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會試受命作考試官》是明代詩人金幼孜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壬辰會試受命作考試官
- 作者:金幼孜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詩
《壬辰會試受命作考試官》是明代詩人金幼孜創作的一首詩。
《壬辰會試受命作考試官》是明代詩人金幼孜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恭承詔命簡群英,慚以非才秉鑒衡。五夜奎光垂玉座,九重曙色動霓旌。明時養士關興運,此日掄材系聖情。不獨有周歌棫樸,朝陽佇聽鳳凰鳴。2作者簡介金幼孜,名善,以字行...
會試考試的第一名是“會元”,通過會試考試者再進入最後的殿試。清順治壬辰科會元木匾,此匾的主人是程可則,康熙壬辰科會試頭名,字彥揆,號石曜,廣東南海人,但以磨勘除名,因首藝不遵傳注也。累遷為郎中,出任廣西桂林府知府,他為官以機敏幹練出名。程可則的詩、文在當時很有名氣,是“嶺南七子”之一。
李 朴,道光十一年(1831年)舉人,十二年壬辰(1832年)恩賜國子監學正。王恩泰,道光十四年(1834年)舉人,官河南鞏縣知縣。葉錫麟,道光十七年(1837年)舉人,官高苑縣教諭。安慶瀾,道光十七年(1837年)舉人,見進士。傅 浚,道光二十年(1840年)舉人。浦雯若,道光二十年(1840年)舉人。任文鑒,天元...
永樂十年(1412年),金幼孜為壬辰科會試考官,號稱得人。二月一日(3月13日),閣臣胡廣、黃淮、楊榮、楊士奇、金幼孜五人皆賜誥命,推恩先世。金幼孜父金守正贈右春坊右諭德,母陳氏、故妻孔氏皆贈宜人,生母羅氏封太宜人。永樂十一年(1413年),金幼孜再隨明成祖駕幸北京。永樂十二年(1414年)三月,...
周乾,又作周旋,字號生卒不詳,江蘇上元縣人(今南京江寧區) 。明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科武狀元,官職不詳。其家鄉還有“魁星閣”和“青雲接武”等牌樓,成為河樂柳氏民居的一道人文景觀。人物評價 嘉靖皇帝於十一年四月,命翰林院侍講學士廖道南,修撰王用賓為武舉考試官。命此科會試武舉取60人。據《上元江寧兩縣誌...
據《玉堂叢語》記載,彭華做詹事府詹事的時候,正趕上成化壬辰殿試,他參與了讀卷,同鄉人劉震應當名列第一。彭時這時正在內閣,為了避嫌,打算把劉震放在二甲,彭華說:“舉薦人才連自己的親人也可不避,劉震不過是同鄉,有什麼嫌可避?”最後就把劉震取為一甲第二,有見識的人都說彭華有宰相的器量。去世傳說 ...
謝昌鑒(謝墉長子),字軒鑄,1751年出生,天才少年,乾隆庚寅(1770)浙江“中式考”舉人,年19歲。幼承家學,能全通經史百家,詩文學習漢魏六朝,壬辰(1772)禮闈報罷(進士科舉落第),在北京遘遇疾而卒,年21歲。(阮文達《輶軒錄》)。繁體字“鑒”有金字旁,屬於金字輩。謝恭銘(謝墉次子),字壽紳,...
1892年,湯壽潛赴壬辰科會試,得中第十名貢生,殿試二甲,賜進士出身,朝考二等,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在國史館任協修。 1894年 湯庶吉士期滿,以知縣銜歸部銓選,授安徽青陽知縣。知縣雖為七品小官,卻是當時科舉仕途中的必經階梯,是學子們寒窗苦讀的夙願。湯卻淡泊名利,到任三月余,以親老不樂就養,遂乞歸。接著...
