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照射放射病(radiation sickness from external exposure)是2014年公布的放射醫學與防護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照射放射病
- 外文名:radiation sickness from external exposure
- 所屬學科:放射醫學與防護
- 公布時間:2014年
外照射放射病(radiation sickness from external exposure)是2014年公布的放射醫學與防護名詞。
外照射放射病(radiation sickness from external exposure)是2014年公布的放射醫學與防護名詞。定義來自人體外的電離輻射照射吸收劑量達到1Gy以上時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出處《放射醫學...
放射病是機體在短時間內受到大劑量電離輻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外照射和內照射都可能發生急性放射病,但以外照射為主。外照射引起急性放射病的射線有γ線、中子和X射線等。病因 是機體在短時間內受到大劑量(>1Gy)電離輻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外照射引起急性放射病的射線有γ線、中子和X射線等。臨床表現 1...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疾病概述 是指人體一次或短時間(數日)內分次受到大劑量外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外照射引起的急性放射病根據其臨床特點和基本病理改變,分為骨髓型、腸型和腦型三種類型,其病程一般分為初期、假愈期、極期和恢復期四個階段。疾病分類 腫瘤科 症狀體徵 一、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又稱造血型急性放射...
放射性疾病(radiation-induced diseases)是由電離輻射照射機體引起的一系列疾病。職業性放射性疾病包括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亞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內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膚疾病、放射性腫瘤、放射性骨損傷、放射性甲狀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放射複合傷以及根據《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診斷標準(總則)》可以...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指在較長時間內,連續或反覆間斷地受到超劑量當量限值的全身外照射,達到一定累積劑量當量後引起的以造血組織損傷為主並伴有其他系統改變的全身性疾病,屬於職業病範疇。疾病名稱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疾病概述 易感人群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可發生在健康狀況較差,修復能力較弱,不遵守防護和操作規程的...
根據射線來源放置在體內、外位置的不同又將其分為外照射放射病和內照射放射病。在早期腸黏膜細胞更新受到抑制,以後小動脈壁腫脹、閉塞,引起腸壁缺血,黏膜糜爛。晚期腸壁引起纖維化,腸腔狹窄或穿孔,腹腔內形成膿腫、瘺道和腸粘連等。臨床上本病以累及直腸和乙狀結腸多見,並以腹痛、腹瀉、膿血便、腸道狹窄、腸...
外照射是核輻照射的一種方式。放射性核素在生物體外,使生物受到來自外部的射線照射稱為外照射。介紹 外照射指的是體外的γ射線、中子流等對人體的輻射作用。其作用的強度取決於機體吸收劑量的大小。不同照射量和作用方式產生不同的效應。人員在短時間內,外照射吸收劑量達1戈瑞以上時,可引起不同類型的急性放射病...
急性放射病(acute radiation disease)是機體在短時間內受到大劑量(>1Gy)電離輻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外照射和內照射都可能發生急性放射病,但以外照射為主。外照射引起急性放射病的射線有γ線、中子和X射線等。發生條件 核戰爭 101kt以下核爆炸時的暴露和有禁止人員,101kt以上爆炸時的有禁止人員,在嚴重沾染區...
使用放射源時應設定醒目標誌,以防意外。概述 (chronic radiation disease) 主要是指放射工作人員在較長時間內續或間斷受到超劑量(大於0.05Sv)的外照射引起的全身疾病;當累計劑量達到1.5Sv以上時,可發生以造血組織損傷為主的表現,並伴其他系統症狀。可引起慢性放射病的常見電離輻射有X射線、γ射線和中子等,故...
進入體內的放射性核素的吸收、分布、代謝以及生物半衰期等因素均可影響放射病的病程。一次接受大劑量電離輻射作用可致急性放射病,長期受到超劑量限值照射則可導致慢性放射病。放射線從體外照射人體可引起外照射放射病,如X射線、γ射線和中子等。放射性核素進入體內可引起內照射放射病(如和β粒子等)。外照射急性放射...
