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手紋

外婆的手紋

《外婆的手紋》是作家李漢榮先生的一篇紀實性回憶散文,作者通過對兒時回憶的描述,向我們生動的展現了外婆的心靈手巧和樸實勤勞。從自己希望中的和現實中的妻女對於外婆精美手藝態度的反差中,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情懷的留戀和珍惜,也寄託了作者對外婆深深的思念和深深的愛。

基本介紹

  • 書名:外婆的手紋
  • 作者:李漢榮
  • 類別:回憶性散文
  • 語言:簡體中文
原文閱讀,文章賞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作者簡介,

原文閱讀

外婆的針線活做得好,周圍的人們都說:她的手藝好。
外婆做的衣服不僅合身,而且好看。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藝術性,不過,鄉里人不這樣說,只說好看。好看,好像是簡單的說法,其實要想得到這個評價,是很不容易的。
外婆說,人在找一件合適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個合適的人,找到了,人滿意,衣服也滿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
她認為,一匹布要變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個人要變成一個好人,都要下點功夫。無論做衣或做人,心裡都要有一個“樣式”,才能做好。
外婆做衣服是那么細緻耐心,從量到裁到縫。她好像都在用心體會布的心情,一匹布要變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動充滿著期待,或許還有幾分膽怯和恐懼:要是變得不倫不類,甚至很醜陋,布的名譽和尊嚴就毀了,那時,布也許是很傷心的。
記憶中,每次縫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齊齊,身子也儘量坐得端正。外婆總是坐在光線敞亮的地方做針線活。她特別喜歡坐在院場裡,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顯得樸素、虔誠,而且有幾分莊嚴。
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節日,只有在春節、生日的時候,才有可能穿一件新衣。舊衣服、補丁衣服是我們日常的服裝。我們穿著打滿補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這一方面是因為人們都過著打補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為外婆在為我們補衣的時候,精心搭配著每一個補丁的顏色和形狀,她把補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藝術品。
現在回想起來,在那些打滿補丁的歲月里,外婆依然堅持著她樸素的美學,她以她心目中的“樣式”縫補著生活。
除了縫大件衣服,外婆還會繡花,鞋墊、枕套、被面、床單、圍裙都有外婆繡的各種圖案。
外婆的“藝術靈感”來自她的內心,也來自大自然。燕子和各種鳥兒飛過頭頂,它們的叫聲和影子落在外婆的心上和手上,外婆就順手用針線把它們臨摹下來。外婆常常凝視著天空的雲朵出神,她手中的針線一動不動,布,安靜地在一旁等待著。忽然會有一聲鳥叫或別的什麼聲音,外婆如夢初醒般地把目光從雲端收回,細針密線地繡啊繡啊,要不了一會兒,天上的圖案就重現在她的手中。讀過中學的舅舅說過,你外婆的手藝是從天上學來的。
那年秋天,我上國小,外婆送給我的禮物是一雙鞋墊和一個枕套。鞋墊上繡著一汪泉水,泉邊生著一叢水仙,泉水裡游著兩條魚兒。我說,外婆,我的腳泡在水裡,會凍壞的。外婆說,孩子,泉水冬暖夏涼,冬天,你就想著腳底下有溫水流淌,夏天呢,有清涼在腳底下護著你。你走到哪裡,魚就陪你走到哪裡,有魚的地方你就不會口渴。
枕套上繡著月宮,桂花樹下,蹲著一隻兔子,它在月宮裡,在雲端,望著人間,望著我,到夜晚,它就守著我的夢境。
外婆用細針密線把天上人間的好東西都收攏來,貼緊我的身體。貼緊我身體的,是外婆密密的手紋,是她密密的心情。
直到今天,我還保存著我童年時的一雙鞋墊。那是我的私人文物。我保存著它們,保存著外婆的手紋。遺憾的是,由於時間已經過去三十年之久,它們已經變得破舊,真如文物那樣脆弱易碎。只是那泉水依舊蕩漾著,貼近它,似乎能聽見隱隱水聲,兩條小魚仍然沒有長大,一直游在歲月的深處,幾叢欲開未開的水仙,仍是欲開未開,就那樣停在外婆的呼吸里,外婆,就這樣把一種花保存在季節之外。
我讓妻子學著用針線把它們臨摹下來,仿做幾雙,一雙留下作為家庭文物,還有的讓女兒用。可是我的妻子從來沒用過針線,而且家裡多年來就沒有了針線。妻子說,商店裡多的是鞋墊,電腦畫圖也很好看。現在,誰還動手做這種活。這早已是過時的手藝了。女兒在一旁附和:早已過時了。
我買回針線,我要親手“複製”我們的文物。我把圖案臨摹在布上。然後,我一針一線地繡起來。我靜下來,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種心境。或許是孤寂和悲苦的,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澱出一種仁慈、安詳和寧靜。
我一針一線臨摹著外婆的手紋和外婆的心境。泉,淙淙地湧出來。魚,輕輕地游過來。水仙,欲開未開著,含著永遠的期待。我的手紋,努力接近和重疊著外婆的手紋。她冰涼的手從遠方伸過來,接通了我手上的溫度。注定要失傳嗎?這手藝,這手紋。
我看見天空上,永不會失傳的雲朵和月光。
我看見水裡的魚游過來,水仙欲開未開。
我隱隱觸到了外婆的手。那永不失傳的手上的溫度。

