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游慈恩寺

《夏日游慈恩寺》是唐代詩人劉德仁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該詩描寫了詩人在炎熱的夏日裡前往慈恩寺避暑時的見聞、感受,抒發了詩人身心得到清涼之後的愉悅之感,以及其迥出紅塵、超然物外的感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夏日游慈恩寺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劉德仁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夏日游慈恩寺
何處消長日?慈恩精舍頻①。
僧高容野客,樹密絕囂塵②。
閒上凌虛塔,相逢避暑人。
卻愁歸去路,馬跡並車輪。

注釋譯文

①精舍:佛教修行者的住處。這裡指慈恩寺。
②囂塵:指紛擾的塵世。唐白居易《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質夫不至獨宿仙遊寺》詩:“文略也從牽吏役,質夫何故戀囂塵?”

作品鑑賞

同是登塔,有避暑和證心的不同。避暑者求一時之清涼,證心者求永久之清涼,這是第一層對比。同要回去,有的人已是心地清寂,有的人復又溷入紅塵,二者卻不得不游處在一起,這是第二層對比。對比中,詩人的情趣、思想、品格也就躍然紙上了。該詩首聯“何處消長日?慈恩精舍頻”以一個反問起句,何處能夠度過這炎熱漫長的夏日,慈恩寺是一個好的去處,從而點明了詩人前往慈恩寺的緣由。但是詩人僅僅是為了避暑嗎,其實不然,接下來頸聯“僧高容野客,樹密絕囂塵”中的“絕囂塵”則是又說明了詩人慈恩寺的另一個原因:為了避免塵世的紛擾。頸聯“閒上凌虛塔,相逢避暑人”描寫了詩人在詩中的活動及見聞,閒暇時登上凌虛塔,與同來寺中避暑之人相遇。尾聯“卻愁歸去路,馬跡並車輪。”反映出了詩人對慈恩寺的留戀,有一種不捨離去之情,同時也點明了來慈恩寺避暑的人之多,與首聯的“頻”形成呼應,使文章增色不少。

作者簡介

劉德仁(約公元838年前後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後在世。相傳他是公主之子。穆宗長慶中,即有詩名。自開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貴戚皆擢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苦心為詩,尤擅五律。得仁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全唐詩》存詩二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