皮膚早期可發紅髮癢、疼痛,或紅斑、脫皮,護理不當可造成局部破潰、滲液,繼發感染;晚期皮膚損傷為色素沉著、萎縮、深部纖維化。放療中應保持照射野潔淨,但不要擦洗弄破皮膚。早期反應可適當停照1~2天,—般反應不影響繼續治療。胃腸系統放射反應和損傷 (1)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多見於頸部及胸部腫瘤進行放射治療...
外照射引起的急性放射病根據其臨床特點和基本病理改變,分為骨髓型、腸型和腦型三種類型,其病程一般分為初期、假愈期、極期和恢復期四個階段。急性放射病典型病程是:初期,有噁心、嘔吐、疲勞、可能發燒和腹 瀉。假愈期,時間長短不同,症狀有所緩解。極期,有感染、出血和胃腸症狀。恢復期,經恰當治療後上述...
造血刺激因子在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治療中的套用指南 《造血刺激因子在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治療中的套用指南》是2013年07月01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起草單位 中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307醫院等。起草人 邢志偉、王桂林等。
心血管型急性放射病 心血管型急性放射病(cardiovascular form of acute radiation sickness)是2020年公布的醫學影像技術學名詞。定義 介於腸型和腦型急性放射病之間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劑量範圍為20~50Gy。出處 《醫學影像技術學名詞》第一版。
本標準與《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診斷標準》、《放射性皮膚疾病診斷標準》、《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遠期效應醫學隨訪規範》可配套使用。本標準針對放射性皮膚損傷的全過程和疾病特點,參考了GBZ106-2002放射性皮膚疾病診斷標準、WS/T 431-2013 護理分級、WS/T 433-2013 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範。
急性放射病的分型問題,近年來國內外有些學者提出,在腸型和腦型急性放射病之間可能存在一種特殊類型,即心血管型或毒血症型急性放射病(cardiovascularortoxemicformofacuteradiationsickness)。引起該型急性放射病的劑量範圍為20-50Gy,但有關問題尚待進一步研究探討。病理簡介 一次全身遭受5OGy以上輻射劑量照射,病情...
《放射性皮膚疾病圖譜》共分9章,簡要介紹了正常人體皮膚結構,重點闡述了放射性皮膚損傷的機制、病理改變和影響因素,放射性皮膚損傷的分類、分度、臨床特點、治療原則和紅外線熱成像檢測等,展示了急、慢性放射性皮膚損傷的臨床特點,損傷後的惡性變,外照射放射性骨損傷及人體各部位嚴重放射性潰瘍的修復等,配圖400餘...
內容包括: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原理及規律實用;輻射的分子和細胞生物效應;輻射對機體主要系統作用的病理生理過程;放射損傷病理形態學;急性放射病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急性放射病的藥物防護;中子急性放射病;局部放射損傷;放射性核素內照射損傷;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及小劑量外照射;輻射的非隨機性遠後效應;輻射...
早期核輻射損傷(injury due to initial nuclear radiation)是2014年公布的放射醫學與防護名詞。定義 早期核輻射以γ射線和中子的外照射為主,引起的急性放射病。臨床上急性放射病可分為骨髓型、腸型和腦型三種類型。其病程分為初期、假愈期、極期和恢復期四個階段。引起輕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劑量下限為1.0Gy,...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電焊工塵肺 (十二)鑄造粉塵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鑄工塵肺 (十三)其他粉塵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其他塵肺 放射性物質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X射線、r射線)等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亞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內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膚疾病、放射性白內障、放射性...
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 1.中暑 2.減壓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動病 6.雷射所致眼(角膜、晶狀體、視網膜)損傷 7.凍傷 職業性放射性疾病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亞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內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膚疾病 6.放射性腫瘤(含礦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7.放射性骨損傷 8....
內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狀有:疲勞、頭昏、失眠、皮膚發紅、潰瘍、出血、脫髮、白血病、嘔吐、腹瀉等。有時還會增加癌症、畸變、遺傳性病變發生率,影響幾代人的健康。一般講,身體接受的輻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狀越嚴重,致癌、致畸風險越大。核設施事故資料庫意義 利用衛生部核事故醫學應急中心收集歷年放射損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