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橋鎮志》是2018年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塘橋鎮志
- 作者:江蘇省張家港市塘橋鎮志編纂委員會編
- 出版社: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11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4433760
《塘橋鎮志》是2018年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塘橋鎮志》是2018年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塘橋鎮位於江蘇省張家港市,享有江蘇省圍棋之鄉、全國文明鎮、全國環境優美鎮、中國棉紡織毛衫名鎮等稱號。塘橋鎮地處長江之畔,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文化繁榮。塘橋境內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文物豐富。黃泗浦遺址作為唐宋時期的長江入海口遺址,被列入全國...
塘橋鎮志:1994-2005 《塘橋鎮志:1994-2005》是2016年廣陵書社出版的圖書。
張家港市區(楊舍鎮)常熟市噴嘴廠(福山鎮)西張鎮政府辦公樓 古風猶存的聚沙塔(梅李鎮)泗港鎮新貌 鎮辦賓館(塘橋鎮)古黃泗浦——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出海處(鹿苑鎮)樂余鎮牡丹汽車廠成品車間 南沙鎮新街 崑山市玉山鎮鎮貌 清乾隆年間的文星閣(錦溪鎮)非常獨特的富安橋(周莊鎮)巴城鎮鎮景 張浦鎮新吳園 ...
郭塘橋 郭塘橋是因地理位置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清光緒志名同現名,以橋命名。歷史沿革 以駐地郭塘橋得名,清光緒志名郭塘橋鎮,至2014年12月31日已消亡。
南豐鎮,隸屬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地處張家港市東北部,東、北與樂余鎮接壤,南與塘橋鎮毗鄰,西南與楊舍鎮相連,西與錦豐鎮為鄰。鎮人民政府駐地距張家港市人民政府17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為62.4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南豐鎮戶籍人口為58036人。1958年9月,成立南豐人民公社。1983年5月,南豐公社改為鄉。
張家港市塘橋高級中學,簡稱“塘高”,坐落於江蘇省張家港市。學校是由張家港市教育局主管的一所公辦高級中學、江蘇省重點中學、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級中學。學校創辦於1913年,前身是常熟縣立第三高等國小校。1995年易地新建成為獨立設定的普通高中,1998年被命名為江蘇省重點中學,2004年轉評為江蘇省三星級重點高中,...
鹹豐十年(1860年),上海縣設團練局,鎮域為陸行鄉局。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上海縣改東路為東鄉聯區、改陸行鄉局為陸行學區,鎮域屬之。民國元年(1912年),上海縣東涇鎮析為陸行、高行、塘橋3鄉和洋涇1市,鎮域隸陸行鄉。民國十七年(1928年)上海縣、市分治,市僅接收11市、鄉,鎮域隸陸行區。
宋元時期,實行廂坊制度,城內稱坊,城郊稱廂。城廂之名由此始。又見清光緒末年,邑人王祖畲編纂的《太倉州志》云:“合城內外,謂之城廂”。明嘉靖年間,邑人王世貞因築弇山園於城內西南隅,故城廂又別稱弇山。文物古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溥故居(張溥宅第)、元代石拱橋(皋橋、州橋、周涇橋、井亭橋...
通波塘,原名顧會浦,為古松江五大浦之一。北宋慶曆元年(1041年)開挖,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重新開挖,因流入松江府城北門時稱通波門(時為華亭縣城通波門)稱通波塘。位於上海市青浦區、松江區境內,北起青浦區淀浦河,流經洞涇鎮塘橋,至松江區境內人民河接大漲涇。長32.12公里。河面寬度,青浦境內為20...
1、塘橋鎮人民政府 2、塘橋國際針紡城 3、韓山社區 4、塘橋鎮區 1、金港鎮人民政府 2、元豐社區 3、長江村 4、金港鎮區 1、錦豐鎮人民政府 2、濱江廣場 3、沙鋼集團 4、建設村 5、錦豐鎮區 1、樂余鎮人民政府 2、樂余老街 3、樂余工業集中區 4、樂余鎮區 5、樂余中心國小 1、鳳凰鎮人民政府 2、...
第一節楊舍鎮 第二節後塍鎮 第三節塘橋鎮 第四節妙橋鎮 第五節西張鎮 第六節鹿苑鎮 第七節港區鎮 第八節泗港鎮 第九節樂余鎮 第十節錦豐鎮 第二章各鄉工業概況 第一節塘市鄉 第二節港口鄉 第三節鳳凰鄉 第四節乘航鄉 第五節合興鄉 第六節東萊鄉 第七節三興鄉 第八節南豐鄉 第九節兆豐鄉 第...
張家港市楊舍鎮包基村農民別墅群 張家港妙橋鎮歐橋村農民文化宮 張家港市東萊鎮農聯村江帆集團 張家港鹿苑鎮巨橋村商業新街 張家港市泗港鎮閘上村閘上賓館 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永聯軋鋼廠 張家港市楊舍鎮城東村宏圖紡織整理廠 張家港市港區鎮長江村空心導軌廠 張家港市塘橋鎮李王村毛紡廠精紡車間 張家港市港口鎮程墩村...
負責紀檢監察、行政執法、執法監督、漁業漁政管理、水產技術推廣、畜牧生產、動物疫病防控與衛生監督、畜禽屠宰管理等工作。分管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畜牧獸醫站、水產技術指導站、水產實業總公司,聯繫高新區(塘橋鎮)。戴玉勝 市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市蔬菜技術指導站站長 負責統戰、信訪維穩、應急管理、防汛抗災、“...
