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文(考古遺址)
- 外文名:Archaeological Site of Chavin
- 所屬洲:南美洲
- 國家:秘魯
- 批准時間:1985年
自然氣候,文化思想,遺址特點,地理位置,建築特點,重要文物,
自然氣候
安第斯山脈縱貫國土南北,把秘魯分為三個地理區:山脈以西的沿岸區是狹長的 平原,除季節性河流河谷地區外氣候乾旱;高原區即安第斯山區,阿爾蒂普拉諾高原和全國最高的山峰──海拔6,768米的瓦斯卡蘭山都位於該區;第三個區域是占全國土地面積60%的亞馬孫林區,區內是被亞馬孫雨林覆蓋的廣闊的低地,位於山脈以東。
秘魯境內大部分河流發源於安第斯山脈,注入三個主要流域之一。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多為間歇性,斜度較高,長度較短;亞馬孫河支流的長度較長,流量較大,流出高原區後斜度降低;注入的的喀喀湖的河流則以長度短、流量大為特徵。秘魯境內最長的河流依次為烏卡亞利河、馬拉尼翁河、普圖馬約河、雅瓦里河、瓦亞加河、烏魯班巴河、曼塔羅河和亞馬孫河。
安第斯山脈的山峰是秘魯很多河流的源頭與其他赤道國家不同,秘魯的氣候不是單一的熱帶;安第斯山脈和秘魯寒流使全國各地的氣候有較大的差異。沿岸區氣候溫和、濕度高但降水量低,但該區北部氣溫和降水量都較高;高原區夏季多雨,氣溫和濕度隨海拔高度上升而下降;亞馬孫林區溫暖多雨,但南端的冬季寒冷,不是四季都有降水。因為豐富的地理和氣候形態,秘魯境內的生物多樣性極高:截至2003年,該國發現21,462種動物和植物,其中5,855種是特有種。秘魯政府設立了幾個國家公園進行保育工作。
秘魯的夏天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其中2月為全年中最熱的月份,但其月最高氣溫不會超過31℃。秘魯的冬天在每年的4月到11月,秘魯冬季的月平均溫度也只是18℃。由於氣候的多樣化,秘魯當地有著豐富多樣的風土人情。秘魯境內河流、高山眾多、並且有著熱帶雨林和沙漠等特別風貌,而秘魯的太陽神、庫斯科城、印加文化也使秘魯成為了南美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國家。
文化思想
創造了表達人間萬事萬物和人的情感的象形文字。這種象形文字主要刻在建築物、陶器上,或寫在樹皮、絹布上。在石柱、祭台、金字塔及陶器上到處都可以看到瑪雅人原始的象 形文字。瑪雅語文的辭彙十分豐富,大概有3萬多個。瑪雅文字是非常奇妙的。它既有象形,也有會意,也有形聲。它是一種兼有意形和意音功能的文字。瑪雅人已使用了紙,紙通常是用樹皮或鞣製過的鹿皮做成的。他們用這些紙編成各種書籍,其主要內容是歷史、科學和典禮儀式,有的書籍還記載當時瑪雅社會的各種情況。西班牙人在進入瑪雅地區時大肆破壞了瑪雅文化,瘋狂地燒毀瑪雅書籍,殺害瑪雅的祭司,致使瑪雅文明的寶貴財富成了一堆廢品,瑪雅文字無人認識,歷史無從考證。有一些劫後餘生的瑪雅文獻流散在世界各地。已知的有《德勒斯登古抄本》、《馬德里古抄本》、《巴黎古抄本》、《格羅利爾古抄本》、《柏林古抄本》、《紐約古抄本》等。這些古抄本的內容涉及歷史、宗教、傳說、曆法等等。通過對這些古抄本的研究,學者們判斷:南部瑪雅人和尤卡坦半島的瑪雅人之間在文化上有著密切的關係。
已經有了哲學和理想化的思想。瑪雅人與其他早期的人類一樣,原先信奉薩滿教,崇拜自然神,尤其崇拜太陽神,稱其為伊查納(Itaamna)。但瑪雅宗教是不斷發展的,後來在宗教中注入了原始的哲學和理想化的思想。
瑪雅人的理想化的思想是認為在天上有一個美滿的世界。主宰世界的神叫伊斯塔(Ixtab),他是一個非常善良、公正無私和充滿愛心的神,在他的主持下天堂里充滿了歡樂,沒有疾病、沒有憂愁、沒有痛苦,有的是充足美味的食物、寬敞的房屋、華麗的衣服。天堂你認為有多么美好就有多么美好。人要是進了天堂就是進了無所不美好無所不幸福的境界。而在地下則有一個可怕的地獄。瑪雅人對人生的哲學是: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做好事,死了就可以進天堂,反之就要下地獄,由死神清算你在人世間所造的孽。他們把地獄稱之為米特納爾(Mitnal)。地獄由死神弘豪(Hunhau)統治著。他用飢餓、嚴寒、無休止的苦役和精神上的虐待等非常殘酷的方式折磨罪人。人進天堂或下地獄完全要看人生在世時的作為。