《冬餘經說》·十二卷,編修邵晉涵家藏本。清朝邵向榮撰。向榮字東葵,餘姚人。康熙壬辰會試中式舉人,官鎮海縣教諭。此書雜釋諸經。古籍簡介 《冬餘經說》·十二卷(編修邵晉涵家藏本)四庫提要 清朝邵向榮撰。向榮字東葵,餘姚人。康熙壬辰會試中式舉人,官鎮海縣教諭。此書雜釋諸經,凡《易說》二卷、《...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京赴考,參加壬辰恩科會試,經過一系列激烈競技,殿試所有武科均得第一,欽點進士及第一甲第一名,高中狀元。李威光狀元及第後,皇帝極為器重,起先留他在京城授其御前頭等侍衛,警衛金鑾殿,並隨皇帝去郊區狩獵,是警衛皇帝最親近的侍衛官。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授他為廣西提標左營游擊。
劉崐為官政績卓然,如在內憂外患之際受命於湖南巡撫,催辦糧餉弱,鎮壓會黨起事,彈劾地方官吏、監督籍內官員、督修《湖南通志》,請求從祠名宦鄉賢等政務做得可圈可點。劉崐是當時著名的文人,曾謂“凡人之有求於我者,皆使我有求於人者也。因人之求而求人之求,而我失其為我也,可不戒哉!”其操守如此...
洪啟睿(1556-1616),字爾介,號原,英都人。明萬曆壬辰科會試第一名(會元),殿試二甲第一名進士(傳臚),授禮部主事,晉祠祭司郎中。並受命視學兩浙,後轉任金衢道守。因其“為官秉正,察吏戢奸,蕩滌苛煩”,升兩浙按察使、浙江左布政。治浙期間,“浙東飢,浙西澇”,他請求朝廷蠲免錢糧,不辭勞苦...
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三月春闈,首次參加壬辰科正科會試,考中進士,卯辰聯捷。三月二十四日參加殿試,三月二十八日中榜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任陝西延安府清澗縣令。清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任丁酉科陝西省同考試官。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任工部虞衡司主事加一級。清...
’副主考幡然曰:‘然則中矣!’其實我兩人均未見爾文,故曰一讀耳。”不過,“查《年譜》,鄉試中式在道光元年辛巳,筆記誤作壬辰,又題名亦錯寫為俞廷燮”(2頁)。第三次,道光十三年,年已五十九歲俞正燮又一次參加會試。史載“三月丁丑。以大學士曹振鏞為會試正考官,協辦大學士雲貴總督阮元、兵部尚書那...
三年後(若遇次年有恩科會試,則不待三年)舉行考試,成績優良者分別有恩科會試,其餘分發各部任職,或以州縣官優先任用,稱為“散館”。凡改庶吉士者,簡稱庶常,俗稱為翰林。明代以學士、侍郎等掌教習,清代以大臣為庶常館總教習,以侍讀、侍講學士為教習,督其課業。注②:所謂“洋務”,是指諸如外事交涉、訂...
那是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會試,狀元出身的光緒帝老師翁同出任正總裁。參加此次會試的有後來成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的張謇。張謇其人,自幼聰穎好學,剛16歲就考上了秀才,可是在光緒十五年(1889年)參加禮闈大試時,卻榜上無名。這次會試前,張謇與好友劉可毅一起去拜訪江蘇老鄉翁同。作為考官...
明 會試、 清 會試及鄉試,十八名同考官分房批閱五經試卷,故稱“十八房”。史料記載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十八房》:“今制會試用考試官二員總裁,同考試官十八員,分閱五經,謂之十八房。”《文獻通考·選舉》:“ 順天 鄉試,仍照舊例,其外省鄉試……大省十八房。”清 趙翼 《陔餘叢考·十八房》:“...
但是,他參加壬辰科禮部會試,該科會試中式77人,會元是卜俊民,而徐葆光卻並未通過,經過特賜,徐葆光終於參加殿試。在特賜殿試15人中,被康熙帝選拔為一甲第三名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生平簡介 徐葆光,長洲人,生於1671年、卒於1740年(《清史列傳》卷71說他卒於雍正元年即1723年,但雍正十一年印行《海舶...
蕭良有曾三次出任鄉會試主考官,所取之人多為名臣。後遭彈劾請求終養。歸鄉後八年而卒。蕭良有長於制誥文字。著有《玉堂遺稿》,撰《龍文鞭影》。主要事跡 蕭良有五歲習 《周易》,十一歲為郡諸生,十五歲鄉試中舉。後數次考試不第,志在得元。與其弟蕭良譽遊學南監,追隨名師,潛心制義。蕭良有在都會...
授以知縣、學正或教諭。會試 會試:明清制度,各省舉人赴京應進士考試的,稱為“會試”。每三年一科,在鄉試的第二年(即逢醜、辰、未、戌年)舉行。會試是由禮部主辦的,被錄取的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複試 複試:明及清初,會試錄取的貢士並不複試,自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壬辰科始,...
