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經典:三個火槍手

外國文學經典:三個火槍手

《外國文學經典:三個火槍手》中主人公達爾大尼央是一個外省的貴族子弟,來到巴黎後加入了國王路易十三的火槍隊,並與另外三個火槍手結成了莫逆之交。王后安娜與英國首相白金漢有私情,安娜送了一串鑽石墜子給白金漢;而與王后為敵的首相黎塞留卻派人去英國偷得墜子上的兩顆鑽石,想使王后在舞會上出醜。達爾大尼央自告奮勇與三位朋友一起去英國,幾經周折終於取回墜子,保住了王后的名節。

基本介紹

  • 書名:外國文學經典:三個火槍手
  • 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
  • 頁數:792頁
  • 開本:32
  • 品牌:河南文藝出版社
  • 作者:大仲馬 (Alexandre Dumas)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65704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是一部以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傑出通俗小說。小說將宮廷爭鬥、風流韻事與三個火槍手的冒險經歷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讀來生動曲折,在藝術上塑造了一群生動鮮明、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在思想內容上也真實再現了十七世紀上半葉法國統治階級之間的明爭暗鬥、互相傾軋的政治局勢。一個多世紀以來,本書已被世界各國譯成多種文字。人事滄桑,星移斗轉,但本書始終風靡於世,膾炙人口,一直暢銷不衰,成為一部受世人推崇的世界文學名著。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譯者:李玉民
大仲馬(Alexandre Dumas),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作品數量驚人,據他自己說有400到500部甚至更多,被譽為“文壇火槍手”。其作品《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黑鬱金香》等膾炙人口、長銷不衰。大仲馬是文壇巨擘,但對法國人而言,其熱愛美食的名聲可能更甚。他耗費巨資建立的基督山城堡,因其毫無限制大排筵宴,最終只能被拍賣處理,被世人評為“寫作使其富有,耽吃使其貧困”。而在財產與健康盡失的晚年,他更以吃遍巴黎大小餐館為樂,每到一處,便寫下筆記心得,成了法國最早、也最富盛名的食評家,而各大食鋪的大廚也幾乎都成了他的好友。當時,法國各大名廚無一不稱頌大仲馬為“知音”。一方面,他是一位勤奮敬業的作家;另一方面,他是巴黎社交界名人,百無禁忌、揮霍無度、耽於口腹之慾。而這一切,最終造就了這位集文壇巨匠和美食大師於一身的絕世奇才。
李玉民,1939年生。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1964年作為新中國首批留法學生,到法國勒恩大學進修兩年。後進入教育界,任首都師範大學教授。教學之餘,從事法國純文學翻譯三十餘年,譯著五十多種,約有一千五百萬字。主要譯作:小說有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巴爾扎克的《幽谷百合》,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莫泊桑的《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等;戲劇有《繆塞戲劇選》《加繆全集·戲劇卷》等;詩歌有《艾呂雅詩選》《阿波利奈爾詩選》等六種。此外,編選並翻譯《繆塞精選集》《阿波利奈爾精選集》《紀德精選集》;主編《紀德文集》(五卷)、“法國大詩人傳記叢書”(十卷)。李玉民的譯作中,有半數作品是他首次介紹給中國讀者的。他主張文學翻譯是一種特珠的文學創作,譯作應是給讀者以文學享受的作品。

圖書目錄

譯本序
序言
主要人物表
第一章 老達爾大尼央先生的三件禮物
第二章 德·特雷維爾先生的候見廳
第三章 謁見
第四章 阿多斯的肩膀、波爾朵斯的肩帶和阿拉密斯的手絹
第五章 國王的火槍手和紅衣主教的衛士
第六章 路易十三國王陛下
第七章 火槍手的家務事
第八章 一件宮廷密謀
第九章 達爾大尼央大顯身手
第十章 十七世紀的捕鼠籠
第十一章 事情漸漸複雜起來了
第十二章 白金漢公爵喬治·維利爾斯
第十三章 博納希厄先生
第十四章 默恩的那個人
第十五章 司法人員和軍人
第十六章 掌璽大臣塞吉埃像從前那樣不止一次地尋鐘敲
第十七章 博納希厄夫婦
第十八章 情人和丈夫
第十九章 作戰計畫
第二十章 旅途中
第二十一章 溫特伯爵夫人
第二十二章 梅爾萊松舞
第二十三章 約會
第二十四章 小樓
第二十五章 波爾朵斯
第二十六章 阿拉密斯的論文
第二十七章 阿多斯的妻子
第二十八章 歸來
第二十九章 獵取裝備
第三十章 米萊狄
第三十一章 英國人和法國人
第三十二章 訴訟代理人的一餐午飯
第三十三章 使女和女主人
第三十四章 阿拉密斯和波爾朵斯的裝備
第三十五章 黑夜裡的貓全是灰色的
第三十六章 復仇夢
第三十七章 米萊狄的秘密
第三十八章 阿多斯如何毫不費事地得到了他的裝備
第三十九章 幻象
第四十章 一個可怕的幻象
第四十一章 拉羅合爾圍城戰
第四十二章 安茹葡萄酒
第四十三章 紅鴿棚客店
第四十四章 火爐煙囪管的用途
第四十五章 夫妻相會
第四十六章 聖熱爾韋棱堡
第四十七章 火槍手的會議
第四十八章 家務事
第四十九章 厄運當頭
第五十章 一個小叔子和一個嫂子的談話
第五十一章 軍官
第五十二章 囚禁的第一天
第五十三章 囚禁的第五天
第五十四章 囚禁的第三天
第五十五章 囚禁的第四天
第五十六章 囚禁的第五天
第五十七章 古典悲劇的手法
第五十八章 逃跑
第五十九章 一六二八年八月二十三日發生在朴次茅斯的事
第六十章 在法國
第六十一章 貝蒂訥的加爾默羅會女修道院
第六十二章 兩種魔鬼
第六十三章 一滴水
第六十四章 披紅披風的人
第六十五章 審判
第六十六章 執行死刑
大結局
尾聲

