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塔里克·阿齊茲(英語:Tareq Aziz,阿拉伯語:طارق عزيز ),
伊拉克副總理(1979-2003)兼外長(1983-1991)。1936年4月28日出生於
伊拉克北部辛賈爾鎮,1958年畢業於
巴格達大學藝術學院。曾是一名教師,後來轉行為記者。20世紀50年代初期加入
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簡稱復興黨),曾長期在黨的文化、研究、黨員培養和工會事務等部門任職,曾任復興黨報紙《社會主義》和《工人覺悟》的編委。
1963年2月復興黨第一次執政時曾任巴格達電台台長和《
民眾報》編輯部主任,同年11月阿里夫執政後,流亡
敘利亞。 1965年當選為復興黨民族領導機構候補成員。1970年任復興黨機關報《
革命報》主編。1974年當選為
復興黨地區領導機構候補成員, 並任民族領導機構新聞發行局副局長和文化、研究和黨員培養局副局長。1974年11月至1977年10月任新聞部長。1977年1月當選為復興黨地區領導機構成員,任《革命報》董事長,同年9月起任伊拉克革命指揮委員會成員,10月起任復興黨民族領導機構成員。1979年7月
薩達姆當政後任副總理。1983年1月至1991年3月兼任外交部長。1984年,
阿齊茲努力恢復
伊拉克與美國中斷了17年的外交關係。1991年3月任副總理。1995年7月9日在復興黨第11屆代表大會上再次當選該黨地區領導機構成員。2001年4月至8月任代理外交部長。2001年8月內閣改組後繼續擔任副總理。
1980年至1988年
兩伊戰爭時期,阿齊茲往返於蘇聯與美國之間,成功為伊拉克爭取兩方支持。1990年伊拉克入侵
科威特,他又被委以向國際社會證明伊拉克的行動是正義的重任――這之前,他還被一些調停力量視為避免戰爭、達成妥協的最後希望。 阿齊茲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給人留下了雄辯的印象。當時他甚至做客
美國廣播公司電視節目“夜線”(Nightline),說
伊拉克被迫入侵科威特,因為科威特大量開採石油搞亂了世界石油市場:“戰爭可以用武力解決,可以用經濟解決。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科威特的一部分領導人、腐敗的領導人、自私的領導人想毀滅這個國家。”
路透社評論說,“一對厚厚的眼鏡片”、“始終強硬的表態”和“時刻整潔的深綠軍裝”是國際新聞記者對阿齊茲的共同印象。當年,“他的聲音常常占據全球各大媒體的重要版面”。
實際上,雖是薩達姆政權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但
阿齊茲確實並非
伊拉克最核心、最有權勢的小圈子的成員。作為
薩達姆的內閣中唯一一個基督徒,他形單影隻,為了不被排斥,不得不將基督徒意味較強的本名米哈伊爾・尤漢納改為塔里克・阿齊茲。雖然身居高位,但他在各類重大事務中“並無多少發言權”。 他為自己辯護說:“作為政府人員,我在道義上有責任維護政府。當(入侵
科威特的決定)確定後,我曾對薩達姆說,這將導致與美國之間的戰爭,這不符合我們的利益。但最終我沒能勸服他收回這個命令。隨後,我作為外交部長,不得不捍衛國家的權利,盡一切可能解釋我們的立場。我站在公正的一邊。” 不止是入侵科威特,
兩伊戰爭在
阿齊茲眼中更是“伊拉克最愚蠢的決定”。但大家都清楚
薩達姆的決定,於是國民議會全體成員熱烈鼓掌,通過了開戰決定,沒有投票,沒有辯論。 阿齊茲曾直言,若非兩伊戰爭,
伊拉克“會成為另一個瑞士”。
當薩達姆在
海灣戰爭結束後再次提升他為副總理後,他還被迫放棄外長的職務。據說薩達姆的兒子烏代並不喜歡阿齊茲,其控制的報紙經常批評伊拉克的外交政策――也就是批評阿齊茲。這位曾經的“薩達姆喉舌”也一度從鎂光燈前淡出。
“9・11事件”震驚了他和薩達姆。 他回憶道:“我們當時都反對這樣的恐怖攻擊,但我們不是為美國政府說話。薩達姆打電話給我,說他希望我寫封信給拉姆齊・克拉克(
美國法務部長)說他譴責這一襲擊。我照做了。” 在這份信中,阿齊茲寫道:“我謹向你,並通過你向所有遇害者家屬表示最深切的同情。我們對你們在本次事件中的同情心來自
伊拉克在過去12年中遭受聯合國制裁以及美國入侵和制裁所造成的悲劇。” 他沒有預見到18個月後
巴格達的陷落。阿齊茲本人也成了美軍“
撲克牌通緝令”里的“黑桃8”,排名第43。
2003年初,他率團高調出訪歐洲,與多國領導人會面,意在爭取支持,避免美、伊開戰。
法新社評論說,這是
