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楚(民族名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夏楚是兩個古老的民族,楚族又算是夏族的一支,這兩個古老的民族都先後在襄樊(現更名為襄陽)地域上生存繁衍,其古風俗至今仍活在襄樊民間,是寶貴的古文化遺存,活著的夏楚文物。

--穿心石、穿天節與《詩經·漢廣》。

夏民族認為石頭是神性的物質,有崇石的習俗,因而產生了大禹是從石頭裡生出來的神話傳說。又傳說大禹的母親“吞薏苡而生”大禹。這種習俗在襄樊,就是過去春天裡人們常常在漢江中尋找有孔竅的石子,用絲線穿起來,戴在婦女的頭上,祈求生子、吉祥。大人們疼愛喜歡小孩,也有用薏苡作為串珠,穿心石作為串珠,戴在小孩手腕上的。這樣,也就演變成了後來的珍珠項練和手鐲。
夏民族興起於新石器時代,那時襄陽就已有人類居住,最早的居住地是萬山,後來逐漸移到了如今的襄陽城區地域。萬山是古襄陽人的根,他們經常去萬山參加祭祀先祖的活動,順便在漢江中撿有孔竅的石子,青年男女也藉此機會交往戀愛,這種習俗傳下來就產生了鄭交甫在萬山遇漢水女神(江妃二女)贈佩珠相贈定情的神話傳說,有了以此為背景的詩歌《漢廣》。
宋代莊季裕曾記述了穿天節的盛況:“襄陽正月二十一日,謂之穿天節,雲交甫解佩之日。郡中移會漢水濱,傾城自萬山泛舟而下,婦女於灘中求小白石有穿者,以絲貫之,懸插於首,以為得子祥。”大意是說,正月二十一日的穿天節,據說就是鄭交甫與漢水女神相遇定情的日子。過穿天節時,襄樊全城的百姓都來到了萬山,乘船沿漢江而下,在漢江邊聚會,婦女們則在沙灘上撿拾有孔竅的小石頭,用絲線穿起來,戴在頭上,以祈求生孩子,吉祥幸福。《漢廣》為《詩經·周南》之第九章。詩曰:“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詩歌句末語氣助詞為“思”,相當於現在襄樊人的口語“啥”、“色”、“梭”。王應麟和聞一多非常推崇《漢廣》,認為它是楚辭的先聲,屈原的楚辭就是沿著《漢廣》詩的濫觴發展起來的。
——苞茅縮酒。
“苞茅”是產於荊山山麓南漳、保康、谷城一帶的一種茅草。楚王在這一帶立國之初,環境非常艱苦,周天子優待楚人,讓楚人上繳的貢品,就有這種廉價的茅草。用這種茅草過濾酒漿,以祭祀祖先。春秋時期周王室衰落,齊桓公糾合諸侯討伐楚人,問罪的兩條理由之一,就是楚人不向用天子貢奉苞茅,周天子“無以縮酒”。“苞茅縮酒”的遺俗,至今在南漳猶存。杜預曾解釋說:“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以酒為縮酒。”講的是這種古禮用於祭祀,方法為將酒澆灌於直立的包茅之上,表示讓祭杞的對象享用了。類似於現在把酒澆在地上,以祭奠先,把酒灑在江上,表達一種心情。
——“索瓊茅以莛篿(音亭專)兮”。
屈原《離騷》中有“索瓊茅以莛篿等(音亭專)兮,命靈氛為余占之”的詩句。說的是要請靈氛巫師為屈原占卜,占卜方法為用茅草和竹根。用茅草占卜的方法現在還存在於襄樊,叫請茅草神,即把茅草折成人形,用火烤,口念咒語,看茅草火烤時的變化,預測吉凶。用竹根占卜,楚語稱為“莛篿”。即用長三寸,直徑一寸的竹根,從中一剖為二,合而放置香爐內,然後口念咒語,把竹報舉起,扔在地下,看竹根的俯仰,以定吉凶。
——招魂續魄。
“人死如燈滅”,人死後沒有靈魂存在,人間更沒有鬼神幽靈存在。疾病禍福等與鬼神幽靈無關,這是科學的結論。但過去科學不昌明,人類對自身的生理、病理、生死等規律缺乏認識時,就力圖用假說解釋一些當時人類無法認識的現象,這就有了“招魂續魄”等現在看來是不科學的迷信做法。屈原當年也寫有《招魂》的楚辭,通過《招魂》一詩,為自己招魂,為楚懷王招魂,表現了屈原的忠君愛國之心。襄樊的荊山是楚國先王的發祥之地,招魂續魄的習俗也通過巫師僧道保存下來了。大體有招生魂(為活人招魂)、招亡魂(為死人招魂)、剪紙招魂(為患者治病)等多種招魂形式。招魂的歌詞與屈原楚辭《招魂》詞極為相似,也是向東西南北上下等方位招呼,呼喚遊魂歸來,說那裡十分險惡,只有回來,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歌辭內容與《楚辭招魂》基本相同,僅有文野雅俗之別。巫師們祭祀的神靈還有“屈原相公”,與當時屈原的身份基本相同。這些已引起了海內外學者的關注,證實了屈原確實是楚文化孕育出來的文化巨人,屈原與襄樊有十分密切的關係,襄樊的古文化也哺育了屈原成為大詩人。
——端公舞。
端公舞是保存在襄樊南漳、保康、谷城一帶的巫教祭祀舞蹈。這種巫舞是從古代楚國流傳下來的。和全國其它地方的巫舞相比,歷史更為悠久,形式也較為古樸。如巫師所用的法器“單鼓子”,就格外小些,很神秘。而山西、東北等地巫師們所用的單鼓子,就逐步變大了,變得大的顯眼,最後演變成了民間的世俗歌舞,如天津的“大鑼鼓”。
襄樊荊山下的端公舞,所用的法器還有“鉞斧刀”、“師刀子”(導旗)等。
“鉞斧刀”本是權力的象徵。浙江河姆渡文化就有“鉞斧刀”形狀的“玉斧”。夏商兩朝,最高權力的象徵仍是這種“鉞斧刀”。連東渡美洲的夏商兩朝人,後來形成了印第安“阿茲台克”等部落,其大酋長權威的象徵,也是這種“鉞斧刀”。而如今襄樊荊山下的端公舞還用這種“鉞斧刀”,竟然連續傳承了四五千年,怎能不是一個奇蹟。
“師刀子”和“引導旗”,據考證,是由夏後啟“舞代”左手持翳,右手持環演變而來,是夏族的遺風。
這些夏楚遺風至今在襄樊荊山山麓仍然活躍著,近些年來,不斷地有日本、美國的朋友不遠萬里來到襄樊荊山腹地參觀考察和拍攝電視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