遺址特點
地理位置
瓦奇埃克撒河和莫什納河是兩條匯流的冰河,二者交匯後,一直向東北流入亞馬遜河的主要支流中,而夏文考古遺址恰好坐落於這兩條冰河的交匯處。
遺址包括一個居民點和與之相連的一個紀念性藝術建築。居民點建於公元的第一個千年。在這一千年的歷史過程中,該居民點的居民數從只有一千左右一舉發展成為原居民人數的兩到三倍;紀念性的藝術建築物建造後,在這一千年的大部分時間中,它不斷地得以改造,並且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擴建。大約於公元後的第三個世紀的某個時間起,人們就不再使用它了。
研究中的紀念性藝術建築物包括一系列由石頭和灰泥建成的梯形地、平台和大廈。這些建築結構代表了一對廟宇綜合體,可以將它們稱為老廟和新廟。每一個綜合建築物都是一個“U”形土墩圍在露天場地外。老廟宇廣場的中心是一個圓,而新廟宇廣場的中心則是正方形,這些遺址中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廟宇綜合體建立之時,建在其內部的很多畫廊。在公元後的第一個千年中,夏文考古遺址主要用做宗教中心。在該遺址中發掘出的物品表明,此處的宗教儀式主要是如同薩滿教巫師那樣,將人化為圖騰動物,尤其是美洲虎和凱門鱷。
建築特點
在夏文考古遺址中,老廟宇建築是一個附加建築和改建後建築的綜 合體。原始建築的建立時間大約要追溯到公元前900年。這個建築被稱為老廟宇,它包括三個相互連結的土墩,形成 “U”字形結構,這個“U”字形結構正好圍繞著一塊凹陷的圓形廣場。北部的土墩橫截面為45×75米,高14米;中部的土墩橫截面為29×44米,高11米;南部的土墩橫截面為35×71米,高16米。每一個土墩內都建有畫廊。而在中部土墩的中心處,也建有一個畫廊,放置著夏文考古遺址中主要的宗教人物。該畫廊高4.5米,雕刻著花崗岩神人同形同性論的人物,這些人物明顯地帶有貓的特徵,例如,尖銳的牙齒和鋒利的爪子。此物體的尖狀底座位於畫廊的地板,頂端正好嵌入天花板上。此畫廊的上面原本也是一個畫廊。後來,上部畫廊地板上被移去一塊石頭,可能已經默認將這個畫廊當作神喻之地了。在1945年的山崩中,上層的畫廊被毀壞了。
公元前的第一個千年的歷史過程中,南部的土墩遺址得到擴建。後來,經過進一步擴建,創造出廣為人知的卡斯蒂約建築結構。
重要文物
人們在挖掘中發現,戰爭,至少是戰爭儀式,對夏文人來說極為重要。廟宇中發現的一些彩塑雕像中有矛、盾、刀、棒等多種武器形象,甚至有幾個雕像手持砍掉的人頭。由此可見當時一部分人的悲慘命運,這其中多半是些打了敗仗的人。
夏文考古遺址石板雕刻中,有塊刻有美洲虎形象的石板極為著名,而另一塊最為令人費解的當屬蘭藏獨石柱(即立碑)了。這塊石柱高達4.5米,通體用白色花崗岩雕成,底部埋藏於查文-德萬塔爾神廟的地基內,頂端直達廟頂。在這塊獨巨石上,刻有一隻貓口犬牙、大眼、長著獠牙的嘴、頭上爬滿了蛇,但手腳似人形的生物。這個生物帶有明顯的貓科動物的特徵,有人認為,這種東西上可通天堂,下可接地獄,它可能是某種神諭物,也可能是一種發源於亞馬遜的宗教崇拜。同時,人們猜測,這座神廟實際上是圍繞這座雕像建的,因此它在這個遺址上或許是矗立在原來地點的惟一的一座石雕。
考古學家在夏文北部沿海的遺蹟中,發現了大量的黑、土褐、紅色陶器。它們由夏文人製造,陶器造型最有特色的是優雅的鐙形嘴罐和粗頸瓶。鐙形嘴罐需要很高的技術水平才能製成。陶器以低浮雕裝飾,用抽象的圓環和螺旋形組成,也有抽象化的動物形象。用錘、鍛、焊加工的金製品也出現在查文藝術中,如來自蘭巴耶克谷地的長方形凸紋飾板和圓柱形王冠上的金飾。
考古學家認為,在大約公元前400年,這座神廟經過了一次修繕和一系列的修建,修繕後的規模比原來的更大,但仍呈“U”字形,正是這種結構形成了新“U”字形的平台和遺蹟,它們聚集於正方形的廣場上,形成了新廟宇。但是,大約公元前200年,夏文文明開始衰落,村落建設停頓下來。這座著名的神廟,當地的人們也不再用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