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台鎮

墳台鎮

墳台鎮位於太和縣東北部與亳州、渦陽等縣市交界處,西邊與倪邱鎮接壤,西北緊連洪山鎮,東面與二郎鄉交界,東南與宮集鎮搭界,南部緊連阮橋鎮,北部與亳州市譙城區接壤,東北緊連渦陽縣。轄區 面積134平方公里 , 耕地11.3 萬畝。 轄17個行政村 , 226個自然村。 居民 19059 戶,總人口 101651 人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墳台鎮
  • 外文名稱:鎮西村
  • 別名:丸子
  • 行政區類別:鄉級行政區
  • 所屬地區:華東
  • 下轄地區:鎮西村西魏寨,趙橋村,墳台村,等
  • 政府駐地:太子東路路北
  • 電話區號:0558
  • 地理位置:安徽西北部
  • 面積:134平方公里
  • 人口:81651 
  • 方言:中原官話
  • 氣候條件:溫熱帶氣候
  • 著名景點:太子濕地公園
  • 機場:阜陽機場
  • 火車站:太和東站 古城東站
  • 車牌代碼:皖K
  • 美麗鄉村:西魏寨中心村、張莊埠中心村
概括,經濟,農業,商貿,行政區劃,文化,發展,歷史,墳台鎮的來歷,特產,

概括

所轄自然村
鎮西村、鎮西村、孫營村、趙橋村、墳台村、板橋村、雙鐘村、民族村、陶閣村、前馮村、大丁村、鎮北村、關營村、林莊村、孔橋村、孫莊村、陳寨村、張寨村、韓寺村、陶樓村

經濟

農業

墳台鎮是阜陽市農業第一大鎮。 農業是經濟支柱,以種植業為主,養殖業、加工業為輔。 2013年為發展經濟,鎮黨委、政府積極帶領和引導全鎮農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鎮裡 通過扶持大戶、典型帶動,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大力發展養殖業,在全鎮興起了“養殖熱”, 湧現一批養雞、養牛、養豬大戶。到2013年, 全鎮興建養雞大棚120座,年出欄優質肉雞240萬隻。民族村兩個大型養牛場,年出欄優質肉牛380頭,牛肉遠銷上海、浙江、江蘇等省,創收30多萬元。坐落在孫莊村司湖的 鴻盛養殖場, 投資70萬元,雞舍面積4000平方米,採取立體養殖的方式,每茬可養雞40000隻,在市場行情穩定的情況下,年創收可達40萬元。關營村兩座、 鎮北 村一座 特種動物養殖場,引進優質狐狸,現已從當初引進的 45隻發展到350隻,每年僅出售毛皮就可獲利40萬元,並能帶 動周邊民眾靠養殖狐狸致富。 興達養殖場、三粉食品公司養豬場均成為遠近聞名的養豬場。這些大戶,帶動全鎮養殖業如火如荼、效益空前。 鎮裡牽頭 成立了養殖業協會,為養殖戶解決後顧之憂,做好從養殖到銷售的全程服務,促進養殖業迅猛發展。 墳台鎮加工生產的特產純綠豆粉皮和丸子遠近聞名。

商貿

墳台鎮 大力招商引資、興辦企業,工業逐步呈上升勢頭。骨幹企業有安徽陽潔集團、太和縣三粉食品有限公司、安徽佳穎塑業有限公司、太和縣鴻達養殖有限公司 、太和縣先民農機裝備有限公司、太和縣興泰蔬菜種植場、太和縣敬武廣告有限公司、墳台鎮養殖業協會 等。安徽陽潔集團,生產的“喜妹牌”洗衣粉、洗滌劑及系列生物化工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成為安徽著名商標,2013年,陽潔集團已發展到墳台鎮和太和縣工業園區兩個生產區, 成為經營範圍涉及日化、釀酒、 食品、 生化的大型企業。太和縣三粉食品有限公司成為全縣農業產業化十強龍頭企業。太和縣鴻達養殖有限公司年存欄 優質 肉牛500頭以上。安徽佳穎塑業有限公司塑膠扣板 廠, 引進兩條生產 線,生產國標室內裝飾用硬聚氯乙烯擠出型材,年產50 萬平方米,生產的塑膠裝飾板供不應求。由 鎮北村黨員帶頭興起 的百畝蔬菜生產基地 ,建有 48 座塑膠大棚,種植 萵苣、芹菜、蒜苗、辣椒、黃瓜和茄子等無公害蔬菜, 效益良好,對全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另外, 墳台鎮商 貿 、服務等第三產業繁榮興盛, 數百家個體私營工商戶在1箇中心集鎮 (墳台集) 和3個衛星集市 (雙鐘集、板橋集、龍德大橋集) 上經營, 各村均有方便民眾的代銷店,貿易 非常 繁榮,成為方圓幾十里貨物吞吐量較大、影響較大的集鎮。

