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鎮

壩鎮

壩鎮,位於巢湖市南端,與無為縣、廬江縣、白湖農場相毗鄰,國土面積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萬畝,轄8個村(居)委會,人口3.8萬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生態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壩鎮
  • 外文名:BaZhen
  • 總人口:約3.8萬人
  • 國土面積:64平方公里
  • 耕地面積:5.1萬畝
  • 電話區號:0551
  • 郵政編碼:238056
  • 火車站:巢湖站、巢湖東站
  • 風景點:3A級景區巢父生態園
  • 車牌:皖A
  • 汽車站:巢南客運中心
  • 資源:石灰岩
政區介紹,自然條件,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經濟發展現狀,發展基本情況,主要特點,主要因素,對策,

政區介紹

名稱來歷“千年魏家壩,百里關河街”,壩鎮因魏家壩而得名。
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17°30′40″~117°38′15″,北緯30°15′30″~30°20′10″。地處巢湖市南部,與無為縣、廬江縣、安徽省白湖農場相毗鄰。人民政府駐壩鎮街道社區,電話區號0551,郵政編碼238056,距巢湖市區45公里,距合肥城區100公里。
政區沿革民國期間屬湖東縣。1949年5月湖東縣撤銷,壩鎮劃歸巢縣。1972年2月11日,壩鎮公社分為壩鎮、青山兩公社;1984年,成立鄉級鎮壩鎮;1991年撤區並鄉設立壩鎮至今。
政區劃分2011年末轄姥山、青山、湖東、街道、石塘、夏店、聯河、泉水等8個村(居)民委員會。
人口面積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3785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113人,城鎮化率32%。總人口中,男性19534人,占51.6%;女性18320人,占48.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7210人,占98%;少數民族44人,占總人口的2%。轄區國土面積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萬畝,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7人。
 新中國成立之後,壩鎮人民獲得新生,生產力大解放,生活水平大提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壩鎮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勤勞、智慧的壩鎮人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改革、擴大開放、搶抓機遇、加快發展。他們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努力打造生態農業大鎮,商貿流通強鎮。在較短的時 間內,建起了富硒香大米、雙低油料、無公害茶葉、三元雜交豬、良種雞五個生產基地,建農業支柱產業,創 生態農業品牌,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生態農業大鎮稱號。
壩鎮
壩鎮在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十分注重民營經濟發展。多年來,他們堅持利用當地民間資本和對外招商引資兩手抓,加快民營經濟發展速度,一大批工業項目入駐鎮工業集中區內。目前,已建成了針織、漁具、建材、水產、畜禽、塑化、茶葉、糧油加工八個支柱產業,帶動了壩鎮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和經濟運行質量的提高。
隨著經濟的發展,交通道路建設和集鎮建設得以同步發展。現在這裡對外交通已建成了槐壩、沐壩、壩關、壩店、壩盲、壩青六條幹道。鎮內已實現了村村通工程,鎮內外交通十分便捷通暢。集鎮一改往日“丁”字街、斷頭路。如分,鎮上“井”字街的建成和環鎮路溝通,形成了四通八達的道路網。鎮區完善的功能設施,寬闊的水泥街道,整潔的商業鋪面,美麗的景觀花園,明亮的路燈裝飾,現代氣息的雕塑小品,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立體畫圖,許多外地人來壩鎮讚嘆不已,說它不亞於一個小縣城。當今,壩鎮商貿流通更加繁榮,在居、無、廬三縣菇尋中的商貿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壩鎮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境內地形呈開口狀,三面環山,地勢均向白湖傾斜。地貌以丘陵為主,山、圩、沖相間,交錯分布。

氣候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6.5℃,0℃以上活動積溫5726℃,持續天數315天,10℃以上持續天數233天,積溫5024.6℃。多年無霜期247天,年降水量1100-1200㎜。適宜糧油棉等多種作物生長。

水文

境內有兆河支流穿過,兆河自青山村南入境,由南而北,入白湖,流經東新河、老河道、西新河,境內河道長3公里。白湖位於境內西南,與廬江縣交界。

自然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石灰岩,地質儲量3000萬立方米,可采儲量為200萬立方米,集中分布在龍王山、泉水沿山一帶。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為1000萬立方米。

經濟發展現狀

發展基本情況

近年來,經過不懈努力,全鎮工業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不斷壯大,逐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建材加工、製鞋服裝、漁網生產四大產業為主導的發展格局,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向好。至目前,全鎮共有工業企業82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實現工業總產值5億多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實現工業總產值2.5億元,工業增加值0.3億元,利稅2000多萬元。按行業劃分:規模以上針織服飾企業1家,實現工業產值0.5億元;建材加工企業1家,實現工業產值0.5億元;糧食生產加工企業2家,實現工業產值1.1億元,漁網生產企業1家,實現工業產值0.4億元;四大支柱產業占全鎮工業經濟總量60%以上,成為促進我鎮工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主要特點