文章賞析

這是一篇敘事抒情相結合的紀實性散文。文章以外婆的針線活好為線索,讚美了外婆心靈手巧,勤勞樸實,熱愛生活的品德,表達了作者對外婆的無限懷念的真摯感情。
全文共20個自然段,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

(1—6自然段),主要寫外婆裁縫新衣時的心理和習慣。可分三層。
第一層(1—2自然段),外界評價外婆做針線活的手藝高:合身、好看、有美感、有藝術性。
第二層(3—4自然段),寫做衣如同做人,要下點功夫,心裡要有個“樣式”。這裡作者把做衣同做人相比,增強了文章的品味,也講出了外婆衣服做的好的原因,即先做好人,再去縫製好衣。這句話說到了點子上,一個連人都做不好的人,又能做什麼好事呢?
第三層(5—6自然段),寫外婆做衣的過程,始終用心體會布的心情,心裡充滿激情和期望,才能做出好衣服。寫每次縫衣外婆先洗手、穿整齊衣服,坐端正,找敞亮地方,坐在院子裡,這些都是寫外婆做衣時的習慣。正是這樣的習慣,才充分體現了外婆做人的原則。這些外在表現,映襯出內在的品質:樸素、虔誠、莊嚴。

第二部分

(7—8自然段),寫“我”穿新衣的時節和穿舊衣的心情。
回憶童年只有在盛大節日才能穿一件新衣,平時都是穿有補丁的舊衣,但也從不感到委屈,原因是那補丁是外婆精心設計縫補的:補丁的顏色、形狀簡直成了藝術品,是外婆用美縫補著生活。雖然寫“我”穿衣,實為突出外婆補衣,表面看似閒筆,仔細品味,才覺得怪有味道。

第三部分

(9—13自然段),寫外婆手巧繡花的靈感來自生活,源於大自然,表現外婆熱愛生活,喜歡大自然的品質。這是外婆手藝高超的根本。一個不熱愛生活,遠離大自然的人,心靈是乾涸的,眼睛看不見色彩,感受不到陽光的溫暖,還談什麼靈感!沒有靈感又怎能縫製出美感的新衣。第1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前12個自然段都是講外婆量、剪、裁、縫的事,到13自然段作者在前面敘述的基礎上,緊扣題目,發表了感慨:外婆縫製的是天上人間最美好的東西,穿在身上,能感受到外婆手紋的溫暖和親切。這時,我們就會品味到前面寫縫新衣,補舊衣,那都是外婆用手一針一線的佳作,也是老人一片心情。這一段在全文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四部分

