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士姓
- 外文名:Shi
- 源於:祁姓
- 起始人物:隰叔
- 性質:姓氏
- 姓氏人口:不詳
- 姓氏名人:士蒍、士仁、士會、士燮、士壹
基本介紹,姓氏起源,姓氏名人,士蒍,士仁,士會,士雃,士燮(周),士燮(漢),士壹,士䵋,士武,士徽,士匡,姓氏人口,
基本介紹
士(shì)姓,中華姓氏之一,屬罕見姓氏。
姓氏起源
晉獻公擔心桓莊家族勢力威脅公室,大夫士為說:去(除)富子(勢力大的),則群公子可謀也已。公曰:爾試其事。士為獻計散其黨謀,因誘而盡殺之。獻公嘉其功命為大司空。
大司空為掌管工程建設和水利事務的最高官員。《左傳》記載:莊公二十六年夏,士為修建絳都(即翼都)的城牆,以深(高)其宮(屏障)。看來士為深受國君信任。士丐(士會孫)曾說:丐也先君守官之嗣也。士為擔當司空一職,築城的目的是守衛,他的職務性質也當稱守官。士為是公卿封地叫邑;此隨邑在今山西介休市附近,而非湖北的隨州。士為的先人是士會,諸侯的大夫進入周王室任職稱為士,士姓來歷有可能是其前人做周王室的士,因官名而得姓的。
姓氏名人
士蒍
士仁
又作“傅士仁”,字君義。蜀將,後降吳。因在荊州駐守公安時期與關羽關係不睦,遂殺死關羽派來的使者並於呂蒙偷襲荊州之時投降東吳,導致關羽最終失去援助而被俘身亡。降吳後事跡不詳。
士會
士會(約公元前660年—公元前583年)即范武子(隨武子),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士蒍之孫。祁姓,士氏,名會,字季,因封於隨,稱隨會;封於范,又稱范會;以大宗本家氏號,又為士會。因迎公子雍之事流亡秦國,河曲之戰中為秦國獻計,成功抵禦晉軍。後被趙盾用計迎回晉國。邲之戰中看到晉軍內部不和,主張班師。荀林父死,升任執政,專務教化,使晉國之盜皆逃於秦。郤克使齊受辱,請求伐齊不得,士會擔心晉國發生內亂,告老讓郤克為執政。二十年後,晉悼公猶修“范武子之法”,百年之後,趙武、叔向等猶追思士會,欲從之游。
士雃
士會亡秦歸晉後,其次子士雃留於秦復為劉氏,士雃亦改稱為劉軾。自此,祁姓劉氏便代代以劉為氏,傳之於後世。《新唐書》載“會適秦,歸晉,有子留於秦,自為劉氏。生(劉)明,(劉)明生(劉)遠,(劉)遠生(劉)陽,十世孫,戰國時獲於魏,遂為魏大夫。傳至三代秦滅魏,徙大梁,生(劉)清。”劉清生豐公劉仁,劉仁生太上皇劉煓,劉煓生漢高祖劉邦。
士燮(周)
士燮(範文子、范叔),士會之子,曾任晉國中軍副帥。
士燮(漢)
士壹
士壹,士燮之弟。曾因恭送刺史丁宮而後被宮召入朝廷,因董卓之亂,士壹逃回故里,領合浦太守。後隨兄降吳,最後因其侄士徽叛亂牽連而被免為庶人,數年後因犯法而被殺。
士䵋
士䵋,士燮、士壹的弟弟,以徐聞令領九真太守。後因侄士徽叛亂,免為庶人。數年,因犯法,誅。
士武
士武,士燮、士壹、士䵋的弟弟,在士燮表薦下任南海太守,早卒。
士徽
士徽,士燮之子。士燮去世後自署交址太守,226年,其父士燮病死,士徽繼任統治交趾。孫權認為交趾道路險遠,於是分合浦郡以北設立廣州,並任命呂岱為廣州刺史;交趾以南為交州,戴良為交州刺史。士徽被罷免交趾太守一職,改任安遠將軍領九真郡太守;取代士徽的則是孫權的親信陳時。這件事引起了士徽的不滿,於是發兵阻止戴良和陳時赴任,並派兵抵擋孫權派來繼任太守的戴良。其吏桓鄰請士徽迎良,士徽大怒,殺死了桓鄰。桓鄰之侄率宗族攻士徽,數月不克,於是合親罷兵。此時,孫權派呂岱前往討伐,遭到頑強抵抗。呂岱通過士匡告訴士徽,欺騙他說,如果他投降,孫權將赦免他。士徽見守城無望,徽堂弟士匡來說服士徽投降,稱“雖失郡守,保無他憂”,士徽降, 呂岱設宴招待士氏一族,當眾宣讀孫權的詔書,命令將士氏一族全部推出斬首,送往武昌示眾。
士匡
士匡(175―235),士壹之子,三國時期吳中郎將。
其堂兄士徽反叛,呂岱奉命征討,因為和士匡有舊遣匡說徽服罪、保無他憂;士匡說服了士徽,投降,然而呂岱為了功利將士徽斬殺,士匡貶為庶人。
姓氏人口
2010年10月,台灣內務部門出版《台灣姓名探討》一書,搜羅台灣稀有古怪姓氏,書中並整理了台灣不超過20人的姓氏與特殊關聯姓氏。“士”姓為台灣罕見姓氏之一,在台灣僅僅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