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皇帝宦官

士人皇帝宦官

本書分“士人風流”、“皇帝心態”、“宦官制度”、“思想文化”四部分,收入文章30篇。

基本介紹

  • 書名:士人皇帝宦官
  • 作者:馬良懷
  • 出版日期:200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6653163
  • 外文名:Intellectuals Emperor Eunuch
  • 出版社:嶽麓書社
  • 頁數:412頁
  • 開本:32
  • 品牌:嶽麓書社
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媒體推薦

後記
在我國小畢業的時候,正好趕上“文化大革命”,接踵而至的便是大串連,破四舊,“文攻武衛”,“廣闊天地”里種田、伐木、修鐵路、挖水渠……一晃竟是九年。後來雖說作為“工農兵學員”走進了大學校門,但也是校園裡“深挖洞”,農場裡“廣積糧”,進商店,下工廠,真正用在學習上的時間還不到三分之一。所以,當大學畢業留校時,我心裡清楚,只有國小的那點知識是紮實的。
幸運的是我遇上了一個好老師——張舜徽先生。他讓我先讀《新華字典》、《文字蒙求》、《說文解字》,再讀《資治通鑑》、先秦諸子、二十四史。並告誡我說,要甘於坐冷板凳,打好基本功,四十歲以前不得言學問。好在當時還沒有學位、職稱、評獎、學術帶頭人、跨世紀人才之類的誘惑、干擾,倒也能靜下心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
在長年累月的閱讀中,那些活躍於古代政治舞台上的士人、皇帝、宦官等人群逐漸地引起了我的興趣。作為練筆,我嘗試著將“好讀書”中的那些“苟有所得”轉化成為文字。一篇二篇地日積月累,於是便有了這本集子的大多數內容,有了我前行於學術殿堂途中的這些個深一腳淺一腳的印記。
馬良懷
癸未仲春時節記於廈門海濱

圖書目錄

一、士人風流
東漢後期的憂國之士
論東漢黨錮之禍
死亡與東漢後期人的覺醒
漢晉之際莊園經濟的發展與士大夫生存狀態之關係
漢晉之際士人與琴之關係
黃憲魅力發微
王導、謝安實踐道家政治哲學的不同特點
陳寅恪對王國維的理解
蘇曼殊對愛的理解與實踐
二、皇帝心態
皇帝的自卑
皇帝的焦慮
皇帝與師傅、乳母之關係
曹操的自卑與超越
傳統文化與武則天的負罪意識
三、宦官制度
中國宦官制度長久生存之原因
先秦宦官考
兩漢宦官考
三國兩晉十六國宦官考
唐代宦官考
唐代宦官與士大夫之關係
唐代宦官與皇帝之關係
四、思想文化
文化轉型與權威思想
中西死亡觀的比較分析
兩漢字宙期與道教的產生
魏晉玄學與長江文化之關係
唐代《老》學對內在權威的建構
張湛道儒互補的政治思想
張湛對人生的思考
葛洪對道德的思考與重構
韓愈、李翱思想的歷史位置
後記

文摘

書摘
黃憲,字叔度,汝南慎陽人,主要生活於東漢順帝至桓帝年間。他出身於世代貧寒的牛醫家庭,自己也是布衣生活一生,既無豐功偉業顯赫於當時,亦無名山之作留傳於今人,可以說是一位十分平凡的人物。
然而,正是這么一位十分平凡的人物,卻在當時的十人階層中贏得了廣泛的欽佩勺讚譽,被後人視作東漢時期的”一個謎樣的人物”,成了我們今天深入、準確地了解,探究東漢後期社會的一個重要視點。