行政區劃

墳台鎮下設墳台、鎮西村、雙鐘、板橋、陶閣、臨廟、陶樓、鎮北等17個行政村

文化

墳台鎮物華天寶、毓秀鐘靈、民風淳樸、人才輩出。是太和縣“十強鄉鎮”、經濟重鎮,並享有“元子之鄉”、“三粉之鄉”、“文化之鄉”的美譽。傳統的民間藝術嗩吶活躍於全市農村,目前正在爭創安徽嗩吶藝術之鄉。

發展

古鎮千載得天機,東風萬里鼓征帆。鎮黨委書記苗偉、鎮長李永軍攜全鎮八萬熱情好客的父老鄉親,憑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信息敏感,善擇良朋、廣結四海的友好胸懷;竭誠擁抱各方有志之士前來墳台鎮這方熱土投資興業,謀求共同發展,一起開拓更加美好的明天!

歷史

1958年成立燈塔人民公社,1962年改為墳台人民公社,1983年設墳台區,1992年撤區並鄉時改設墳台鎮。鎮政府駐地墳台集。
1999年工農業總產值26809萬元,鄉鎮企業收入15540萬元,財政收入64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211元。
相傳戰國時,該鎮境內生長一種無根、無葉、游離生存、四季開放的花,粉紅、桔黃清香溢遠,奇觀絕世。昔楚王攜子嬪妃巡遊此,停而觀花,不幸太子病逝,葬此,名太子墳,後名墳台集。該鎮聯合企業紅日藍日化總公司、太和縣生物化工廠,產品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並遠銷智利等南美國家。

墳台鎮的來歷

相傳春秋時期,流經今太和縣墳台鎮的北皂溝兩岸,繁生出一種奇異的花。此花乳白色,有巴掌大,無根無葉,時隱時現,一日三變,無以尋根,故名無根花。四方百姓競相觀賞,遂成天下奇聞。
當時諸侯割據,列國並存。楚王遷都鉅陽。當朝娘娘(王后)得知奇花奇聞,攜幼主楚太子前來賞花,太子不幸染病死去。楚娘娘將太子葬於此土之上,忍痛返回潁州,卻難以向楚王說明花的形狀。又因楚王寵愛的太子夭亡,娘娘為楚王責怪,為懷念太子,特於每年十月十五到埋葬太子的地方植樹造墓,添墳祭奠;周圍百姓齊來觀看,年復一年香火甚旺。於是有人在此地賣茶開店,世代相傳。每逢農曆十月十五大祭之日,正值農閒,百姓們都來紀念太子,祭奠唱戲,焰火昇平,熱鬧非凡,成為傳統古會。太子墳附近商賈雲集、人群聚居,成為方圓數里影響頗大的集鎮。這就是現在的太和縣墳台鎮。太子墳土墓周圍也墊成了墳台子,因為小鎮是在太子墳兩旁興起的,所以就叫做墳台集。後來楚娘娘死去,也埋葬於附近,現存的朱谷堆,據說就是安葬娘娘的地方。
花和墓確實有。此花系一寄生植物,寄生於大樹之上,只有枝蔓和花朵,隨寄生的植物而變;種子隨風飄,在墳台鎮的花園村,後又在郭花劉莊(又名郭柳莊)、小張莊等地。太子墳在集東一里魏小寨,墳台子於“文革”期間已被平,現僅存殘跡。當地民眾曾在太子墳墓基處挖掘出石棺,棺內有水,水寒如冰,且永不乾涸。尚未發現碑文和其他文物

特產

墳台綠豆丸子粉皮, 久負盛名, 既是宴客佳肴, 又是饋贈禮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