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子城鎮

塔子城鎮

塔子城鎮是黑龍江省泰來縣的一個鎮。位於泰來縣西北部,距縣城45公里,111國道直穿古城,是具有千年文化歷史的小鎮,塔子城鎮人民政府座落在遼金古城牆環繞的城堡內。物阜民豐,人傑地靈,商貿活躍,市場繁榮是塔子城獨有的一道風景線。全鎮幅員面積21萬畝,下轄7個行政村,42個自然屯,常住人口15832人(2017年)。全鎮現有耕地12萬畝,是泰來縣綠豆、花生生產基地,有林地729公頃,森林覆蓋率5.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塔子城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黑龍江省泰來縣
  • 地理位置:泰來縣西北部
  • 面積:131.94平方公里
  • 人口:15832人(2017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基本情況,歷史遺蹟,發展現狀,農業機械化,綠豆產業,塔子城遺址,

歷史沿革

塔子城鎮,以遼、金代古城遺址“塔子城”得名。因城西1500米處有遼代磚塔,故名“塔子城”。遼、金、元代屬泰州轄地(一說遼、金泰州故址),明代屬奴兒於都司朵顏衛,清初屬扎賚特旗,至清末瀕於頹廢,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黑龍江將軍在此設大賚廳分防經歷,城內僅十餘戶人家。中華民國成立後,1913年3月,改分防經歷為警察事務所。翌年3月,劃歸泰來設治局管轄,7月將塔子城警察事務所改為塔子城佐治局,9月決定移駐武興改為武興佐治局。1917年1月,泰來設治局升置泰來縣後,4月改佐治局為武興縣佐,設有縣佐公署。由於塔子城人民一再呈請力爭,“名雖已更,地方依舊”,縣佐仍駐塔子城。1927年5月,泰來縣將塔子城劃為第三區。1929年2月,撤銷武興縣佐。東北淪陷後,始為泰來縣第三區,旋改第三保,後改為塔子城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2月,設定第二區,並為區政府駐地。1951年11月,設定塔子城鎮。1958年9月,改稱塔子城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為塔子城鎮。

行政區劃

全鎮截止2016年共轄1個居委會,5個村委會
1個居委會是街道居民委員會
5個村委會是塔子城村、平興村兩井子、河西村、平安村。

基本情況

全鎮總面積131.94平方公里,有耕地10.5萬畝,草原2.3萬畝,以農業為主,兼多種經營。鎮辦工業有農機修配、釀酒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1086萬元。全鎮共轄塔子城、良種場、平興、河西、六合、四平、平安、河東、躍進、兩井子、長龍等11個村。常住人口15832人(2017年)。鎮政府駐於鎮內。
塔子城鎮

歷史遺蹟

塔子城,為遼、金代古城遺址。城呈正方形,周長約4500米,城牆殘高3—7米,頂寬約20米,分東、西、南、北四門,各殘存一座瓮城。城外有兩道護城壕。城內西北部有建築台基3處,附近散布許多青磚瓦碎片。城內曾出土遼大安七年(1091年)石刻,城西1500米處曾有遼代磚塔。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塔子城是黑龍江省境內規模較大的遼金時代古城。位於泰來縣西北塔子鎮綽爾河支流呼爾達河畔,所以清代稱塔子城為“綽爾城”。城呈正方形,周長約4500米,殘高3-7米,頂寬2米,底寬20米,四面各殘存一座瓮城,城外有兩道護城壕。城池的西部現存有廟宇廢址和大理石基石,可見昔日城池的輝煌,在城外西南方原有六角密檐攢尖遼金時代修建的古塔,高約15米。從殘存的城址可以看出當時的建築藝術已達到一定水平,體現了遊牧民族為主的遼金王朝當時社會建築藝術和社會的發展水平。
考古工作者曾到此進行過挖掘考察,在城內出土過遼金時代的許多文物,特別是遼代大安七年的石刻,具有珍貴的文物史料價值,再現了城池昔日的繁華社會生活。遊人到此,可以追憶北方遊牧民族的社會情況,體味北方民族粗獷而又發達的民俗傳統文化,更可能的是睹物而發感慨,為中華大地各民族的勤勞智慧和社會發展水平而驕傲。塔子城位於縣城西北45公里,是一座較大的遼代古城遺址。全城面積一平方公里,四周有三道護城河、壕(原為兩牆兩壕),今已成平頹的土城垣。每面城牆的正中各築一門,共四門,門外尚有弧形的“瓮門”。城為正子午方向。約建於公元世紀末、10世紀初,為遼代上京道泰州。
塔子城鎮1185年(金代大定二十五年)前仍稱泰州,後為金安縣。元代斡赤斤封地。1389年塔子城古城門(明洪武帝二十二年)設福余衛於該地。清代前期為綽爾城,1906年(清光緒年三十二年)為大賚廳分防經歷。1915年為中華民國武興縣佐治局。現為泰來縣塔子城鎮所在地。民國年間,這裡的人們曾從地下挖出許多精緻的花瓷壇、瓷缸、瓷瓶等,有的還刻有“內府”字樣。1924年(民國13年)在城內東南角曾挖出一顆紫銅印,長3寸、寬1.5寸、厚0.5寸,上刻有兩種文字,漢文為“匡義軍節度使之印”,另文為契丹文。1928年(民國17年)還發現一個非常精緻的大肝小嘴花瓷瓶,上寫“風花雪月”字樣。現城內所留三座廢墟上,桶瓦、板瓦、硫璃瓦、鴟吻等殘片,俯拾可得。人們挖掘土時,常常發現有木炭和大片炭層。1966年塔子城中學在辦公室前曾挖出銅錢(秦漢到金代“正隆”、“大定”)800餘市斤。這些情況表明,塔子城自遼代建城以來,雖幾經歷史興衰,但一直延用至今,始終為縣境內的重要集鎮。該城於1956年被確定為省級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發展現狀