在范嘩的《後漢書》里,有一《黃憲傳》,然其中關於黃憲本人的事跡十分簡略,更多地卻是記下了與黃憲同時代的一批士人(裡面包括在朝者、在野者、恭謙者、狂捐者)對黃憲的許多、讚譽之言行:穎川荀淑,碩學大儒,與黃憲相識時憲年僅一十四歲,然權談,即“移日不能去”,井對黃憲說:“於,吾之師表也。憲同郡的陳蕃,漢末著禹的政治家,官至太尉。在其出任三,曾臨朝嘆曰:“叔度在,吾不敢先佩印綬矣。太原郭若,東漢末年的太學生領袖,是一位在士人中具有重大影響的人與汝南大名士袁閬相見,“不宿而退”,而每見黃憲,則“累還”。黃憲同郡七人中有一名曰戴良者,才高倨傲,當有,他:“子自視天下,孰可為比?”他回答說。我若仲尼長東,大禹出西羌,獨步天下,灌與為偶!然而,正是這個傲視的戴良,見到黃憲卻”未嘗不正容,及歸,罔然若有所這就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翹:黃憲究竟是憑什麼征服了一大批風格各異、志趣不同,且在當時的社會舞台上舉手投可引起反響的人物?耍弄清這一問題,首先還是讓我們來看那批欽佩者的表白:卜淑經過同黃憲的一番交談,佩服得五體投地,”既而前至,所,未及勞問,逆曰:子國有顏子,寧識乎?,閬曰:見度邪?”每當戴良“罔然若有所失”時,他的母親則知其又過黃憲,遂問道:“汝復從牛醫兒來邪?”戴良對曰:“良不度,不自以為不及;既賭其人,則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固酚而測矣。”陳蕃、周舉常相謂曰:“時月之間不見黃生,則鄙齡蔚復存乎心。”郭泰於比較袁聞與黃憲之後說;“奉南之器,酚丸濫,雖清易挹。叔度汪汪若干頃陂,澄之不清,淆之不匭不可量也。
對於自己的乳母和師傅,皇帝們大多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由此,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就變得異乎尋常起來。
在中國古代社會裡,帝壬之子必由乳母餵養。《禮記·內則》曰:國君世子生三日,士之 大夫之妾使食之,“異為孺子室於宮中,擇於渚母與可者.必求其寬裕、慈惠,恭敬、慎而寡
盲者,使為於師,其次為慈母,其次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無事不往”。這裡所言為先秦之事,但之後帝王之子必配乳母異室撫養一事基本上得到承襲,即谷應泰所宮:“人主生在襁褓,則有阿姆之臣。”川這樣一來,帝王子孫的衣食住行和一切日常生活中的照料幾乎全由乳母所包攬,他們在童年時期同乳母的接觸機會遠遠超過自己的母親,他們對乳母的感情也往往超過自己的母親。末代皇帝溥儀曾深有感情地說:“我是在乳母的懷中長大的,我吃她的奶一直到九歲,九年,我像孩子離不開母親那樣離不開她。我九歲那年,太妃們背我把她趕出去了,那時我寧願不要宮裡的那四個母親也要我的嫫’。”帝王子孫之所以對乳母懷有如此深厚的感情,除了乳給他們以母愛、友誼、安全感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被乳母身上的人情味所吸引。在壁壘森嚴的宮廷之中,人爭權奪利,爾虞我詐,一個個一副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之態,的本性往往被泯滅了。即便是親生母親,見到兒子也是滿口的恕之道,聖賢故事之類。如溥儀的生母見到他之後,總愛板著說些“皇帝要多看些祖宗的聖訓”、皇帝別貪吃,皇帝的身子聖體,皇帝要早睡早起,之類硬梆梆的話。而乳母給予他們是人的情感,是一種使幼童感到親切的通”人性”的話語。以諾種原因,使年幼的帝王把對母親的依戀轉移到了乳母身上,們對於自己的乳母有一種深刻的依戀和真摯的愛。
