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法與比較法研究

外國法與比較法研究

法律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其內涵中體現調控人類法律關係之規律性的要素,具有對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均顯引導、規範作用的普適性。

基本介紹

  • 書名:外國法與比較法研究
  • 作者何勤華
  • ISBN:9787100049313
  • 類別:法律
  • 頁數:511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06-10-0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因此,法律在世界範圍內的移植,是一個古今中外都存在的歷史現象,也是世界法律發展的客觀規律。而只要有法律的移植,就必然會產生一個如何面對“外國法”的問題,也必然會出現“比較法”的思維與實踐活動。
中國曾是一個千年帝國,在其最為輝煌(如隋、唐之際)之時,只有自己的法律為他國所模仿、所借鑑、所移植,而很少從外國汲取法律知識。至近代,中國逐漸落伍,在西方列強的侵略、壓迫和掠奪之下,成為一個積貧積弱的窮國。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中國開始了向先進的西方學習的歷程,“外國法”和“比較法”便進人了中國人的視野。
在中國近代史上,最早對“外國法”和“比較法”進行介紹和研究的,是以丁韙良、林樂知、李提摩太等為代表的一批西方傳教士,隨後是林則徐、魏源、王韜等一批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再後是梁啓超、沈家本、伍廷芳等一批變法修律人士,最後是王寵惠、王世傑、吳經熊等一個法嘗家群體。他們通過創辦法學雜誌,發表法學論文,翻譯出版外國法典陽法學著作,開設外國法與比較法的課程,以及著書立說,讓中國人逐步了解、掌握外國法與比較法的知識,從而為中外法學界的溝通和交流是供了一個平台。
1949年新中國建立以後,我們在外國法與比較法研究方面曾經歷了許多挫折,比如50年代向蘇聯法學的一邊倒、60年代對外國法與比較法研究的整體否定等等。70年代末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終於從“左”的陰影中走了出來,開始對外國法與比較法全方位的研究活動,從而促進了中國立法的發達,加快了法治國建設的進程。
在上述歷史背景之下,我們編輯出版了這本《外國法與比較法研究》,試圖在當前研究外國法與比較法的運動中作出一點貢獻,為有興趣於此領域的讀者提供一個發表成果的園地和交流的平台。本書作為連續出版物,每年出版一卷,除發表一些資深的專業研究人員的成果之外,更加歡迎法律界的廣大年輕人踴躍投稿。

目錄

專題論文
中國近代比較法的誕生及其成長
法制前沿
中世紀西歐城市自治研究——近代法溯源
鎌倉時代的武家法——世紀至世紀的鎌倉幕府法
英國非執行董事注意義務的歷史沿革和當今課題——對我國獨立董事制度的借鑑意義
論德國法上的所有權保留與期待權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案件受理決定權——歷史的另一個視角
美國刑事訴訟法的憲法化——對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及其判例的解析
法學名家
斯托威爾勳爵與近代海洋法的誕生
外國法與中國法
漢語行政法學核心辭彙的流變——外國法移植與本土化的個案分析
民法“自然人”術語辨析
中外法律文化
從薩維尼到梅因——解讀歷史法學派
“博士”一詞的中外考辨——古博士、律博士與西洋博士
法學名著評述
從分化到融合:羅馬帝國後的歐陸法——《歐陸法律發達史》述評
海外法學傳真
倫奎斯特小傳——美國首席大法官
附錄
民國時期比較法論文目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