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河亦稱“ 填橋 ”。 指每年七月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群鵲銜接為橋以渡銀河的中國民間傳說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填河
- 拼音:tián hé
- 注音:ㄊㄧㄢˊ ㄏㄜˊ
- 詳細釋義:填河亦稱 填橋
基本信息
詳細釋義
典源
南斗為廟,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牽牛為犧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將;左右,左右將。婺女,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唐·司馬貞《史記索隱》:「織女,天孫也。案:荊州占雲『織女,一名天女,天子女也。』」
河鼓三星,在牽牛北,主軍鼓。蓋天子三將軍也,中央大將軍也,其南左星,左將軍也,其北右星右將軍也,所以備關梁而拒難也,昔傳牽牛織女七月七日相見者,則此是也,故《爾雅》云:河鼓謂之牽牛。
梁·吳均《齊諧記》曰:「桂陽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間,忽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渡河,諸仙悉還宮。吾向已被召,不得暫停,與爾別矣,後三千年當復還。』弟問曰:『織女何事渡河?兄何當還?』答曰:『織女暫詣牽牛,一去後三千年當還。』明旦,果失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猶雲『七月七日織女嫁牽牛』。」又宗懍《荊楚歲時記》云:「七月七日,世謂織女牽牛聚會之日,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
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