塔子城鎮位於黑龍江省西部嫩江以西平原區,泰來縣城西北45公里處,屬泰來縣塔子城鎮管轄。因系遼金時期古城址,城西南曾有一座磚塔,故名“塔子城”。清末,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大賚廳於塔子城設定分防經歷。城內有居民十幾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1年設定塔子城鎮。今塔子城內有縱橫街道5條,大體和舊街一致,有居民約5000人,其中1/2為非農業人口。塔子城村為塔子城鎮政府駐地。
塔子城鎮塔子城鎮

農業機械化

塔子城鎮有著較強的綜合經濟實力。2001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5000萬元,全年農業收入28 0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667萬元,畜牧業收入1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190元,全口徑實現稅金141萬元,本級財政收入93萬元,成為全縣農業和社會經濟發展強鎮之一。
塔子城鎮的文化底韻雄厚,有省級重點保護的遼金古城遺址一處,現保存完好,城垣斷壁依晰可見當年掘土築牆的痕跡。民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教育事業突飛猛進。小城鎮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有線電視已覆蓋全鎮11個村,實現村村通電話。2001年,投入170萬元,完成了鎮內東西主街柏油路鋪設及邊溝修建,路燈、燈箱的裝修工作也已全面完成,構築小鎮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同時,投入150萬元建設了塔子城鎮農貿封閉大市場;投入8萬元營造2.7公里環城綠化帶、東西門花壇;引資700萬元建成綠豆、花生專用肥廠。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注重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積極開展文明單位(村)創建活動及十星級文明戶和五好文明家庭評比活動。2001年創建文明村2個、文明單位3個;十星級文明戶達850戶,占總戶數的20%;五好文明家庭達40%以上。昔日的古城舊貌換新顏,塔子城鎮現已進入了新時代發展的快道。

綠豆產業

有著“千年古城之稱”的黑龍江省泰來縣塔子城鎮,每天下午三點半到五點多鐘這段時間,鎮內的整條街道都被小四輪、平頭柴、農業三輪車擋個溜嚴。操著南腔北調的客商聚集一起,火熱的綠豆交易場面把冬天的寒冷驅走。從這裡“火爆”的交易傳出一個信息:帶綠標的綠豆豐收了。
塔子城鎮塔子城鎮
綠豆
塔子城鎮帶綠標的綠豆是周圍五十多公里內質量最好的。於是,一批頭腦活絡的能人就思量著把綠豆打入外地,綠豆經紀人應運而生。他們跑了國內許多地方,在北京河南河北廣東等大城市有了固定客戶和市場。這批經紀人在家裡裝了電話,有的還買了電腦上了網際網路,對外聯絡範圍更廣、信息傳遞更快。銷售伊始,經紀人在鎮內的主要街道、村頭豎起一塊塊大大小小的綠豆購銷的廣告牌,既做宣傳,又兼做路牌。在能人的帶動下,全鎮己發展300多人的綠豆經紀人隊伍。這些人把綠豆集中起來發往省內外農貿市場,在客商與農戶之間架起了一座市場橋。在他們的“鼓搗”下,綠豆價格上漲到每公斤5.60元。
多年綠豆交易使塔子城形成了全縣最大的綠豆交易集散地,每天有數百台的車輛往來穿梭。塔子城鎮基本不用零售,都是外來車拉貨,最多的時候,一天發往外地的綠豆高達800多噸。
塔子城鎮每年種植綠豆面積3萬畝,產量達2700多噸,年交易量是全鎮總產量的三倍。經紀人帶動綠豆產業,同時也拉動了相關的產業。全鎮搞綠豆行銷的運輸戶有300多戶。綠豆也為當地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開闢了一個空間。在綠豆購銷高峰期間,都會有一支上千人打工隊伍,進行著篩選、裝袋、裝車等工作,每人每天平均賺30元。

塔子城遺址

塔子城遺址地處泰來鎮西北四十五公里,現為塔子城鎮所在地。東距嫩江五十公里,北靠綽爾河,呼爾達河繞城北沿東牆而過,北距所賚特旗十六公里,所泰公路穿城而過,地處衝要。城外皆為沙礫土之耕地,城牆上長滿了耐旱的毛崗草,城內除了民房、商店、小手工業作坊以外,多為種值果菜之耕地。
塔子城鎮塔子城鎮
塔子城遺址
塔子城是黑龍江省規模最大的一座遼代古城,金、元兩代繼續沿用,至清代稱綽爾城。城址呈方形,周長近4.5公里,有瓮城四座,城外環以兩道護城壕。古城西南郊原有遼代六角密檐磚塔(今已頹圯)一座,故名塔子城。城內曾出土過遼代大安七年(公元1091年)刻石等重要文物。塔子城歷經遼、金、元、明、清各代,為北方重鎮之一。
遼代泰州隸延慶官,兵事屬東北統軍司,它是遼在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城垣厚重,建築雄偉,又有遼塔之墟,大安七年殘斷刻石及大量遼金遺物出土,因而它為研究遼、金在黑龍江省西部地區行政建置,歷史地理,城防建設以及沿革情況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2006年5月25日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