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山陵園是經莆田市政府、福建省民政廳批准,由莆田市誠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一期占地200多畝,投資1.5億元,是融宗教文化、園林藝術、追思悼祖、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現代化管理多功能的生態陵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壺山陵園
- 地理位置:福建省莆田市
- 占地面積:200餘畝
- 著名景點:孝道文化廣場
開發現狀,景區介紹,意義分述,行業意義,社會意義,歷史意義,
開發現狀
壺山陵園是經莆田市政府、福建省民政廳批准,由莆田市誠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總投資3億元,一期占地200畝,已投資1.5億元,是融宗教文化、園林藝術、追思悼祖、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現代化管理多功能的生態陵園。
壺山陵園它為逝者營造一種安樂祥和的有序空間,為生者緬懷親人提供了一處肅穆的理想環境,它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土地資源和我們一代人最新的殯葬文化。
壺山陵園位於壺公山下,該山距離市區僅11公里,有專車道直達其巔,交通十分便利。巍巍壺公山,以雄奇壯觀而遠近聞名。幾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為之傾倒,留下了名篇佳作,如黃滔的“嘉名光列土,秀氣產群賢。”翁承贊的“井邑斜連北,蓬瀛直倚東。秋高岩溜白,月出海波紅。”鄭岳的“凌晨登絕嶺,遙見八壺青。屹立撐霄漢,盤迥障渤溟。郭尚先的“重煙隱約辨城東,日射壺公分外紅。夕載相思畫不得,繞濠三里荔枝風。”壺公山也因此成為名山,成為莆田“文獻名邦”的象徵。壺公山腳下,萬畝果樹成蔭,田間蔬菜一片綠油油,木蘭溪水如同白綢帶在飄蕩,登臨山頂,莆陽風光盡收眼底,一幅江南水鄉秀麗景色,正如宋代朱熹經莆望見壺山所言,“莆人物之盛,皆茲山之秀所鐘也”。 相傳柯潛小時愚,見到壺公山後,忽然“聰明花”開,中了狀元。因此,莆田人有句俗語:“看見壺公山,聰明花會開”。
壺山陵園背山面海,形如“金交椅”,“左青龍、右白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藏風聚氣的龍祉福地。數位易經大師、風水先生踏察後云:“風水寶地,氣勢磅礴,實乃安息之佳地”。
園區經由專業人員精心設計,內有蓮花池、地藏王殿、觀音石雕等,設計風格典雅,全部寓意於弘揚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探求現代文化理念,充分體現了現代化生態陵園的氣息。園內雄偉的建築,別致的牌、坊、亭以其有限的空間,向人們詮釋著無盡的思念。令人有置身於四度空間之中,塵世盡拋,冥冥之中似有一股力量引導向前,只覺栩生光明,似已將軀殼擺脫,凌空想望,心自清明,澄靜頓悟。強化園林綠化,建好人生後花園,充分體現現代生態園是壺山陵園規劃的又一突出特色,整個園區蒼松翠柏,草坪綠地,各種名貴花卉、藤木層層疊疊,樹木花草並種,綠化美化同行,達到四季常青,園內小橋流水,曲徑通幽,禪房鐘聲,風吹林動,蟬鼓蛙鳴,寧靜幽雅,勝似再世天堂。
惠及莆田,福澤八方的壺山陵園,必將成為崇尚孝道的莆田後人為祖輩盡孝的龍祉福地。
景區介紹
壺山陵園以“建文化陵園,創陵園文化”為企業發展定位,將傳統的殯葬文化與現代經營理念相結合,運用現代企業經營模式進行經營管理,將打造國內外殯葬行業的一個品牌。壺山陵園陵區集、亭、樓、壁、墓、樹、草坪葬於一體,辟有分類的紀念墓區和孝道文化廣場。傳統的古典建築、優美的庭院景色,獨特的人文景觀以及風格迥異的藝術碑雕,使整個陵園氣勢恢宏、風範典雅。舉目紅花綠草、金魚白鴿,處處亭台樓閣、小橋流水,自然美景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成為國內獨特的一座人文紀念公園。
人文景觀
壺山陵園為充分發揮烈士紀念設施“褒揚烈士、教育民眾”的主題功能,根據荔城區零散烈士紀念設施搶救保護規劃方案,烈士墓管護採取遷移集中安葬管護和個人管護相結合。散葬烈士墓原則上遷移整合到壺山陵園集中管理保護,便以褒揚烈士精神。無償的為烈士提供安息場所,並依託壺山陵園按照環境共生、文脈集成、人文精神進行建設。整個陵園建設工程已於2013年12月10日完工,形成對烈士紀念設施的長效保護。是一處“仰社會名人,尋文化之根”的人文紀念公園。
2013年12月16日壺山陵園特批土地建烈士陵園集中管護烈士墓。青山埋忠骨,肝膽昭後人。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12月16日,荔城區在壺山陵園公益墓區新建烈士陵園舉行散葬烈士墓集中遷葬儀式。參加儀式人員向先烈們默哀,敬獻寄思花,以表達敬仰之情。