正由於皇帝對自己的乳母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所以在封建社中,皇帝為乳母加封號、賜財寶之事腰有出現、如漢武帝號其為大乳母,“串一月再朝,朝奏暮人”,且以公田賜之。“乳
所官,未嘗不聽。有詔得令乳母車行馳道中”。後漢安帝封母王聖為野王君。順帝封乳母宋娥為山陽君,邑五千戶。靈帝母趙嬈為平氏君。晉元帝封乳母阿蘇為保聖君。唐中宗封乳氏為平恩郡夫人。玄宗封乳母蔣氏為吳國夫人,英氏為燕國。代宗封乳母無氏為潁川郡太夫人。憲宗蹭保姆盧氏為燕國。哀帝封乳母楊氏為昭儀,王氏為郡夫人,第二王氏為昭儀,後因中書勸諫,改封楊氏為安聖君,王氏為福聖君,第二王氏為康聖君。明代自成租封乳母馮氏為保聖賢順夫人後,“劉因之,遂為成例”。少數民族身份的皇帝則來得更加乾脆,太武帝尊其乳母竇氏為保太后,後又改為皇太后。文成帝亦如炮製,先尊其乳母嘗氏為保太后,後改尊為皇太后。
曹操,一位名垂千古的英雄,然而在他的胸膛內跳動著的,卻是一顆相當自卑的心。這英雄與自卑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曹操的自卑心理。來源於他的宦官家世。
曹操的祖父曹騰,幼年時遭到閹割而送進宮中充當太監。他在侍奉順、質、桓、靈四帝的過程中,憑藉著機警和手腕,不斷得到升遷,最後宮至大長秋,於宮中用事達三十多年之久,是東漢後期著名的大宦官。
按理說,遭受閹割的宦官是不可能生兒女的。但東漢後期宦官勢力不斷擴大,為了使其財
產封爵後繼有人,往往“養其疏屬,或乞嗣異姓,或買蒼頭(即奴隸)為子,並以傳國襲封”。曹騰自然也不例外,設法養了個兒子來“繼體傳爵”。這個兒子就是曹操之父曹嵩。
曹嵩雖然後來官至太尉,不可一世,然其身世於陳壽寫《三國志時就已是一筆糊塗賬。有人說他是曹騰的同宗之後,而有人卻說他是夏侯氏之子。陳壽覺得很難弄清楚,只好無可奈何地寫上了這么一句話:“莫能審其生出本末。”
這種連自己父親的“生出本末”都弄不清楚的宦官家世,對於曹操來說是一件非常難堪的事情和一個沉重的心理負擔,由此而造成了他深刻的自卑情結和負罪感。
在傳統觀念里,宦官”聲榮無暉於門閥,肌膚莫傳於來體”,是社會中最為卑賤污穢的“刑餘之醜”,歷來受人輕蔑。時至東漢,宦官雖說是勢力大盛,並為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作出了諸如娶妻納妾、養子傳爵、行喪建墳、創辦學校等方面的努力,但並沒有使其形象和社會的觀念有多少改變,特別是在士大夫的眼中,他們依然是一群令人厭惡的“刑餘之醜”,恥與他們及其親屬共事。所以,曹操的宦官家世,電就成了他的政敵進行攻山的主要口實,其中最有影響的是陳琳為袞紹撰寫的《討曹操檄州郡文》的這樣一段話:“司空曹操,祖父騰,故中常侍,與左怕、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虜民。父嵩,乞丐攜養,因髒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操贅閹遺醜,本無令德,好亂樂禍。
“乞丐攜養”,“贅閹遺醜”,對於曹操來說,這恐怕是世界上最惡毒、最可怕的語言了,但它卻是無法逃避的事實。儘管曹操能夠-挾天子而令諸侯”,能以三萬人馬大敗袞紹八萬大軍,能橫行天下,雄踞三國之首,能講武策、釋經傳、打馬迎敵、橫槊賦詩,然而,他卻無法改變自己的那個卑賤的宦官家世,這是一個令”亂世英雄”絕對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在曹操的內心深處,自幼就植下了一個深刻的自卑情結。