(14—20自然段),寫“我”一針一線臨摹外婆的手紋和外婆的心境,讓外婆身上的美德不失傳。這一部分先寫“我”保存外婆做的一雙鞋墊,因為保存鞋墊就是保存外婆的手紋。於是“我”讓妻仿做鞋墊,可是妻又偏偏不會做,這就引出“我”親自動手“複製”,在縫繡過程中體會外婆那份仁慈、安詳和寧靜的心境,藉以抒發懷念外婆的感情。
文章由外婆做新衣、補舊衣、繡花,到外婆感悟生活、親近自然、產生靈感,最後寫保留外婆的手紋就是保留心靈手巧、勤勞樸實、熱愛生活的美德。一步一層台階,一階高比一階,感情在記實中流露,記事由情感滋潤,敘事抒情融為一體,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文中有許多語言閃爍著哲理的光芒,這都源於作者對生活的熱愛。比如第3—4,17—20自然段,和“她好像都是在用心體會布的心情”,“在那些打滿補丁的日子”,“她以她心中的‘樣式’縫補生活”,“你外婆的手藝是從天上學來的”,“貼緊我的身體的,是外婆的手紋,是她密密的心情”等語句。

作者簡介

李漢榮(1958——),當代作家。著名詩人、散文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筆名牧童、林中河,陝西勉縣人。多年來寫作詩歌約3000多首,散文2000多篇,中短小說30餘篇。1982年畢業於陝西漢中師範學院中文系。曾任略陽縣一中教師,調任略陽縣司法局副局長,自願辭官到略陽文化館當館員,後調至《漢中日報》社當編輯至今。
李漢榮李漢榮
創作成就
李漢榮多篇散文詩歌佳作入選全國及山東、上海等省市中學語文教科書。
李漢榮和他的作品(9張)
系中國作協會員,陝西省政協委員,高級編輯。李漢榮多年來寫作詩歌約3000首,散文隨筆2000多篇,中短篇小說30餘篇,在《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詩刊》、《小說月報》、《青春》、《散文》、《散文百家》、《星星》及台灣的《創世紀》、《葡萄園》、《詩世界》、《聯合報》副刊等海內外100多家報刊發表詩歌、散文、隨筆、雜文、小說約2000多篇(首)。先後獲市、省、全國各類獎項30餘次。詩歌被《詩選刊》多次轉載,收入中國作協編選的年度選本《中國最佳詩歌選》等選本,併入選北京大學編輯出版的《百年中國文學經典》、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國詩選》、中國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名篇佳作選》及台灣爾雅出版社出版的百年選本《新詩三百首》等權威選本;短篇小說曾被天津《小說月報》、河南的《小小說選刊》和長春《短篇小說選刊》轉載;散文多次被《新華文摘》、《散文選刊》、《讀者》,《中學生閱讀》、《中學生寫作》、《中學語文教學輔導》等刊物轉載數十篇,並連續十四年入選全國散文年度選本。先後出版詩集《駛向星空》(陝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獲陝西省作協第八屆505文學獎最佳作品獎)、三卷本文集《李漢榮詩文選》(由北京華藝出版社出版,文集包括詩歌卷《母親》、《想像李白》,散文卷《與天地精神往來》)。文集出版後,引起廣泛的好評和反響,《人民日報》、《文藝報》、《天津日報》、天津《散文》月刊、《綠風詩刊、《陝西日報》、《西安日報》、北京《中國經濟時報》、《民聲報》等報刊刊載了有關該文集的評論文章。英特網“搜狐”、“寫手聯盟”、“新浪”、“中華文藝”、 “作家線上”等眾多大型文藝網站均選載作品和相關評論。
著有詩集《駛向星空》、《母親》、《想像李白》,散文集《與天地精神往來》等。獲各類獎項50餘次。作品入選一百多部選集。長詩《秦嶺,命運的巨型群雕》獲1988年陝西省優秀詩歌獎。詩集《駛向星空》獲陝西省作協505文學獎最佳作品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