龐大奎出身的塘橋龐氏是晚清常熟“翁龐楊季、歸言屈蔣”八大著姓之一,產生過祖孫三代四人翰林的科甲盛事。首創龐氏家族進士功名的,即是“領袖南宮第一人”的龐大奎。生平 龐大奎少時有文名,“早年文筆軼群倫”,民國《重修常昭合志》稱其“性孝友,能文章”。出生於經學世家、秉承家學的他,不僅“通經術”,...
1897年2月16日,出生於安徽省合肥城東郊的衛楊村(今安徽省合肥市淝河鎮衛鄉村)。父親衛正球,是清政府吏制下的合肥縣石塘橋鎮田賦官,1905年死於瘟疫。此後,衛立煌全家依靠大哥衛立炯在縣上任職維持生計。衛立煌少年時進入鄰村私塾就讀,學習很勤奮,讀了不少史典書籍,能作詩填詞,這為他往後的事業打下了...
西起金港鎮張家港,向東經後塍、東萊等集鎮,至南豐鎮接永南河。流經金港、楊舍、塘橋、南豐等四鎮。全長24.5公里,底寬6~14米,底高0~1米,邊坡係數2.5。該河開鑿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因位於北橫套(北老套)之南,故名南橫套。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民國23年(1934年)、1952年春...
據日本天平時代(710~794)的著名作家真人元開所撰《唐大和上東征傳》,鑒真和尚在前五次東渡失敗後,第六次東渡從蘇州黃泗浦起航,終於獲得成功。蘇州黃泗浦就是位於今張家港東南部塘橋鎮境內的黃泗浦。隋唐時期的黃泗浦是怎樣的一個地方,為什麼能夠成為鑑真東渡啟航地,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晉唐時代,黃泗浦...
錢昌照故居是曾為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錢昌照家族的老宅,位於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國小西側。歷史情況:錢昌照故居為硬山式磚木結構,面闊三間,約10米,進深7米。紅漆椽柱門窗,淡灰色牆面,人字形屋脊高聳,方磚鋪地。東西兩側各開一窗,窗頂飾西式紋飾。該建築曾為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錢昌照家族的老宅,現已開闢為鹿苑國小...
東渡苑,古稱“黃泗浦”,是唐代高僧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的啟航處,位於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西一公里處。東渡苑占地面積95300平方米,於1994年4月份動工,1996年12月底竣工,建成之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紀念唐代高僧鑒真的場所。創建年代 鑒真,本姓淳于,廣陵(今揚州)人,14歲出家,22歲受“大戒”,後任大明寺住持...
巨橋村位於張家港市塘橋鎮北部,原由巨橋村、鹿東村、奚浦村合併而成,是全鎮三個黨委村之一,全村總面積6.8平方公里,下轄42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4782人,外來人口5000多人,黨員241名。村情概述 巨橋村先後被評為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綜合實力百強村、省級生態村、省級衛生村、蘇州市文明村、蘇州市先鋒村、蘇州...
張家浜,長江支流黃浦江的主要支流。開鑿於清康熙年間,因張姓首居於此而得名。為浦東新區區管河道,是浦東新區主幹河道“五橫六縱”中的“一橫”,西起黃浦江,東至長江口,全長24.4公里,流經塘橋、濰坊、花木3個街道和張江、金橋、唐鎮、曹路、合慶5個鎮。主要支流有洋涇港、西溝港、曹家溝、馬家浜、三八...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遺老、絳雲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明末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進士第三。授翰林院編修。天啟時參修《神宗實錄》。崇禎時為禮部右侍郎,兼...
2006年底,一貫重視教育的塘橋鎮政府把妙橋中學創建蘇州市現代化國中列入2007年為民辦實事十項工程,總投資近千萬元對我校教學樓、行政樓、師生運動場地和綠化等進行了大改建,按教育現代化的標準配置了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改造和建造了物理實驗室2個,化學實驗室2個,生物實驗室2個,多媒體教室10個,舞蹈教室1個,...
鑒真便秘密乘船至蘇州黃泗浦(在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東渡苑內),轉搭遣唐使大船。隨行人眾24人,其中僧尼17人。11月16日,船隊揚帆出海,此時,普照也於餘姚趕來,11月21日,鑒真所乘舟與晁衡乘舟失散,12月6日剩餘兩舟一舟觸礁,12月20日,抵達日本薩摩。第六次東渡終於成功。人在日本 天皇的尊敬 鑒真到達...
元代,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常熟縣升為常熟州,改里為圖,鄉以下劃分場、都、圖。梅李一地屬東二場二十都和東三場二十五都。屬東二場二十都的∶一圖梅李,二三圖、又三圖梅李北,四圖梅李東,五圖、十三圖梅李南,二十圖梅東江下橋。屬東三場二十五都的∶又六圖塘橋,十八上下圖寨角,清水港。清代,...
南碼頭路街道,隸屬上海市浦東新區,地處浦東新區境西部,東起楊高南路與花木街道、北蔡鎮接壤,南依白蓮涇、中汾涇與周家渡街道為鄰,西至黃浦江與黃浦區隔岸相望,北靠龍陽路南浦大橋引橋與塘橋街道相鄰,總面積4.25平方千米。2010年,南碼頭路街道轄區總人口107130人。1958年,與周家渡合併,建五一公社鎮聯大隊。
陳一白有兩位的助手:一位叫黃元明,常熟西北鄉(今張家港塘橋鎮)黃家橋人;一位叫曹振民,常熟青果巷人。壘允危急時他們堅持工作,並準備一旦壘允淪陷就轉入地下。另外飛虎隊地勤發動機組技術員樊友諒,常熟(今張家港)福前鎮二圩港人;為錢昌祚、鮑雷、陳納德三方傳令員周光祚,常熟(今張家港)鹿苑鎮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