(1)、總量迅速增長
目前,全鎮已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今年1-9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5億元,同比增長14.6%,實現工業增加值0.2億元,同比增長18.7%,實現利稅0.2億元,同比增長19%,綜合效益指數27%,比去年提高60個百分點;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入1.65億元,同比增長12%,工業總量迅速擴張。
(2)、龍頭企業快速成長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安徽省富硒香生物集團獲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
(3)、特色優勢產業逐步形成
依託豐富的糧、棉、茶葉、勞動力等資源優勢,我鎮逐步形成了農副產品加工、茶葉生產、服裝、製鞋、漁網生產等一批支柱產業。
(4)、園區發展取得新成效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招商引資,積極推進工業經濟發展。目前,鎮工業集中區有兩處,一處是田埠工業集中區,一處是聯河工業集中區,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建成面積3平方公里,入駐企業51家。帶動就業1000多人。
(5)、品牌建設取得新突破
自“工業強鎮”戰略實施以來,我鎮通過技術創新,進一步加大品牌建設力度,先後培育都督名優茶、富硒香生物集團等“省級名牌產品”、“著名商標”2個,市級“名牌產品3個,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主要因素


近年來,雖然我鎮支柱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一定規模,但由於受諸多因素制約,產業基礎還不夠牢固,總體競爭力不強,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可持續發展後勁不足
目前,我鎮工業企業主要是資源消耗型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初加工多,精加工少,附加值不高,對資源依賴程度較高,資源利用率低,企業競爭力弱,生存周期短,導致工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後勁”不足。
(2)、項目用地儲備不足
工業用地難是當前制約我鎮工業發展的一個首要因素,全鎮大部分企業沒有存量土地,土地指標緊張,置換成本高,難度大,由此造成,即使是發展前景很好的工業項目,也無法徵用到土地,項目無法開工建設,制約了一些工業基礎較好工業的發展。
(3)、產業集群形成緩慢
近年來,我鎮工業雖然得到較快發展,但是工業企業總體分布較散,真正意義上的產業集群仍未形成,且存在產業鏈短,產品單一,創新能力弱等問題。
四、鎮域經濟發展思路
堅持工業立鎮,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立足精深加工和資源優勢,加快產業集聚步伐,不斷推進支柱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壯大一批成長性較好的優勢企業。大力發展民營工業,充分發揮支柱產業的骨幹支撐作用。根據我鎮工業發展實際情況,重點發展壯大建材加工、食品加工、漁網生產、製鞋服裝四大支柱產業,改造提升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產業,至“十二五末”全鎮支柱產業產值達到7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比重的70%以上。四大支柱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0家。實現工業產值8億元,年均遞增20%;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8億元,年均遞增20%;其中產值超1億元企業2家,投資在1億元以上項目5個。

對策


(1)、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鎮”戰略,培育龍頭企業,推動產業集聚。
堅定不移地實施大企業帶動戰略,把做大做強骨幹龍頭企業作為帶動產業集聚,推動工業發展的重點。一是培育以富硒香生物集團、宏強糧油貿易、高路上食品、都督名優茶、廚刀食品等為龍頭的食品加工產業集群,爭取到“十二五”末,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4億元;二是培育壯大以安邦塑業科技、龍王山新型建材科技等為龍頭的建材加工產業集群,爭取到“十二五”末,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2億元;三是培育壯大以寶盛針織服飾、鑫美針織服飾、金瑞鞋業、啟好鞋業等製鞋服裝產業集群,爭取到“十二五”末,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3億元;四是培育壯大以正泰漁具、傑成漁具、龍王漁具等為龍頭的漁網漁具生產加工產業集群,爭取到“十二五”末,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3億元。
(2)、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支柱產業發展積蓄後勁。一是堅持“東向發展戰略”不動搖。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搶抓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機遇。圍繞做大做強骨幹企業及支柱產業,以工業園區為平台,以承接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我鎮經濟發展需要的產業為目標,以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為重點,以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為保障,積極主動承接產業轉移。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緊緊圍繞優勢產業集群發展目標,以結構最佳化和產業升級為目標,注重產業鏈配套,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引資;重視技術、資金密集型重大項目的引進,利用現有優勢企業引進與之上下游產品關聯度強的項目,拉近與優勢的產業相配套的相關產業鏈,實現產業鏈延伸;進一步提高招商引資的廣度和深度,發揮現有骨幹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把產業集群規劃與招商引資結合起來,利用有利條件,有選擇地引進技術、產品、項目和人才,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努力形成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三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工業用地,堅持“用好已批的,清理未用的,盤活閒置的,開發後備的”總體思路,實現產業集聚的更大突破。
(3)、加大投入,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為產業發展提供載體。我鎮工業基礎薄弱,總量偏小,處於工業化初期階段,加大工業投入力度,推進項目建設對鎮域工業經濟快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做好項目策劃、包裝、儲備工作,形成爭取一批、儲備一批、竣工一批、開工一批的重點項目工作機制。力促一批重點項目早日開工建成投產;其次引導安邦塑業等重點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做大做強;再次對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實行領導幫扶聯繫制,從全鎮工業企業中篩選出一批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圍繞企業上規模、做大做強、技術改造、品牌創建等方面進行幫扶,切實解決企業運行、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為鎮域工業增添新的亮點。
(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產業集聚能力。一是產業政策支持,將重點產業集群列為工業優先發展目錄,明確布局。切實做到優勢產業集群項目前期工作支持優先,投資項目審批優先,土地指標安排優先。二是規劃建設一批優勢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發揮政府引導扶持作用,推動現有支柱產業集約化發展,向工業園區集中,從而帶動產業集群更好、更快地發展。三是資金政策支持。積極向上爭取國家、省、市各類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支柱產業的發展壯大。在土地政策支持方面,優先爭取工業用地指標,優先幫助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對優勢產業集群項目,切實落實有關優惠政策,支持優勢產業加快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