塭魚

魚塭養殖,又稱港養、海埭養殖。即在沿海有淡水注入的中小型港灣、港汊內,或在潮間帶較平坦的灘涂上,築堤、開溝、設閘以貯蓄海水,利用潮水漲落納進(或投入)魚、蝦、蟹苗,進行養殖。

魚塭,魚塭養殖。
魚塭養殖,又稱港養、海埭養殖。即在沿海有淡水注入的中小型港灣、港汊內,或在潮間帶較平坦的灘涂上,築堤、開溝、設閘以貯蓄海水,利用潮水漲落納進(或投入)魚、蝦、蟹苗,進行養殖。
養魚經》一書相傳系春秋末年范蠡所著,為中國最早的養魚著作,共一卷。范蠡晚年居陶,稱朱公,後人遂稱之為陶朱公,故本書又名《陶朱公養魚經》、《陶朱公養魚法》、《陶朱公養魚方》等。
明代黃省曾《養魚經》中有“松之人於潮泥地鑿池,仲春,潮水中捕鯔盈寸者養之,秋而盈尺,腹背皆腴,為池魚之最”的記載。
300多年前台灣省開始在今安平附近用魚塭養殖遮目魚。目前台灣除單養遮目魚鯔魚之外,還將其與草蝦沙蝦、以及江籬等混養,並採用精養技術。
印度尼西亞約在公元14世紀即會利用魚塭養殖遮目魚,此後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也發展了魚塭養殖。這種養魚方式至今在上述國家中仍很盛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