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信息
所屬地區: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壯族麻江型銅鼓鑄造技藝
沿革 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上朝社區平治村板才屯壯族農民韋啟初、韋啟叄兄弟,採用沙模鑄造方法攻克了銅鼓鑄造中的道道難關,於2003年成功鑄造出麻江型銅鼓。
沿革
上朝地處環江北部,與貴州省荔波縣接壤,大環江河蜿蜒穿過。這裡有著豐富的煤炭及鉛鋅礦資源,明代以來官方就一直在這裡採礦並冶煉,民間鑄造業十分活躍。在廣西享有盛名的環江鐵鍋,就出自這裡。韋啟初兄弟出生於鑄造世家,祖、父都是鑄造高手。
特別是父親韋政權(1916-1988),不僅木工、鐵工、建築樣樣在行,尤其精於鑄造,泥模、沙模及冶煉技術,在那一帶是頂尖髙手。
1952年,韋政權因鑄造技術高超,被上朝鐵鍋廠看中,從一個鄉村農民一躍成為該廠鑄造技術員,在鐵鍋廠工作達十年之久。韋啟初兄弟從小耳濡目染,國中畢業時,就幾乎學到了父親的全部技術。
1985年,韋啟初兄弟在父親指導下,開始了鑄造生涯。先是用泥模、沙模鑄造鋁鍋、鐵鍋,幾年以後,轉向銅九龍杯、雙魚銅洗的仿製,均獲得成功,所仿的雙魚噴水銅洗可以亂真。
1993年,兄弟倆在一個貴州人那裡見到一面銅鼓,被銅鼓的精美所吸引,從而萌發了仿製古代銅鼓的念頭。回家後不久開始用沙模試鑄,但因不成功而作罷。
沙模鑄造 沙模鑄造在我國是一種傳統的鑄造工藝,民間套用非常普遍。沙模鑄造也稱為“翻砂”,是將熔化的金屬澆灌入鑄型空腔中,冷卻凝固後而獲得產品的生產方法。製造鑄鐵件通常採用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為主,並與粘結劑、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須具有一定的粘合強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狀並能抵禦高溫鐵水的沖刷而不會崩塌。
為了在砂型內塑成與鑄件形狀相符的空腔,必須先用木材製成模型,稱為木模。熾熱的鐵水冷卻後體積會縮小,因此,木模的尺寸需要在鑄件原尺寸的基礎上按收縮率加大,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相應加厚。空心的鑄件需要製成砂芯子和相應的芯子木模。有了木模,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鑄造也稱為“翻砂”)。
在製造砂型時,要考慮上下砂箱怎樣分開才能把木模取出,還要考慮鐵水從什麼地方流入,怎樣灌滿空腔以便得到優質的鑄件。砂型製成後,就可以澆注,也就是將鐵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壯族民間多用此法來鑄造犁頭、鐵鍋等。
沙模鑄造
突破 2000年,韋氏兄弟再次投入銅鼓鑄造。這次攻關,從選沙到制模、進而到鑄造的整個工藝流程,都反覆揣摩、反覆試驗,在歷經數不清的失敗之後,終於在2003年取得了重大突破,鑄造出外覌幾能亂真的麻江型銅鼓。
突破
特色 韋氏兄弟鑄造銅鼓的特色在於銅鼓模具,包括底座、外筒套、鼓身模、內筒套、鼓面模和模蓋。特徵在於圓盤底座縱向剖面呈“凸”形,圓筒狀的內套筒豎直安裝在圓盤底座的中央。筒身比鼓身模低,上端封口,鼓身模豎直安裝在以內套筒為中心的“凸”形圓盤底座上。鼓身模組為兩塊,呈扇形對接圍成。圓筒狀的外筒豎直套接在“凸”形圓盤底座的凸肩上,其筒身比鼓身模高,由至少兩塊扇形外模組連線圍成。模蓋呈翻蓋式,活動式連線在與底座相連的支架上,並與外套筒上連線埠相配接。
特色
工藝 製作好模具,即可進行鑄鼓。鑄鼓程式如下:
工藝
1、將底座以及連線底座和模蓋的支架平放在地上;
2、將內套筒豎直安裝連線在圓盤底座的中央,由鼓身模組對接圍成的鼓身模豎直安裝在以內套筒為中心的“凸”形圓盤底座的凸台上;
3、將四塊扇形外模組(鼓身外范)包住鼓身模,用螺栓連線扣將外模組擰緊安裝好;
4、往鼓身模內、外由內套筒和外套筒圍成的空隙倒入沙子並夯實;
5、將鼓面模平放在鼓身模連線埠,蓋上模蓋,並向模蓋內充填沙子,在充填沙子時,在四個方位預留有澆鑄孔;
7、沙子充填好後,翻起模蓋,拆開外套筒,取出鼓面模和鼓身模,修補好外筒套沙模內壁、模蓋底面沙模,並壓制事先做好的各種銅鼓花紋圖案;
8、再次裝上外套筒模組,及模蓋,從模蓋的澆鑄孔同時往內澆注銅水,直到注滿為止;
9、冷卻後,打開模具,取出澆鑄好的銅鼓,完成一次銅鼓的澆鑄過程;
10、焊接鼓耳及鼓面立體裝飾如蛙飾等,並對銅鼓進行外部、內部修飾並適當調音,對銅鼓進行表面作舊。
優點 這種鑄造方法的最大好處是:
優點
1、模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行。
2、模具散熱性好,內套筒具有散熱的功能,而用沙子做成的沙模,透氣性能大大優於泥模,澆鑄時能快速冷卻,澆鑄時間也大為縮短,氣隔問題也易於解決。用這種方法鑄造出來的銅鼓,壁厚與傳世銅鼓相當,有的甚至比傳世銅鼓還薄。
