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海太虛拳

外海太虛拳

外海太虛拳,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的地方傳統體育,廣東省江門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外海太虛拳源於武當道士張三峰創立的太虛拳,在江門歷經七代傳承發展,主要分布江海區外海街道及新會區一帶,其拳術主柔和,柔中帶剛。

2009年3月13日,外海太虛拳入選江門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海太虛拳
  • 遺產類別: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 遺產級別:市級
  • 批准時間:2009年1月13日
  • 申報單位:江海區外海街道文化站
歷史淵源,拳術特色,傳承保護,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太虛拳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它相傳由武當道士張三峰所創,後相傳到張松溪、邱元靖,清雍正年間傳入皇宮內,以後在皇宮內秘傳,經歷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四朝,再由鹹豐之皇叔傳給當時在京伍德文先生之祖伍榮羽翁。後經伍榮羽相傳至伍文兆,再傳伍學衛,再傳至伍德文,數代家傳。因太虛拳為清皇拳種,伍氏秘不外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只傳有同鄉陳允功、陳湛新、陳永池、陳湛銓等人為徒。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伍德文先生有感於國運康泰,人民體育運動蓬勃發展,遂把歷代家內秘傳的太虛拳奉獻於世。

拳術特色

外海太虛拳分為一路和二路。一路為慢拳,練習時用意不用力,純以柔和運動,強健內臟,不長肌肉,使“精一”歸於丹田,使得真元固定,六氣調和,水火既濟而生神明,百官守職,疾病不生,壽元長遠。因此,對該拳的練習也不失為好的養生之術。二路為接近於搏擊的快拳。
該拳手含“八極”可打六肘,馬為座山馬(乃字馬)步分十八種,姿勢分五行八卦合十三勢。身為五弓,式分八個卦,每卦八個式,合共六十四式,內藏八卦掌、形意。可推手練習,可化拳逼打。
太虛拳棍法是根據拳理構造變化而來的,能知拳理,拳精棍亦精。該拳以八卦手法為拳種,棍以擦、割、殺、標、點為基礎,但化生各棍路和式者其中已寓了太虛,太極和三才八卦之象也。拳之扒手即棍之滴水式。穿手為炷香。即搖旗式。噴捶是較剪。渾手是梨花。反手即棲枝,押手是割棍。抗手即映棍。割捶即尋蛇。此八度棍法亦同一理。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外海太虛拳在廣州的主要傳人有陳德成、鄒強、譚富、李國文、杜秉熹等人。

保護措施

1.2019年起,江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僑鄉武術進校園”系列活動,弘揚推廣僑鄉武術文化,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外海太虛拳是其中之一。外海太虛拳協會在外海中心國小江南國小兩所學校義務開展太虛拳教學。
2.2020年12月5日至2021年3月6日,為加快推進“人才強基工程”落地實施,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盤活、培養和使用力度,實現優秀鄉土人才培育目標,外海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江門協群社工中心和外海太虛拳協會聯合推出“外海街道‘愛傳承’本土人才培訓班——外海太虛拳培訓”。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21年1月,為激活江海區人才活力、展示外海非遺文化魅力,讓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江門市協群社工聯合外海太虛拳協會、外海紙製品工藝傳統協會開展“愛在龍溪”非遺文化專題培訓。外海太虛拳協會教練向參與者傳授基本太虛拳招式,帶領參與者一起領略太虛拳的武術魅力,並在練習中向參與者傳遞文化傳承的理念。
榮譽表彰
1.2021年,江海區江南國小特色武術操——太虛拳操的大課錄像在江門市中國小大課間體育活動評比中獲得一等獎。
2.江海區江南國小的太虛拳項目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共獲獎633項,其中國際級27項,國家級11項,省級189項,市級234項,區級172項,並獲得“江門市僑鄉武術特色學校”的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