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強中乾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wài qiáng zhōng gān,意思是外有強形,內中乾竭。泛指外表強大,內實空虛。出自《左傳·僖公十五年》。
基本介紹
解釋,出處,成語辨析,用法,成語故事,
解釋
出處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七回:“他一向手筆大,不解理財之法,今番再乾掉了幾萬,雖不至於像從前吃盡當光光景,然而不免有點外彊中乾了。”
朱自清《歷史在戰鬥中》:“外強中乾--外強是自大,中乾是自卑。”
成語辨析
近義詞
反義詞
造句
1、滔滔不絕的爆發著他空虛到只剩無知的外強中乾的小宇宙
2、話說大貓很笨.因為只是外強中乾。
用法
成語故事
秦國和晉國之間發生了戰爭,晉惠公要使用鄭國贈送的馬來駕車。大臣慶鄭勸告惠公說:“自古以來, 打仗時都要用本國的好馬,因為它土生土長, 熟悉道路,聽從使喚。用外國的馬,不好駕馭 (控制),一遇到意外,就會亂踢亂叫。而且這種馬外表看起來好像很強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能耐 (原文是“外強中乾”) ,怎么能作戰呢?”但是惠公沒有聽從慶鄭的勸說。戰鬥打響後,晉國的車馬便亂跑一氣, 很快陷入泥濘,進退不得。結果被秦軍打得大敗, 晉惠公也被秦軍活捉了。
故事簡介
在夷吾的逃亡生涯中,曾經答應過秦穆公,若是有一天夷吾能夠有機會回國當上國君,夷吾就把五座城鎮割讓給秦國,當作救命之恩。可是,當上國君之後的夷吾並沒有實現諾言。
後來秦國發生饑荒,晉惠公也沒有伸出援手幫助秦國,秦穆公為此懷恨在心。後來,秦穆公發兵攻打晉國,很快就打到晉國的一個城鎮,為了抵抗強大的秦軍,晉惠公親自領兵反抗。他下令拉戰車的馬,一定要用鄭國的駿馬。有位大臣看到,連忙對晉惠公說:“鄭國的馬看起來雖然很強壯,但是實際上卻很虛弱,打起仗來一緊張就會不聽指揮。到那時,進退不得,大王還是不要做此決定吧!”但是晉惠公一點都不願意聽大臣的勸告,果然,沒多久晉惠公的馬車就出不聽指揮,而晉惠公一下就被秦軍捉住,當了俘虜,晉國因此而大敗。
慶鄭所說的“外強中乾”這句話,後來就成了成語。“外”是外表,表面;“中”是中間,內部;“乾”是乾枯、空虛。用來形容外表強大、實際上內部力量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