3、鑄造的效率高,既成本低廉,又方便快捷。與泥模、陶模相比,泥模的製作及乾燥,少說也得十天半月。倘若澆鑄失敗,這泥模就得作廢,又要重新制模,再讓其陰乾,才能再鑄。沙模就便利多了,從在底座上安裝鼓心模具開始,到夯實沙子、刻印紋飾、澆鑄,三個小時左右即可完成。若澆鑄不成功,則可立即清理模具,重新裝沙、夯實,幾個小時後又可澆鑄。沙子可反覆利用,不象泥模那樣用一次後就廢棄不用了。廣西博物館委託韋氏兄弟鑄造一面直徑110厘米的大銅鼓,一個月就做好了。由於是第一次做那么大的鼓,第一次澆鑄時某部位的鼓壁銅水沒流到,沒成功。兩天后經修整沙模,再澆鑄,很快就成功了。
4、改進了傳統的翻沙工藝,模具的各部件都可以用金屬材料製成,因此模具是相對永久性的,可反覆使用。當然,銅鼓的尺寸不同,模具的尺寸也不同。直徑60厘米的銅鼓和直徑110厘米要做不同尺寸的模具。
這一方法的關鍵,在於沙子濕度的掌握。所用的沙子取自附近的大環江河,經過仔細篩選。過乾不但無法在模中成型,就是成型了也易於被銅水衝垮。這就要掌握一個科學的方法,這是韋氏兄弟經過無數次實驗才掌握的。
創新 在成功鑄造麻江型銅鼓的基礎上,韋啟初兄弟又開始進行大型銅鼓的鑄造試驗。2006年5月,他們受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舘的委託,為自治區文化廳鑄造一面面徑為110厘米、高60厘米的大銅鼓,作為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的禮物,於2006年6月北京舉辦“廣西文化舟”活動時贈送給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圖案、型式等由廣西博物館提供。經過20多天的艱苦努力,在經歷了兩次失敗之後,他們終於成功地鑄造出這面大銅鼓,從而把自己的銅鼓鑄造技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此後用這個模具陸續鑄造了四面直徑110厘米的大銅鼓,其中一面被白褲瑤購去,兩面賣給貴州,一面被河池市紀念館收藏。
創新
韋氏兄弟鑄造的銅鼓為民間的壯族、瑤族百姓認可,這是最難能可貴的。白褲瑤族原來破舊的銅鼓將會漸漸被取代,由於韋氏兄弟的銅鼓鑄造精良,今後也會不斷產生新的用戶。韋氏兄弟繼承了傳統工藝,又有所創新發展,除了鑄造技術,在調音技術、銅料等方面有獨到的探索並取得成功。廣西少數民族使用銅鼓的情況不同,白褲瑤族追求鼓聲響亮、悠長,而壯族則不同,河池的壯族使用銅鼓,講究音調,通常有四個調,可以演奏樂曲,而白褲瑤族的銅鼓主要是伴奏。韋氏兄弟鑄造的銅鼓已經能調出四個音,由於使用了新的材料,新鑄造銅鼓的音色、音質都比老銅鼓好,聲音持續時間也比老銅鼓長。這是一個很難的創新發展。
貢獻 民間使用銅鼓是銅鼓文化的基礎。廣西民間銅鼓傳統的使用場合是喜慶、祭祀和喪葬,這些活動的舉辦以及活動中銅鼓的使用,與人們千百年來的傳統覌念密切關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文化不可避免收到衝擊和影響,結局往往是不容樂觀,銅鼓文化也不例外。但是,隨著政府對文化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強,國家和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的實施,特別是韋氏兄弟成功地複製出古代銅鼓,使得已經消失了的銅鼓鑄造技術得到恢復,銅鼓文化千百年來又得到延續和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
貢獻
銅鼓將成為一張亮麗的名片,代表這個地區、這個民族的文化特徵。2006年廣西文化舟以韋氏兄弟鑄造的大銅鼓作為禮物送給北京市委、市政府,2007年內蒙古自治區四十周年大慶、今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大慶,都以韋氏兄弟鑄造的大銅鼓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的主要賀禮。可以預見的是,大銅鼓今後會越造越大,不僅是重要禮物,而且會成為城市裝飾的新內容。
除了實用的銅鼓,今後,在民族工藝品的領域,韋氏兄弟的鑄造技術也會有新的套用和開拓,到目前為止,韋氏兄弟已經鑄造了100餘面直徑約20厘米的小銅鼓作為工藝品出售,是很好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小禮物。韋氏兄弟已經生產出有不同的四個音的銅鼓,今後,如果在這方面進一步加強科學研究,有社會有關方面的支持,韋氏兄弟在定音銅鼓的鑄造上一定有所突破發展。
2008年12月9日二廣西壯族自治區50周年大慶之日,來自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上朝社區的壯族農民韋啟初、韋啟叄兩兄弟,懷著對廣西的深情厚愛,用傳統工藝方法鑄造了一面直徑達2.08米、重量達一噸的特大銅鼓,作為祝賀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大慶的紀念品。據悉,這是目前民間少數民族用傳統工藝製作的能夠使用的最大的銅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