阿齊茲在國際外交舞台的最後亮相,且以“任務失敗”收場。2003年3月下旬剛開戰不久,身穿軍服的阿齊茲腰裡別著手槍,舉行新聞發布會,證明自己的忠誠,並發誓抵抗侵略者――那之前,西方媒體報導說,阿齊茲叛變了。3月底,他又在戰火紛飛的巴格達接受美國電視媒體的專訪,堅定地宣示伊拉克人的戰鬥決心:迎接侵略者的,不是音樂和鮮花,而是子彈。“這場仗,要打多久就打多久。”可剛剛三周,巴格達就陷落了,沒有激烈巷戰,沒有大規模抵抗,有的是民眾用腳猛踩
薩達姆雕像的場面。
在美英聯軍攻占其住所後的搜查中人們發現,阿齊茲是個迷戀美國文化的伊拉克人:並不奢華的住所里,有大量英文外交原著、數打《
名利場》雜誌和五十多部美國電影的DVD碟片――從著名的《教父》到言情片《
西雅圖夜未眠》,再到李小龍的功夫片,應有盡有。
2003年4月24日,阿齊茲決定向美國投降。此前他已在首都
巴格達市郊的一座房子裡向薩達姆道過別了:“我告訴他,我支持他的所作所為,我支持他做總統。然後我說了再見。”因為“顧家”,阿齊茲與敵人做了個交易:如果美國人把其家人送往約旦,“他們就可以把我關進監獄”。7年後他唯一後悔的事就是向美軍自首。“如果我能回到當時,我會希望自己戰死。不過,為了我的家人,我當時只能這么做。”
7年的獄中生活摧毀了
阿齊茲的健康。2005年8月他和流亡約旦的妻女見面時,阿齊茲就已經“幾乎不能自己走路,即使在那個小小的會見室里,也必須依靠美軍警衛人員才能向前挪動”。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和後來的中風讓他每天“不得不吃10多粒藥丸才能維持生命”。 不過,女兒扎伊納布說,儘管阿齊茲已經在獄中被關押了這么久,但還沒丟掉幽默的本性。“他對我的母親說:‘這么多年,你總是絮絮叨叨地讓我減肥,現在美軍幫我完成了這個艱巨的任務。’” 事實上,阿齊茲總是面帶微笑,這是他的招牌表情。1990年的1月9日,海灣戰爭爆發前的最後時刻,在日內瓦進行的最後一次談判中,
阿齊茲面帶微笑,拒絕了時任美國總統
老布希給
薩達姆的親筆信,而遞信的
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艾迪生·貝克早已是怒火衝天。當時記者們問阿齊茲為什麼臉上還帶著笑時,他回答:“我習慣於微笑。” 阿齊茲曾多次訪問中國。
判決
被判15年徒刑
2009年3月11日,
伊拉克高等法院以反人類罪判處前副總理塔里克·阿齊茲15年有期徒刑。伊拉克高等法院當天開審“42商人被殺案”,涉及包括
阿齊茲在內的8名被告。
1992年7月,
薩達姆政府認為首都
巴格達42名商人哄抬物價,違反政府限價措施,加劇國內因聯合國制裁而出現的商品短缺狀況,下令將他們逮捕。數小時後,這些商人全被處死。作為時任革命指揮委員會成員,阿齊茲在處決令上籤字,因此受到指控。
法院判定,現年73歲的阿齊茲在此案中犯下
反人類罪,處以15年監禁。出庭時,這名前薩達姆政府高官面容蒼白,行走需藉助拐杖。法官宣讀判決書後,他眼珠轉動幾下,掠過一絲乾笑,沒有任何表態。
阿齊茲律師巴代亞·阿里夫庭審後說,商人被處決時,阿齊茲不在國內,因此應判無罪。他說,高等法院判決“過於倉促”,“被政治力量干擾”,他打算30日內提出
抗訴。
這是伊拉克陸續審理薩達姆政權高官以來,阿齊茲在數次審判中首次被判有罪。2009年3月2日,高等法院審理1999年
什葉派遭薩達姆政權鎮壓一案,阿齊茲是14名被告之一。他在這起案件中最終被認定無罪。除上述兩案外,阿齊茲還面臨兩項反人類罪指控,等待法院審理。
再獲7年監禁
2009年8月3日,
伊拉克最高刑事法庭宣布,前總統薩達姆政權時期的副總理
阿齊茲因涉嫌協助
薩達姆制定迫害
庫德人的計畫,導致伊拉克北部
庫爾德人流離失所,再被判處7年監禁。
伊拉克最高刑事法庭法官馬哈茂德·薩利赫在宣判時說:“因為你犯下了強迫庫德人背井離鄉罪,法庭判處你7年監禁。”此外,包括綽號為“
化學阿里”的前政權高官
阿里·哈桑·馬吉德在內的3名高官也都被判處7年監禁。
薩達姆政權曾經對伊北部的庫德人採取高壓政策,很多庫德人村莊被毀,上萬人流離失所。
被判絞刑
2010年10月26日,
伊拉克高等刑事法庭以“迫害
什葉派政黨”罪判處伊前副總理塔里克·阿齊茲
絞刑。
伊拉克國家電視台報導說,
阿齊茲被指控在薩達姆政權時期發起針對什葉派達瓦黨的清剿運動,而伊拉克現總理
賈瓦德·馬利基正是達瓦黨的領導人之一。薩達姆政權時期的內政部長和
薩達姆的秘書同案被判死刑。
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2006年11月被判絞刑後,伊拉克高等法庭以在“
杜賈爾村”案、鎮壓
庫德人的“安法勒”案,以及鎮壓1991年什葉派起義案中涉嫌反人類罪多次對薩達姆政權時期高級官員進行審理。
或可免於絞刑
獄中逝世
2015年6月5日塔里克·阿齊茲(Tariq Aziz)在監獄中去世,終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