單位:長沙理工大學
《外輻射帶波粒相互作用的協同觀測分析與數值模擬》是依託長沙理工大學,由賀藝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外輻射帶波粒相互作用的協同觀測分析與數值模擬》是依託長沙理工大學,由賀藝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波粒相互作用特別是哨聲波與高能電子的相互作用,對外輻射帶高能電子隨機加速和投擲角擴散過程起重要作用。但...
研究各種局地的電磁波粒迴旋共振作用以及甚低頻(ULF)波漂移共振引起的徑向擴散作用對相對論電子的加速, 損失和再分布過程的影響, 討論各種機制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它們的綜合效應. 主要的結論有, 非線性波粒相互作用在深入理解磁暴期間輻射帶和環電流粒子的快速損失過程不可或缺; 數值模擬了一個罕見的非磁暴期間輻射帶動...
4,通過觀測發現了三波耦合所引起的下帶斜傳播合聲波。之前的研究表明,相比於平行傳播的合聲波,斜傳播的合聲波可能更易引起電子的沉降。我們通過一事例首次展示了三波耦合所產生的下帶斜傳播合聲波動,並解釋了三波的性質對下帶合聲波的掃頻方向的影響。這些研究成果對進一步理解波粒相互作用引起的電子沉降及其物理...
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本項目將建立一個全面包含亞暴注入、徑向擴散、局地波粒相互作用和絕熱輸運的輻射帶動力學模型。結合觀測數據和數值模擬深入分析亞暴注入過程對電子輻射帶演化的作用,力圖確定單個或者連續多個亞暴注入過程對輻射帶~MeV電子通量增強事件的直接貢獻,以及亞暴注入與其他物理機制耦合過程的最終效應...
《地球磁層波動現象的觀測和模擬研究》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志強、翟浩。內容簡介 本書以地球磁層波動現象為切入點,全面介紹磁層空間中各種類型的波動現象,包括超低頻波、電磁離子迴旋波、哨聲模合聲波、嘶聲波和地磁脈動等。書中給出大量最新發現的衛星觀測數據,詳細介紹波粒相互作用的數值模擬...
而高頻極區千米波輻射能一直傳播到赤道區域.通過求解控制波粒相互作用的二維擴散方程,發現快磁聲波即能有效加速輻射帶高能電子,產生相對論電子反常蝴蝶型分布,又能導致能量質子擴散損失到大氣層,產生質子極光。同時進行了觀測數據與數值模擬的系統研究,數值模擬結果重現了快磁聲波等波模產生的輻射帶高能粒子的演化過程...
輻射帶內的帶電粒子是太陽風、宇宙線與地球高層大氣相互作用而產生的高能粒子。它們在地磁場的作用下,沿磁力線作螺旋運動並不斷輻射出電磁波。1905年,斯托米根據極光觀測曾經預言過它的存在。1958年,范愛倫分析人造地球衛星探測器的資料,於1959年證實它的存在,因此也稱作范愛倫帶。地球輻射帶在地球磁層內,但只...
本研究項目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研究成果:獲得了電漿層Plume中EMIC波及ELF 嘶聲的強度與電漿密度的關係以及由此波粒相互作用導致的高能沉降粒子的空間分布特性,獲得了電漿層Plume中沉降環電流粒子的電離層效應以及對無線電波傳播的影響;獲得了電漿層Plume中EMIC波散射輻射帶高能電子的觀測證據;獲得...
本項目主要針對人工(高空核爆炸)形成的輻射帶環境,研究核爆炸形成人工輻射帶機理,研究利用地基高頻加熱激勵ELF/VLF波散射人工輻射帶高能電子。所獲研究成果不僅有助於深入了解空間電漿波粒相互作用過程,同時對維護航天安全具有重要的套用。
通過分析衛星與地面上聯合觀測的數據,獲得SED區電離層不同高度的電子濃度剖面特徵;驗證了暴時環電流離子與等離子層Plume的波粒相互作用的理論,首次給出了亞極光區分離質子極光產生的直接證據,研究成果被歐洲空間局(ESA)選為Cluster衛星的突出科學研究成果 (Top Story)並以研究亮點(Highlight)加以評述和報導;獲得...
研究方向為空間地球物理,輻射帶波粒相互作用,自然災害防治的空間對地觀測研究。包括地面人工電磁在空間回響的研究,衛星電磁擾動觀測與自然災害活動的關係研究,及VLF引起的輻射帶電子沉降研究等。學術成就 發表多篇SCI文章,曾獲得第45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獎。主持和參與過的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地震科技星火...
袁志剛,男,博士,現為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電離層擾動與診斷、極區電離層-磁層耦合、暴時電漿層-環電流-輻射帶的波粒相互作用.2005年獲37屆博士後科研基金一等資助(湖北省唯一的一名)。 2013年被評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94.09-1998.07,華中師範大學信息技術...
