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地球結構
為了研究和探討地球起源與演化,對固體地球結構進行重新劃分。
依據固體地球內部物質狀態和地震波特徵,對固體地球進行一級分層和二級分層,見下表和示意圖。
一級分層的目的是為了研究地球內球、外球運動,進而研究地磁的成因、地震的成因、火山的成因及地殼運動的成因。
二級分層的目的是為了研究地球起源。
固體地球結 構 表
地球圈層名稱
| 深度 (公里)
| 地 震 縱波速度 (公里/秒)
| 地 震 橫波速度 (公里/秒)
| 密度(克/立方厘米)
| 物質 狀態
|
一級 分層
| 二級 分層
| 傳統 分層
|
外 球
| 地殼
| 地 殼
| 0—33
| 5.6—7.0
| 3.4—4.2
| 2.6—2.9
| 固態物質
|
外 過 渡 層
| 外過渡層 (上)
| 上地幔
| 33—980
| 8.1—10.1
| 4.4—5.4
| 3.2—3.6
| 部 分 熔融物質
|
外過渡層 (下)
| 下地幔
| 980—2900
| 12.8—13.5
| 6.9—7.2
| 5.1—5.6
| 液態—固態 物 質
|
液 態 層
| 液 態 層
| 外地核
| 2900—4700
| 8.0—8.2
| 不能通過
| 10.0—11.4
| 液態物質
|
內 球
| 內過 度層
| 過度層
| 4700—5100
| 9.5—10.3
| | 12.3
| 液態—固態 物 質
|
地核
| 內地核
| 5100—6371
| 10.9—11.2
| | 12.5
| 固態物質
|
地球的內球運動
太陽捕獲地球,地球產生繞太陽的公轉和自轉。地球捕獲月球,產生繞地月質心的轉動。地球的內球、外球在太陽和月球的作用下將產生不同的運動。
在不同的地質時期,地球的內球、外球運動是不同的。在地球進入太陽系前,內球在地球中心,內外球轉動是一致的。
地球被太陽捕獲後,地球產生了公轉和自轉,地球的內球和外球也產生了位置和轉動角速度不一樣的變化。
地球的內球或地核不在地球中心
下面做一個簡單的模擬試驗:在裝滿水的瓶子裡放入一個石子,繫上一根繩子繞手旋轉,如下圖,結果:在瓶子內的石子始終偏向引力的另一側。
同樣道理,地球在太陽引力作用下繞太陽旋轉,內球將偏向太陽引力的反方向,不在地球中心。
地球的內球或地核轉動比外球快
由於地球的內球不在地球中心,始終偏向太陽引力的反方向,導致內球和外球轉動的角速度不一樣,內球快,外球幔,如下圖所示。
角速度ω=V / R ,V為線速度,R為半徑。
在A點內球的半徑小於A點到地球中心,依據角速度公式,內球角速度大於外球的角速度。
地球的外球運動
地球捕獲了月球,形成了地月系。
地球南北半球的受力情況
地球傾斜在軌道上自傳和繞太陽公轉,在夏至時,地球北半球到太陽距離近,南半球到太陽距離遠,如下圖所示。
依據萬有引力定律F=GmM/R2,星球引力與星球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在夏至時,地球北半球受到的太陽引力大於南半球;在冬至時,地球南半球受到的太陽引力大於北半球。在春分和秋分時,地球南北兩個半球受到的太陽引力相等。
地球的晃動
下述三種運動引起地球的晃動:
地球繞地月質點轉動、地球的章動、地軸的進動。
晃動作用的結果
將豆子放到簸箕里,晃動簸箕,豆子在簸箕里沿著簸箕傾斜方向滾動,如下圖。
地球的晃動,外球將向著太陽引力大的方向滾動,內球將向著太陽引力反方向滾動而地軸傾斜角度保持不變,如下圖所示。
地球外球的滾動,使原地極位置向著太陽引力大的方向移動,原地球赤道也隨著發生移動。
現在地球的南極洲是隨著地球的外球轉動到達現在的南極位置,南極洲的煤炭隨著地球的外球轉動而到達現在的位置。
地球的原磁極位置隨著地球的外球轉動而轉動,這是磁極移動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