成了英雄之後的曹操在回顧自己人生歷程時曾坦率地說: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土,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曹操內心深處的自卑,通過這段話已經不自覺地流露出來了。東漢末年,王朝的大廈搖搖欲墜,仕途險惡莫測,故許多有識之士如郭泰、袁閎之流潔身自好,遠離朝廷,韜伏避禍,士大
夫中的隱逸之風日盛一日。然曹操看來,這些隱逸之士都是具有相當身份的碩學儒士,社會地位甚高。而自己出生於令人厭惡,的宦官家庭,卑微醜陋,相形見絀,是難以進入隱逸之士的行列真》去的,所以他要說“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自卑感的表露。正是這種深刻自卑的強烈刺激、壓迫,造成了曹操心理上難以忍受的緊張和焦慮,迫使他作出了許多爭取優越感的補償動作,以此來解除其緊張狀態,減輕心理上的不適感。這種爭取優越感的補償動作表現在曹操的身上,就是想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英雄,用曹操自己的話說就是“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也就是將自卑予以升華,然後得到超越。
曹操爭取優越感的補償動作從他一踏上仕途就充分地表現出來了。
在唐代的社會生活中,宦官曾起過十分重大的作用。唐代宦官的發展過程中,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①宮闈侍從階段。②假人主之權階段。③參軍、參政制度化階段。④衰亡階段。 第一個階段起自唐代開國,至於玄宗開元之前。作為我國封建政治的附屬物,宦官與歷朝封
建政權都結下了不解之緣,唐代亦莫能外。引日唐書·宦官傳》云:“唐制有內侍省,其官員:內侍四人,內常侍六人,內謁者監六人,內給事八人,謁者十二人,典引十八人,寺伯二人,寺人六人。別有五局:掖廷局掌宮人簿籍;宮闈局掌宮內門禁,其屬有掌扇、給使等員;奚官局掌宮人疾病死喪;內仆局掌宮中供帳燈燭;內府局主中藏給納。五局有令丞,皆內官為之。” “貞觀中,太宗定製,內侍省不置三晶官,內侍是長官,階四品。至永淳末,向七十年,權未假於內官,但在閣門守御,黃衣廩食而已。”貞觀年間,臣同心治國安民,內部鬥爭不甚激烈,故宦官難以走上朝廷。武周革命,統治集團內部鬥爭日趨劇烈,更兼女性執政,按理倒是宦官勢力得以膨脹的大好良機,如東漢鄧皇后秉政時便是此。但在則天稱制期間,宦官勢力並無多少發展,只不過”差員位,[真)而已。這主要是因為則天皇帝受胡化影響甚大,不願
日臣受儒家禮教的束縛。為了滿足她生理上的需要,往往選擇年少美的男子進宮服務,寵信無比,縱其胡作非為,弄權用事,如懷義,張易之、張昌宗之流皆其“面首”。他們除了在生理上好無損之外,其作用與宦官無異。根據《資治通鑑·唐紀》則後垂拱二年、久視元年的記載,則天皇帝在宮中是無所顧忌倘若她像漢代皇后那樣遵從儒家禮教,無疑將會寄國命於宦量,宦官的勢力將會迅速擴張,這是毋庸贅言的。另外,則天皇在處理內部鬥爭的時候,往往不是利用宦官,而是使用酷吏來壓異己,如周興、來俊臣之流即是。最高統治者在其強化個人力、排除異己的過程中,或用宦官,或用酷吏,手法不同,但的卻尤差異。如漢武帝在集權過程中,首先就是重用酷吏大刀斧地清除障礙,然後才轉向培植的勢力。武則天之所以選用吏,其主要原因是酷吏在為她掃除異己的過程中,比培植宦官於中宗(包括後繼者睿宗)執政短暫,更兼強臣秉政,皇后、皇親謀亂,故宦勢力並沒有得到充分發展。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