○壬辰。浙江巡撫田逢吉陛辭。諭之曰、因爾諳諫事務、故簡任浙江巡撫。浙省年來水旱頻仍、百姓困苦。爾膺茲重任、須正已率屬。撫綏百姓。以副朕任用之意。察吏安民、不在小節、惟在剪除大惡、剔厘大弊耳。為善為惡、俱在於爾、爾其勖之。諭畢、於常賜鞍馬外、加賜馬一匹、表里十端 康熙十三年(1674年)...
鳳山在廿五歲時道光辛卯科鄉試中,考取第二名舉人;廿六歲在道光壬辰科會試中,挑取雙好字,封一等掣補兵部差官;廿七歲時在道光癸巳科中,中第一名進士,殿試第一甲第一名,授頭等侍衛,賜進士及第,欽點狀元,覃恩加一級封武功將軍,三年三進,何其榮耀。牛鳳山之胞叔牛六戊,馳封武義都尉,漢頭等侍衛;其...
踏進大門,只見左右是廂房,正中是大堂,中間懸掛著“誼睦堂”大匾,兩邊分別掛著光緒壬辰科欽點探花和旨賞藍劊兩匾,左邊的牆上掛著鹹豐二年子科鄉試中式第一名副元,光緒五年卯科鄉試中式第一名解元,光緒十二年成安宮教習,右邊牆上掛著光緒十八年壬辰科會試第七十八名進士,欽點大總裁等匾及陳伯陶頭戴藍翎,身...
踏進大門,只見左右是廂房,正中是大堂,中間懸掛著“誼睦堂”大匾,兩邊分別掛著光緒壬辰科欽點探花和旨賞藍劊兩匾,左邊的牆上掛著鹹豐二年子科鄉試中式第一名副元,光緒五年卯科鄉試中式第一名解元,光緒十二年成安宮教習,右邊牆上掛著光緒十八年壬辰科會試第七十八名進士,欽點大總裁等匾及陳伯陶頭戴藍翎,身...
李培真17歲庚申年考上童試,33歲丙子年開始食祿,走上仕途。42歲乙酉年通過明習經學,被人推薦當上縣官,43歲丙戌年進補任命為翰林院庶吉士,清順治二年(1646年)46歲己丑年參加會試答題3道,李培真考上進士。清代會試試題都是三道,曰詩三房。47歲庚寅年請探親假回老家,修父親和叔叔兩個人的墳和碑,49歲回到...
卞賡少年時期,就懷有報國之志,年輕時,受康梁變法和資本主義國家的勢力不斷滲透到中國各地情況影響,他思想上確立了忠君報國的觀念,致力於習文練武,十五歲考取武弁、十八歲中武舉,並在光緒十八年壬辰武科考試中,經會試、複試、殿試,一舉奪魁,中頭名武狀元,敕封為御前帶刀侍衛官。幕僚生涯 卞賡步入仕途以後,...
充鄉試覆試閱卷官、會試覆試閱卷官、考試試差閱卷大臣、對引大臣。四月,因寶泉局銅斤被竊,請將防範不嚴之大使賡德等人撤職察議,獲準。五月至七月,遵旨查看天壇各壇、太廟、社稷壇樹株,並查明鋸釤及應除枯枝情形,請工部會同太常寺查明載冊詳慎辦理,獲準。八月,奉派會同兵部尚書裕誠赴盛京履勘估價永陵啟運...
縣學生員,治《易經》,嘉靖二十八年(1549)己酉科江西鄉試第58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壬辰科會試第267名,殿試三甲第264名進士,初授行人。有人勸其可投靠江西同鄉首輔嚴嵩門下,謀求進取。黃希憲不為所動,遜謝不往。嘉靖三十六年(1557)八月丁酉,授南京山東道試監察御史,嘉靖三十七年(1558)二月乙巳實...
傳說鄒忠倚幼年曾到錢塘一游,在於謙的忠肅祠祈禱。夜裡夢見忠肅公,倚其,給他一把瓜子。數一數,共54粒。因此,改名叫忠倚。長大成婚後,他妻子以瓜子和他嬉戲,擺出“狀元”二字。巧得是壬辰會試鄒忠倚得中恰恰是第五十四名,參加殿試就奪得一甲第一名,與他夢全都吻合。這只是巧合用來說明狀元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