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夏夜示外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席佩蘭
- 作品出處:《長真閣詩稿》
作品原文,作品簡注,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夏夜示外①
夜深衣薄露華凝②,屢欲催眠恐未應。
恰有天風解人意,窗前吹滅讀書燈。
作品簡注
①外:外子,古代妻子對丈夫稱“外”。此處指作者之夫孫原湘。
②露華:露水。
作品賞析
首句寫夜景。夏天的夜晚,孫原湘坐在窗戶旁看書入迷,多情的妻子也坐在一旁,紅袖添香,伴陪著夫君。夜漸深沉,氤氳的露氣凝結成了一粒粒小露珠,屋裡的寒意也越來越重了,可是,好學不倦的夫君穿著單薄的衣衫卻渾然不覺,依舊對著一燈如豆,伏案攻讀。溫柔賢淑的妻子見此情景,怎能不為夫君擔心呢?
次句詩就寫了女主人公的心情。陪伴左右的妻子擔心丈夫會著涼,更擔心丈夫熬夜太久勞累傷身,她屢次想催促夫君入睡,可是,又恐怕丈夫未必肯答應,甚至會因此而受丈夫責怪,於是,只得一次又一次地默然作罷了。一個“屢”字,不僅暗示出夜越來越深,同時也表現出女詩人心中始終縈念著夫君,對丈夫一往情深。而一個“恐”字,則把女詩人既關心夫君又怕受其責怪的矛盾心情,坦誠地表露了出來。“屢”、“恐” 二字聯繫起來,似乎還暗示出這一對恩愛情侶以往也不止一次地發生過這種“愛的矛盾” :妻子因愛惜丈夫的身體經常勸丈夫不要熬夜太晚,丈夫卻因愛看書而顯得執拗不聽規勸。今天晚上的矛盾,看來不過是以往同類矛盾的再現和繼續罷了。這兩句詩給讀者造成了一個懸念:這一矛盾到底會如何解決呢?
末兩句詩中,一個偶然發生的戲劇性變化終於使這一矛盾得到出人意外又令人滿意的解決:女主人公正擔心猶豫時,恰好一陣深夜的涼風颳進窗戶,把窗前那盞讀書燈給吹滅,這樣一來,酷愛讀書的夫君將不得不上床休息了。一個“恰”字,跌宕生波,使第三句轉折自然,也流露出妻子得遂心愿的欣喜之情;而“ 解人意”一語,則運用擬人手法,移情於物,表白了自己對丈夫體貼入微而又極為敬重的心情。看來,女主人公心裡早就想吹滅那盞油燈,讓夫君休息,只是出於對夫君的敬重,才沒有那樣做罷了。
這首詩,語言清新雅潔,感情真摯深婉,以精巧的構思表達出溫馨的人情味,深深沁入讀者的心扉。
作者簡介
席佩蘭(1760~1829後)名蕊珠,字韻芬, 一字遺華,號浣雲、道華、佩蘭等,清代昭文(今江蘇常熟)人。內閣中書席寶箴孫女,常熟孫原湘妻。夫婦倡隨,名重一時。善畫蘭,自號佩蘭,遂以字行。詩作“字字出於性靈,不拾古人牙慧,而能天機清妙,音節琮琤”(袁枚《長真閣集題辭》),為袁枚女弟子中詩才最著者。著有《長真閣集》七卷、《傍杏樓調琴草》等。《長真閣集》卷首有袁枚的題詞,稱“似此詩才,不獨閨中罕有其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