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打扁擔

壯族打扁擔

壯族打扁擔,又稱壯族扁擔舞,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都安、馬山東蘭、南丹等縣。在壯族地區馬山、都安等縣的山鄉村寨,每逢春節,曬穀場上,街頭巷尾,到處都可以聽到扁擔的敲擊聲,節奏強烈有力,聲響清脆高亢,非常熱鬧。尤其是晚上,到處燈火,山寨沸騰,扁擔聲合著輕快悅耳的竹筒伴奏聲、村姑的歡笑聲、伯娘的讚揚聲,匯成歡樂幸福的聲浪,震撼山谷,激盪人心。這就是深受壯族人民喜愛,聞名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壯族打扁擔盛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壯族打扁擔
  • 遺產編號: 74
  • 申報地區:  都安瑤族自治縣
  • 申報日期:  2008年
遺產信息,沿革,表演形式,表演內容,不同打法,都安壯族打扁擔,馬山壯族打扁擔,

遺產信息

項目名稱 壯族打扁擔所屬性質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壯族打扁擔壯族打扁擔
遺產編號 74
申報日期2008年

沿革

過去的扁擔舞不是用扁擔在板凳上敲擊,而是用杵敲擊木臼(用一塊大木,中間挖空,用以舂米),所以打扁擔壯語又叫“谷榔”(舂米的臼,壯語叫“谷榔”)。唐人劉恂在《嶺表錄異》里寫道:“廣南有舂堂,以渾木刳為槽,一槽兩邊約十杵,男女間立,以舂稻糧,敲磕槽弦,皆有偏拍。槽聲若鼓,聞於數里,雖思婦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瀏亮也。”可見唐代的“舂堂”是古代壯族人民舂米勞動的生動寫照。隨著歷史的發展,才逐步演變成了今天的扁擔舞。至今仍流行於德保縣的’舂米舞”,平果縣的“打礱舞”,寧明縣的“經礱舞”,都基本上保持了古代“舂堂”的特點。因為嘹亮的槽聲預示著壯家的豐收和興旺,故有“正月舂堂鬧轟轟,今年到處禾黍豐”的諺語。
馬上壯族打扁擔馬上壯族打扁擔

表演形式

在壯族地區馬山、都安等縣的山鄉村寨,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元宵節期間舉行表演,場地是在村前的曬穀場上。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均取雙數,多是婦女。出場表演時,舞者手持扁擔,相向而立,圍著一條長一丈多、寬一尺的木槽或板凳,大家口喊呼,於是上下左右相互打擊,邊打邊唱邊舞,模擬農事活動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穀、舂米等姿勢動作。舞者時而雙人對打,時而四人交叉對打,時而多人連打;有站、蹲、弓步、轉身打等,輕重、強弱、快慢錯落有致,動作優美自然,整個舞蹈優美清新。
壯族打扁擔壯族打扁擔

表演內容

按照壯學宗師黃現璠所言:“壯族扁擔舞,是一面歌唱,一面舞蹈,內容分為四節,以壯語說,一為‘分假’,即“插秧”;二為‘分水’,即車水上田;三為‘法(提手旁加法字)厚’,即收割打穀;四為“敦厚”,即拿谷舂米。是以藝術形式將農民從種穀到舂米的過程表演出來。表演時婦女每人持一條舂米之木杵,撞打在長形之木舂上,還用竹筒配打成節奏。初名“谷榔”,壯語‘谷’是‘做’的意思。‘榔’為舂米槽。後來感到木杵太笨重,不便舞動,改用扁擔來打,乃易名‘打虜烈’。‘虜烈’為打扁擔之聲。表演者一面打,一面唱。”(引自黃現璠等著《壯族通史》第596頁)
壯族打扁擔壯族打扁擔

不同打法

壯族打扁擔又叫“打虜列”、“谷榔”、“打榔”(均為壯語譯音),是一種民眾自娛性民間舞蹈形式。特別是中、老年婦女打扁擔,更為出色。打扁擔時,至少四人一組,多則十人、八人均可,在一條長板凳上互相敲擊。

都安壯族打扁擔

流行於都安縣的壯族打扁擔,有六種不同的基本打法,分別為 “虜列丈”、“虜列分阜”、“虜列分水”、“虜列分四”、“虜列分候”、“虜列高花(均為壯語譯音)。內容表現插秧、收割、打穀、舂米等勞動過程和歡樂情緒。舞時,僅以竹筒的敲擊聲作伴奏,其形式與高山族的杵樂有些相似。打扁擔沒有更多的舞蹈姿態和隊形變化,主要以其獨特的節奏變化,上下交織的打法和強烈的音響效果,博得民眾的歡迎。
馬山壯族打扁擔馬山壯族打扁擔

馬山壯族打扁擔

作為民間藝術的壯族打扁擔,最基本的動作就是兩根扁擔對打,發出聲音,愉悅觀眾。可以想像得出,這種源於民間的舞蹈,起初是多么單調。但它能在馬山縣這塊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長盛不衰,並且越打越精彩,越來越受到外界的青睞,頻頻登上現代文娛大舞台,是什麼賦予它們不歇的生命力?12月4日上午,馬山縣加方鄉扁擔舞藝人韋文耀給了記者一個答案:創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