零散烈士墓規模小、分散廣,有50%以上烈士散葬在山間鄉野,部分散葬墓損毀程度比較大。為搶救保護零散烈士紀念設施,荔城區各級財政安排專項經費41.5萬元,並在壺山陵園公益墓區新建烈士陵園。對26個自願管護烈士墓給予一次性修繕補助費2000元,對後卓墓群內32個烈士墓、沙坂墓群10個烈士墓以及12個自願遷移烈士墓,統一遷移集中安葬烈士陵園,實行有效管理保護,方便民眾瞻仰憑弔。烈士陵園建成後將成為集“祭奠英魂、緬懷英烈、宣傳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這次集中遷葬共54名烈士,他們當中既有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戰場上英勇殺敵的英雄,也有在和平年代為保護國家和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臨危不懼的勇士。散葬烈士墓遷移按照莆田民間傳統殯葬儀式舉行,在冬至前完成遷移任務,並在安放烈士遺骸“金斗瓮”上覆蓋國旗,在運送烈士遺骸的車輛上懸掛“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英烈千秋,後人敬仰”橫幅,營造嚴肅莊重的氛圍。
烈士親屬林瑞香說,散葬烈士墓集中到陵園管理,方便了祭掃,感謝政府為烈士家屬辦了一件好事實事。
零散烈士墓規模小、分散廣,有50%以上烈士散葬在山間鄉野,部分散葬墓損毀程度比較大。為搶救保護零散烈士紀念設施,荔城區各級財政安排專項經費41.5萬元,並在壺山陵園公益墓區新建烈士陵園。對26個自願管護烈士墓給予一次性修繕補助費2000元,對後卓墓群內32個烈士墓、沙坂墓群10個烈士墓以及12個自願遷移烈士墓,統一遷移集中安葬烈士陵園,實行有效管理保護,方便民眾瞻仰憑弔。烈士陵園建成後將成為集“祭奠英魂、緬懷英烈、宣傳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這次集中遷葬共54名烈士,他們當中既有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戰場上英勇殺敵的英雄,也有在和平年代為保護國家和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臨危不懼的勇士。散葬烈士墓遷移按照莆田民間傳統殯葬儀式舉行,在冬至前完成遷移任務,並在安放烈士遺骸“金斗瓮”上覆蓋國旗,在運送烈士遺骸的車輛上懸掛“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英烈千秋,後人敬仰”橫幅,營造嚴肅莊重的氛圍。
烈士親屬林瑞香說,散葬烈士墓集中到陵園管理,方便了祭掃,感謝政府為烈士家屬辦了一件好事實事。
據介紹,為讓散落在山間鄉野的烈士“回家”,壺山陵園無償提供烈士遺骸運送車輛,無償提供500平方米公益地作為烈士安息地,並按照“環境共生、文脈繼承、人文精神”進行建設,使烈士紀念場所形成莊嚴肅穆、簡樸大方、寧靜優美的環境。整個烈士陵園建設工程在今年底前竣工,2014年清明節將舉行公祭儀式。
圖為壺山陵園管理人員冒雨給烈士墓披上寄思花。
圖為壺山陵園管理人員冒雨給烈士墓披上寄思花。
2014年4月2日為深切緬懷烈士,在全社會進一步弘揚烈士精神,集成發揚革命傳統,增強廣大人民民眾愛國主義情感。
莆田十中校團委自發組織團員,學生會學生今日到我園參觀學習。並為現有的54名烈士們獻花寄託哀思。
.
.
【追憶先驅,情潤清明】又是一個溫暖和諧、萬物復甦的春天來臨。
2014年4月3日莆田市荔城區區委副書記林修嵐、區政府鄭副區長、區民政局局、區教育局、人民武裝部領導、區雙擁辦、莆田武警支隊代表、壺山雷達部隊官兵代表、新度分管領導、新度鎮大坂村小學生代表、烈士家屬代表、市電視台、區電視台記者、新聞宣傳報導員等100多人踏著輕盈的腳步來到鮮花盛開、景色美麗的壺山陵園,舉行“烈士園清明公祭”活動。
意義分述
行業意義
在中國現代公墓業的改革發展中,壺山陵園目標站在行業的最前沿,不斷探索新的理念和模式,努力參加國內外交流,改變了傳統行業在人們心目的固有形象,更將中國殯葬業的成就,加入了世界現代殯葬業的行列。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壺山陵園毫無保留地與業內同行交流管理經驗和經營理念,以期提高中國殯葬業的整體水平。
社會意義
這些年,壺山陵園身處歷來被邊緣化的殯葬行業,但是卻從來沒有把自己邊緣化。各種對特殊群體的關愛場所和公益基金,都昭示著壺山陵園回饋社會的博大胸懷和真誠愛心。我們還在探索如何把陵園辦成生命教育基地、公益活動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一座社會的大學堂,體現出更多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