序言

看官賞光,我們要在這裡講的故事,主人公的姓名儘管以OS或IS結尾,卻與神話毫無關係,這是確定無疑的。
約莫一年前,為了編纂一部路易十四世的歷史,我在王家圖書館研究材料,無意中看到一本《達達尼安先生回憶錄》。這本書同那時大部分作品一樣,是在阿姆斯特丹紅石書局印發的:當時執意要講真話,義不想進巴士底獄待一段時間的作者,就只能到國外出書。這本書書名就吸引了我,我便借閱回家,一睹為快,自然是得到館長先生的同意。
這是一部奇書,但我在此無意分析,只想把它推薦給欣賞時代畫卷的那些讀者。他們在書中會看到一些堪稱大師手筆的畫像,這些畫像的背景雖說往往是軍營的房門和酒館的牆壁,但讀者不難辨認其人,就跟昂克蒂先生的歷史書中的路易十三、奧地利安娜公主、黎塞留、馬薩林等形象同樣逼真。
不過,眾所周知,能激發詩人狂放不羈思想的東西,不見得就會打動廣大讀者。別人當然會讚賞我們所指出的情節,而我們在讚賞之餘,最關注的,自不待言,正是此前誰也沒有稍微留意的事情。
達達尼安敘述他初次拜見國王火槍衛隊隊長德·特雷維爾先生,在候客廳遇到三個年輕人,名叫阿多斯、波爾托斯和阿拉密斯,他們正是在他想光榮參加的顯赫的衛隊中效力。
老實說,看到這三個外來名字,我們很驚訝,立即想到無非是化名。達達尼安用來掩飾一些可能非常顯赫的姓氏,再不然就是這三個人穿上簡單的衛士軍服的那天,一時心血來潮,出於不滿心理或者由於家境不好,選用了這種化名。
這些特別的姓名引起我們極大的好奇心,從此我們便不得消停,總想在當代著作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為此,我們查閱的書籍,單單列出書目,就能拉成整整一個篇章。也許能讓人大開眼界,可是讀者肯定沒有什麼興趣。因此,我們只能對讀者說,我們大量查閱資料而一無所獲,不免泄氣,正要放棄研究時,卻遵照我們的傑出朋友、學識淵博的保蘭·帕里斯的指點,終於找到了一部對開本的書稿,編號為4772還是4773,記不大清楚了,標題為:《德·拉費爾伯爵先生回憶錄——路易十三朝末年至路易十四朝初年大事記》。
可以想見我們該有多么高興:這部手稿,我們寄託了最後一線希望,翻到第二十三頁,果然就發現波爾托斯這個名字,翻到第二十四頁則發現阿拉密斯的名字,翻到第三十頁,又發現阿多斯的名字。
值此歷史科學高度發展的時代,居然發現根本無人知曉的一部書稿,真讓我們覺得是個奇蹟。事不宜遲,我們趕緊請求同意出版,以備不時之需:我們帶著自己的行頭,一旦進不了法蘭西學院——這是很可能的——也好拿上別人的行頭,進入文獻學和文學研究院。應當說明一下。進入研究院的請求得到恩準了;在此記上一筆,以便公開批駁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他們硬說現政府不大關心文人。
今天,我們奉獻給讀者的,是這一珍貴手稿的第一部分,並起了一個合適的書名,同時我們也保證,這一部分果如我們深信的那樣,獲得應有的成功,就緊接著發表第二部分。
教父也就是第二個父親,因此,讀者看得有趣還是無聊,都請把責任算到我們頭上,而不要怪罪德·拉費爾伯爵。
交代完這一點,就書歸正傳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