獲地球物理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1) 衛星對空間環境(電磁場和電漿參數)觀測數據處理及分析 (2) 波粒相互作用: 電磁波對輻射帶電子的作用,及由電漿不穩定性引起的電磁波激發 (3) 電漿數值模擬: 試驗粒子模擬、輻射帶演化模型
本人自2012年入職南昌大學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一直是作為主要負責人建設了日地空間環境和深空探測實驗室,在日地空間物理、衛星數據處理和數值模擬、高性能計算等研究方面進行了大量細緻紮實的研究工作。近年來,本人在輻射帶衛星觀測以及相關波粒相互作用的非線性特性研究方面與國外開展深入合作研究,並結合無線感測網路...
[1]輻射帶高能粒子動力學過程 [2]波粒相互作用 [3]環電流粒子的動力學過程 主要成就 主要是從事行星磁層物理研究,包括地球與其他行星磁層中環電流粒子的動力學過程、波粒相互作用等。共發表SCI論文100餘篇,其中一作和通訊作者論文37篇,總引用近1700次。獲獎記錄 [1]2018曾獲榮譽當選:國際無線電聯合會(IUGG)...
輻射帶物理與空間波粒相互作用 學術成果 主要科研課題及項目:1. 201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地球磁層準線性共振波粒相互作用的熱等離子效應研究 (主持)2. 2014 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985工程”學科建設項目 地基極低頻/甚低頻(ELF/VLF)信號觀測十字鏈台網建設 (主持)3. 2014 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交叉與合作團隊...
《低頻波加熱和加速帶電粒子的理論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王水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中文摘要 波粒相互作用是空間電漿、天體電漿和實驗室電漿中能量傳輸和轉換的基本物理過程,也是空間天氣研究的主要科學問題之一。本項目將利用理論分析和數值模擬(粒子模擬,混合模擬,試驗粒子方法等),研究...
本項目將利用多衛星觀測(GOES、LANL、RBSP、CLUSTER、THEMIS、IMAGE和POLAR)結合數值模擬的方法,主要研究磁層壓縮期間磁層頂禁止效應、粒子損失錐變化和波粒相互作用在能量電子損失中的貢獻,以及能量電子損失和極光活動的關係。相關的研究有助於全面認識磁層壓縮對能量電子和和極光活動的影響。結題摘要 磁層壓縮可以...
本課題計畫利用Cluster、Double Star、THEMIS或RBSP等最新衛星探測數據,通過事件分析法探討粒子迴旋相位成束效應的具體形態結構、激發條件及其物理過程等,並與以往理論研究和數值模擬研究進行對比。重點研究其對環電流質子行為的影響,及在電漿片等區域發生類似物理過程的可能性。結題摘要 波粒相互作用現象在磁層空間中...
2018年榮獲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COSPAR)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聯合頒發的2018年Vikram Sarabhai金質獎章,用以表彰在地球內磁層波粒相互作用以及磁層對太陽風間斷面回響領域作出的卓越貢獻;2020年榮獲國際日地物理委員會(SCOSTEP)頒發的傑出科學家獎(SCOSTEP 2020 Distinguished Scientist Award),以表彰其在空間...
地球內磁層中的超低頻波能顯著改變地球輻射帶高能電子的通量,從而影響地球附近的空間環境。因此,了解內磁層中超低頻波的特性十分有必要。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分析了THEMIS, Cluster以及MMS衛星的數據。我們首次在內磁層中發現了離散升調的快磁聲波,並指出這種波是由非線性波粒相互作用產生的。這一發現改變了過去60年...
內磁層波粒相互作用導致的電漿層及Plume區冷電子的加熱是產生SAR的主要機制。本項目利用衛星與地面的聯合觀測,研究了內磁層電漿波對電漿層電子的加熱機制、內磁層電漿波的空間分布、波粒相互作用導致的電離層效應。本研究項目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研究成果:獲得了電漿層Plume中EMIC波加熱冷電子的觀...
以及《空間科學學報》,《地球物理學報》,《天文學報》等刊物的編委。人物評價 王水對中國MHD數值研究隊伍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中國科學院評)王水積極推動太陽大氣動力學磁流體力學數值研究的發展,並為形成中國磁流體力學數值模擬隊伍起了重要作用,為發展中國空間物理事業貢獻了一份力量。(何梁何利基金評)
《內磁層中電磁離子迴旋波的分布及其激發機制的研究》是依託武漢大學,由王德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電磁離子迴旋波在內磁層的動力學演變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通過波粒相互作用,它可以沉降環電流離子和輻射帶電子,甚至可以加熱冷電子。因此,研究電磁離子迴旋波在內磁層中的分布和產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